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是一回事嗎?

pi15131788784


我是小影大夫。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疾病,兩者在於疾病的程度不一樣,心絞痛,是告訴你心肌有缺血了,血液供應不足了,而心肌梗死,是血管完全堵了,沒有血液供應,心肌細胞就缺血壞死了。心肌梗塞也會出現心絞痛的症狀。只是在程度上會更加嚴重。

心絞痛

心絞痛和心肌梗塞都是因為供應心肌的血管(冠狀動脈)出現了問題,從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冠狀動脈最常見的病變是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就好像供應小區的水管一樣,用久了,出現汙垢,沉積在管壁,引起水管變窄,流到用戶的水就少了,就會缺水。


心絞痛,就好比水管狹窄了,到用戶的水少了,但是還是有水,只是不夠用。一會有水,一會沒水,那麼用戶就會去業主那裡吵鬧。有水的時候,就不吵,而沒水或者不夠用的時候,就吵。所以心絞痛在症狀上也是發作性的,勞累時加重,休息可以緩解。

心絞痛的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發生(用血多),每次發作持續3~5分鐘,可以一天幾次,也可以幾天一次,休息或用硝酸酯類藥物可以緩解。
心絞痛的疼痛部位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就更加嚴重了,水管直接堵塞了,一點水都沒有,沒有水用戶就會渴死。心肌肉就缺血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這個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使疼痛緩解。

心肌梗死需要緊急處理,做個心電圖有典型的ST波,抽血查心肌壞死血清標誌物,即可診斷。需要馬上積極介入手術治療,把堵塞的血管開通,植入支架,挽救即將壞死的心肌細胞。心肌缺血的時間越短,越容易恢復,預後越好。


所以,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疾病,只是在程度上的不同。心肌梗死需要儘快診斷及早處理,時間就是生命。


小影大夫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雖然都會出現胸部疼痛、不適,但是二者是不一樣的。下圖就是典型冠脈重度狹窄接近堵塞的DSA圖像:

想知道心絞痛能不能發展成為心肌梗死看一下兩者發病的原因: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以及胸部不適;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兩者都是冠狀動脈不能正常供血導致的,不過程度不同,心絞痛只是暫時的供血不足,而心肌梗死是持續性的缺血,所以心絞痛發生後,如果有高血脂,或者不健康飲食是有可能發展成為心肌梗死的。

兩者從預防角度來說主要的共同點就是避免冠狀動脈的供血異常,而避免冠狀動脈供血異常主要就是兩方面,一方面就是防止冠狀動脈本身的問題,冠狀動脈收縮導致供血不足或者不能供血,例如冠狀動脈在寒冷等環境下的突然間的收縮等;另一方面就是各種原因導致冠狀動脈受阻,進而導致供血不足,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粥樣硬化、血栓。

所以預防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就是要保持心肌供血的充足。中老年人平時儘量保持情緒的穩定,不要有過激的情緒;適當運動鍛鍊,不做太刺激劇烈運動,以免供血不足;不去氣溫過低超過身體極限的環境,因為突然間進入溫度較低的環境,身體為保持體溫恆定減少散熱從而會收縮血管,此時如果發生心肌供血減少,會出現心功能異常;如果有高血脂,飲食儘量清淡,儘量不吃油膩的食物,不暴飲暴食,防止粥樣硬化的形成,已經出現“三高”的人群更應該注意飲食;研究標明,吸菸、酗酒也會使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發生率升高,所以一定要控制菸酒。 如果出現心區的疼痛不適,心悸,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對於心絞痛患者一定一定要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或其它心內科醫生指導藥物藥物,以備萬一。


影像科醫生張浩


目前,我國心血管病高發,而如何瞭解、認識這些疾病的性質和特點對我們的健康管理亦尤為重要。比如心絞痛與心肌梗死,兩者疼痛相似,但實質是兩種病症。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

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疼痛主要位於胸骨後部,多見於男性,多數患者在40歲以上,勞累、情緒激動、飽食、受寒、陰雨天氣、急性循環衰竭等為常見的誘因。

而心肌梗死的疼痛性質、部位與心絞痛相似,所以患者容易混淆這兩種疾病。

發作頻率:心絞痛發作較頻繁,每次發作歷時短,一般不超過15 min;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更劇烈,持續時間可達數小時。

發作症狀: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並有發熱,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緩解;而心絞痛不伴有發熱症狀,很少發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含用硝酸甘油可緩解。

實驗室檢查:心絞痛很少會出現白細胞增加、紅細胞沉降率增快或血清心肌酶增高的情況,心電圖無變化,或有ST段暫時性壓低或抬高;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中,面向梗死部位的導聯ST段抬高,並有異常Q波。白細胞計數、肌酸磷酸激酶、門冬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肌紅蛋白、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以上就是對該問題的簡要答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其它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不是一回事,但有點類似。


如果要打個比喻,只能說心絞痛、心肌梗死都是颱風,只不過心絞痛是6-7級颱風,而心肌梗死則是10級以上的颱風,嚴重的心肌梗死,類似今晚的山竹號颱風,讓人驚恐萬分。


這樣說的話,估計大家都能理解了,沒錯,心絞痛是程度較輕微的,而心肌梗死則是嚴重程度厲害的。兩者都是冠心病。


什麼叫冠心病?什麼叫心絞痛?什麼叫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全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狀動脈是專門給心臟供血供氧的,

呶,這個就是冠狀動脈,但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大概是這樣的:


就會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的狹窄,如果僅僅是狹窄,那麼問題不會太大,最起碼血流還能溜過去吧?對吧,但是還是存在問題的,比如當我們的活動量增大時,心臟需要跳的更快更強,才能滿足我們的供血供氧,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冠狀動脈本身就硬化狹窄了,你心臟還這麼瞎折騰,肯定不行啊,這時候就會相對的心臟有缺血,這道理很簡單,打個比方:水泥車經過201國道運送水泥,現在201國道發生了交通事故,本來的4車道變成了2車道(類似冠狀動脈狹窄了),道路就會擁堵了,但因為沒有完全堵死,水泥車還能開的過去,只不過速度比較慢了。如果前方的工程進度比較慢,那麼水泥車供應的水泥還能基本維持,但如果上頭下命令,要趕工,要連夜趕工(類似人體在活動時,心臟跳動加速加強),那麼水泥車就顯得不夠用了,水泥運來的速度就會顯得很慢了,這時候延誤了工期,上頭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就是心臟缺血、缺氧)


由於冠脈狹窄,機體活動量增大的時候,心臟會相對缺血,這時候就會出現心絞痛,表現為胸口壓榨樣疼痛,但只要停止活動,好好休息,心臟跳得慢一些了,心絞痛就能緩解。如果你再活動、再幹活,心跳又跳得很快,那麼心絞痛又會來,都是因為心臟缺血缺氧的緣故。


這就是心絞痛。


有一天,心絞痛不再是單純的心絞痛了,而是發生了心肌梗死,那麼問題就嚴重多了。


剛剛我們說4車道變成了2車道,道路雖然擁堵,但水泥車還是能運送過去的。但如果道路發生了交通事故,現場一片狼藉,道路完全堵死了,一輛水泥車都過不去了。這就糟糕了,工地的工程不用開工了,包工頭火大了,上頭也聲嘶力竭了,但沒辦法,道路堵住了,水泥車過不去,如果沒有人把道路清理乾淨(介入治療或者溶栓治療),那麼前面的工程只能作廢、荒廢了(心肌梗死了)


一樣的道理,當冠狀動脈裡面有血栓形成,完全堵住了血管,心肌就會極度缺血,然後壞死,人沒有水分會死亡,心肌細胞沒有血液也會死亡,一樣的道理。


心絞痛的時候,心肌只是短暫缺血缺氧而已,沒有壞死。而心肌梗死的時候,心肌是一大片一大片地壞死的,對心臟的功能影響巨大,可能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治療的關鍵就是及早、迅速開通被堵塞的血管,比如介入放入支架,或者藥物溶栓治療。


所以說,心絞痛和心肌梗死不是一回事。心絞痛的嚴重程度級別較低,而心肌梗死是嚴重狀態。這個人說法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因為心絞痛也分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型心絞痛。不穩定心絞痛的危險性更靠近心肌梗死。之所以稱之為穩定型心絞痛,就是說短期內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比較低,而不穩定型心絞痛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就很高了。


李鴻政醫生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是冠心病的一個表現類型,他們是一家人。家族的基因基礎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皮脂質堆積,形成斑塊,血管腔狹窄,導致血流受阻。



部分患者在體力活動達到一定量時,心肌氧耗大於供應,就會誘發心絞痛,這通常叫穩定性心絞痛或者勞累型心絞痛。

在一些更嚴重狹窄的患者,休息時都發生心絞痛症狀,經常被稱為不穩定心絞痛。

但有時看起來血管狹窄程度不高但斑塊不穩定,容易破裂,從而誘發急性血栓形成,導致冠脈完全持續堵塞,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了。

心絞痛時,心肌受損,休息或者服用藥物後,血流供應恢復,心肌又得到滋養。

而心肌梗死發生時,心肌不可逆損傷,即使經過治療壞死的心肌也不能恢復,成為一個疤痕纖維組織,這對心功能和心臟傳導都會產生影響。心肌梗死早期誘發心臟驟停的風險很高,危害極大。

不知通過夜鷹醫生的這番解釋,你是否理解了心絞痛和心梗的差別。

答主: 急診夜鷹,為您說急救的急診醫生。


急診夜鷹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有著密切的聯繫。

雖然不是一回事,但有時候心絞痛距心肌梗死一步之遙。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都屬於冠心病,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臟血管狹窄或完全閉塞引起的心臟病。

心絞痛,是心臟血管逐漸狹窄到一定程度,引起一系統症狀表現的疾病。

心肌梗死,是心臟血管狹窄進一步加重,斑塊破裂後急性血栓形成導致血管完全閉塞,進而引起心肌壞死的疾病。

簡單理解,心絞痛沒堵死,心肌梗死堵死了。

這是它們的區別,但是心絞痛和心肌梗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心絞痛簡單分為勞力性心絞痛和不穩定性心絞痛。

勞力性心絞痛,也叫穩定性心絞痛,大概就是說在活動後才出現的心絞痛,而休息時不會發作。

這種心絞痛大多數通過藥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會發展到心肌梗死。

但如果活動耐力下降,藥物控制不明顯,就有可能是惡化性心絞痛,這也是有危險的。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休息時發作的心絞痛,活動後當然更加劇烈,這種心絞痛之所以稱之為不穩定,是因為這種心絞痛,心臟血管內的斑塊容易破裂,破裂後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絞痛的部位可以從牙疼,咽部緊縮,胸痛,後背疼,左臂疼痛,腹疼等等都有可能是心絞痛。胸悶、憋氣、心悸、出汗、氣短等等都有課可能是心絞痛。

心絞痛一般時間幾分鐘到十幾分鍾,如果十幾分鍾持續不緩解,那就極有可能是心肌梗死。

總結如下:

心絞痛和心肌梗死雖說不同,但不穩定性心絞痛隨時可能發展為心肌梗死。

要多瞭解心絞痛知識,當出現心絞痛症狀時,儘快就診,以避免心肌梗死,悔恨晚矣。

如果胸痛持續不緩解,立即躺平撥打120。

最最重要的是預防,戒菸戒酒,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適當運動,開開心心,不熬夜。


心血管王醫生


你好,心絞痛和心肌梗死是不一樣的,我們看兩個名詞就是兩個不同的醫學名詞。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短暫的缺血缺氧,引起臨時的心肌的疼痛症狀,但是如果是冠狀動脈的這個血管,這個缺血缺氧很快就可以改善的。通常20分鐘以內的這個胸疼就叫心絞痛;如果是伴隨的冠狀動脈血管的閉塞就叫心肌梗死。看心肌酶、肌鈣蛋白是否升高了,如果增高了我們就叫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如果要是沒有增高我們叫心絞痛。

截圖源自《心肌梗死與心肌康復》一書,網上有下載


未完待續7273


您好。


心臟病發病的主要機制是心肌缺血缺氧。當冠狀動脈的供血與心肌的需血之間發生矛盾,冠狀動脈血流量不能滿足心肌代謝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缺氧時,就會出現心絞痛。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發生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時,就會出現心肌梗死。


由此看來,心絞痛與心肌梗死都是冠心病家族的成員,只不過二者的發病機制不同,導致治療、併發症以及預後均不相同,所以快速分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至關重要。那麼,具體怎麼去分清呢?小編教你6招,簡單有效!


(1)疼痛:心絞痛有壓迫感,常伴有明顯誘因(勞累或情緒激動),疼痛時間較短,一般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心肌梗死疼痛更強烈,無明顯誘因,疼痛時間較長,一般在30分鐘以上甚至更長。


(2)休克:心絞痛患者無休克現象;心肌梗死患者發作時常伴有休克現象。


(3)左心衰竭:心絞痛患者無心衰的表現;心肌梗死患者可發生左心衰竭。



(4)血壓:心絞痛患者血壓無改變或者有輕度上升;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血壓降低。


(5)心肌壞死:心絞痛患者無心肌壞死現象;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肌壞死表現,如體溫升高、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等。


(6)心電圖:95%以上的心絞痛患者可呈缺血性改變,即在Q波為主導的導聯中,ST段水平型壓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呈持續改變,有演變經過。

欣康


心肌梗死與心絞痛的區別 1二者胸痛部位性質類似,但心梗者胸痛程度更為劇烈,持續時間更長,更頻繁,應用硝酸酯類藥物不容易緩解。2心梗經常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血象增高,血沉加快等。3心梗者心電圖有動態改變,心肌酶肌鈣蛋白增高。

上述的內容是可以在北大人民醫院丁榮晶教授的 心肌梗死&與心肌康復 中能學習到的,淘寶上就有賣的,只能在電腦上看,內容豐富,通俗易懂,值得學習觀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