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生的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只许百姓点灯A


第一,要纠正题主一个错误,古代的正妻叫做“元配”,而不是“原配”。

元,是“头、首、始、大”的意思。原,是“最初的;开始的”。看起来好像一个意思,其实大有不同。
原配虽然可能是古代某男第一个女人,但不一定是正妻。只有元配才是正妻之意。
《红楼梦》里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是袭人,后来被贾宝玉收房,做了他第一个女人,可以称得上原配。但袭人不是妻,更不是妾,她的地位连妾都不如,叫做“通房丫头”,白天做保姆,晚上陪睡。

而“元配”的身份就不一样了,像贾二爷这样的身份,只有薛宝钗才称得上是门当户对的元配,虽然他俩可能连夫妻生活都木有过,贾二爷就出家当和尚了。

第二,关于古代妻子“断弦”与“续弦”的来历。

古代称呼夫妻关系,不像现代人这样直白粗俗,什么老公老婆我爱你,而是非常委婉,常常比喻为“琴瑟”,源于春秋时代著名音乐家俞伯牙的故事,说当年老俞经常用琴和他妻子的瑟一起合奏表演,后来妻子生病了,老俞就独奏给妻子听,有一次正弹着,弦断了,再看妻子,已经咽了气。所以“断弦”就比喻为丧妻。

再说“续弦”的来历,还是俞伯牙的故事,说老俞丧妻后,无心弹琴,一直让弦断着。直到后来某天,有人找老俞去相亲,结果老俞看到那个姑娘眉清目秀,竟一见钟情。那个姑娘毕竟还没嫁过人,当然要和俞伯牙这个二婚男谈条件,说你弹一首曲子我听,满意了就嫁,色迷了心的老俞于是一路马拉松跑回家,将断了弦的琴拿出来,换了新弦,扛着它又一路马拉松跑姑娘家去,到底是音乐家的手法不凡,一曲就征服了姑娘的心,于是就将丧妻再娶称为“续弦”。

第三,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的区别。

古代人的婚姻制度,实在太重要了,别的不说,关于妻子的各种称谓就很多,大房称元配,二房称良配,三房称淑配,四房称德配。当然,现代人的婚姻也重要,但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古代婚姻礼仪繁琐,因为与本题无关,不提。
古代人关于“元配”、“继室”“续弦”、“填房”,这几个称谓还是有所区别。
首先,“继室”“续弦”都是针对正妻、也就是元配而言的,如果妾去世了,没有续弦的说法。哪怕再去娶妾也行,但不能以续弦为借口。
其次,“继室”“续弦”可以是新娶,也可以将妾扶正。但称作“填房”的,基本都是年轻寡妇或者大龄女青年,不一定门当户对。
再次,元配的地位很重要,总会排在继室前面,哪怕男主人挂了,元配也会葬在男主人的左边,继室只能葬在男主人右边,古代左边为大。

第四,补充一点,古代将妾扶正做继室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她的身份是妾,就意味着她和男主人门不当户不对,古代人很讲究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你一个平民家的女子,人家男的是一科级干部,那么,你可能就是妾的命,再怎么也轮不到你来当正妻。

第三,关于嫡、庶的问题。

嫡子一般适用于正妻,也就是元配之子。其他妻子的孩子都是庶出。
但是有一种可能,正妻无子,哪怕她没死,还活着,妾的最大孩子也可以称为嫡子,也可称为嫡长子。
古人关于嫡、庶的重点,主要是继承权的问题。古代的继承顺序主要有两大原则: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也就是说,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家业,其他的儿子只能跟着嫡长子混。

排位顺序如下图:

如果嫡长子挂了。
第2继承人是嫡长孙。
第3继承人是嫡幼子。
第4继承人是庶长子。
第5继承人是庶幼子。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成为嫡长子,有多么多么重要?难怪古代皇室中会发生各种暗杀事件,都是想干掉排在自己继承顺序之前的人,让自己排第一。麻烦就麻烦在古代皇帝生的娃太多了,如果某娃排在10名之外,他继承皇室的可能性将微乎其微,因为他要干掉的人不仅包括他兄弟,还要包括兄弟的娃,有的兄弟还不止一二个娃,这个暗杀名单将会很长很长,想想头都大了,只好埋头腐败。


毕大费/文

毕大费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那得了解一点中国古代婚姻制度。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成熟于周代,即周礼,后来被儒家继承。重点有三:一、一夫一妻制;二同姓不婚;三、父母之命。

原配是正妻,生的儿子肯定是嫡出。所谓“嫡",本意指的就是正妻!

原配若早逝一一或者离异,男子续娶妻子才能称为续弦,原来的弦断了,只能续上一根,与原配地位等同,所以也是正妻、嫡妻,她所生的儿子自然也是嫡出,但妾不是妻,而且历代皆有严苛的法律规定,原配若死或离异,是禁止将妾室扶正为妻的,不管这妾多受宠为人多贤,只要敢扶正,第一,男的必受法律规定的严惩,第二,惩治后还必须离异!

当然也有例外,但一则这例外的是特权人物的特权,如汉武废陈阿娇立卫子夫,唐高废王立武,二则是王朝统治力下降,某些人钻漏洞或无视律法,如《红楼梦》贾雨村将娇杏扶正。

《红楼梦》被视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其中对婚姻宗法制度有极详细的描述。如邢夫人与贾琏,贾琏是贾敕原配所生,邢夫人是贾敕续娶,贾琏是嫡出,邢夫人若生儿女也是嫡出,但秋桐那些姨娘是妾,她们生的儿女就是庶女庶子,同样的,贾宝玉是嫡出,但贾环就是庶出,大家可以看出贾宝玉与贾环的身份差别来了吧?

明代有个有趣的事,即明英宗土木堡被俘后,于谦等大臣扶立明景泰帝即明代宗,英宗先是被俺答滞留好几年,最后实在感觉到没油水可捞,杀了他又坏名声便放归还明。英宗回后被景泰帝软禁,时常有臣子对景泰帝不敬,要求景泰帝还帝位给英宗,气得景泰帝七窍生烟。

为什么那些臣子敢对景帝不敬?除了想博取名利外,最大的依仗便是儒家的嫡庶天规!

因为英宗算是嫡出,哪怕他亲妈不是宣宗原配,但他亲妈孙氏即孙皇后是宣宗废了原配胡皇后之后又册立的皇后,可以说是续弦,但明代宗景泰帝他妈妈则是宣宗一个嫔妃,对比胡皇后这正妻,他妈妈是妾!

那些敢惹代宗的臣子是以为自己掌握儒家大义来难为景泰帝的!就好像《红楼梦》中,贾宝玉被排挤,贾环却继承了贾府一切遗产一样!

按照中国古代法律,嫡子与庶子的继承权是有极大区别的,所以赵姨娘才千方百计想搞死贾宝玉,因为那样贾府贾政这一房的遗产“就全是我环儿的了"!


余笑宁


原配过世,续弦之后的夫人依然是合法正式的妻子,只要是正妻的子嗣(包含过继),都是嫡子。

中国古代的婚配制度中,平妻与侧妻很少会发生(平妻与侧妻的家族实力雄厚且正妻家族不反对,同时满足这几个要求的概率非常低),所以普遍不存在“三妻四妾”这一现象,正因为“三妻四妾”的情况罕见,才被人津津乐道。

所以在中国古代平常家族中,一般实行的是一夫一妻与多妾并存的婚配制度,正妻与妾有明显的等级差异。

正妻的子嗣是嫡出,称为嫡子。假如父亲去世后,嫡子是完全拥有合法的继承权。

妾的子嗣是庶出,假如他们的父亲去世之前无遗嘱特殊分配,一般情况下庶子要取得嫡子的同意,才能继续在家族中立足。

嫡出与庶出的双方地位之高低一目了然,母凭子贵,这也侧面证明了妻妾之间的等级差异。


历史中简堂羚羊飞渡


古代续玄的女人生的孩子是庶出还是嫡出?

1.这是贾珍的尤氏和贾蓉之间的关系问题吧?!

2.贾蓉是尤氏之前的女人生的,他是贾珍接班人,没有任何悬念。

3.尤氏作为续玄再生的孩子,当然也是嫡出,只不过有个先来后到,不能继承衣钵。

4.这就是秦可卿和尤氏最大的矛盾纠纷。也是秦可卿死亡的原因之一。

5.红楼梦里面嫡出庶出的争斗惊心动魄。

贾环母子恨不得把宝玉搞瞎,毁容,甚至搞死。

6.此外,红楼梦里面庶出的还有探春。人再聪明能干,一样没有地位。

7.假如前任老婆没有生孩子,续玄的女人👩生的当然就是有继承权的。


用户72902096647


古代原配过世再续弦,娶的是清白的姑娘,生的儿女都是嫡出,如果是把宠妾扶正做正妻,会被上流社会看不起,但不是非常讲究的门庭,将宠妾扶正是常有的事,但扶正前生的儿女是庶出,扶正后生的儿女就是嫡出。家庭如果看中某个庶出的儿女,想抬高其身份,会把庶出的儿女挂在正妻名下,从此和那个生身母亲不再有关系,而是成为正妻的儿女。


爱情隐士


明媒正娶就是妻。前妻死了或被休了,再娶的也是正妻。中国从来没有实行过多妻制,只有一个妻。妾等只能是讨、收、纳,不能叫娶。


Beepbug


嫡出。只要是正室夫人生的儿子就是嫡子,不论这个正室是原配还是续弦。哪怕是过继给正室夫人的孩子也可以称为嫡子。


随便123840952


妻子死后,娘家如想继续维持关系,会以妻妹再嫁,也堂妹姨妹甚至干女子,仍是正妻,保持亲家关系和甥舅关系,生出的也是嫡出,另娶的话,一般会给原岳母当干女儿,也是正妻,孩子也是嫡出,反正只要三媒六证,明媒正娶都是正妻,所生皆是嫡子!


学易18子


古代妻妾制度:1.所谓妻,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的是名正言顺,门当户对,妻是这一家的女主人,是一个名分与地位,妻只能有一个,与进门的关系的先后没有关系,可能在娶妻之前有好几个妾生了好几个子女也很正常,这些一女都是庶出。只有正妻所生才是嫡出。

2.当正妻先顾,或者休妻之后,在续的正妻,所生的子女也属于嫡出,所谓嫡庶就跟亲生母亲在家中地位有直接关系。


sheep123


只要是正妻的儿子都是嫡出。续弦是正妻,她的儿子自然是嫡出。另外,原配就是元配,一个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