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澤種植兩萬畝紫雲英 增肥增收還成春遊景點

眼下,光澤縣鸞鳳鄉上屯村田畈上的一大片紫雲英開始進入盛花期,每天吸引一撥又一撥人前來賞花遊玩。

“播種紫雲英,原本只是想改良土壤,增加耕地肥力,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紫雲英開花,還變成一個臨時風景點,把城裡和周邊的不少居民像蜜蜂般引到這裡來。”紫雲英種植戶何六民對這一舉兩得效應頗感幾分意外。

不過,除了意外,讓何六民高興的還是那看得見的實惠。

何六民是鸞鳳鄉文昌村菜農。隨著縣城框架逐年拉大,城區的菜地大多被徵用於城市建設,而對農耕情有獨鍾的何六民,四五年前就到離城區僅三四公里的上屯村租田,搞起了水稻菸葉輪作。

2017年秋,何六民在制完稻種的200畝稻田裡撒下紫雲英種子。去年,他把其中的74畝田用於種植烤煙,其餘的田拿去水稻制種。

有比較才有說服力。何六民說,在沒播種紫雲英之前,他水稻制種的畝產量是75公斤,而去年制種的畝產量達到175公斤,每畝增收100公斤1200元,拿種過紫雲英的田去種烤煙,菸葉病蟲減少一成以上、耐水性明顯增強,菸葉品價齊升。

多年從事水稻制種的何六民心裡非常明白,年復一年,耕作程序幾乎不變,唯一不同的就是有沒有播種紫雲英。“去年,經縣菸草部門測算驗收,我種植的200畝紫雲英,畝均產量達3000公斤,最長得長到快1米高。”何六民說,紫雲英肥田,不僅讓水稻制種的產量和效益翻番,而且每畝還可減少施用二三十元的化肥。

嚐到甜頭的何六民,去年秋冬又在210畝承包田裡播種了紫雲英,眼下田裡的紫雲英已長到五六十釐米高,畝產量肯定不低於去年的3000公斤。

時至今日,在光澤縣通過種植紫雲英實現增收的農戶已有成千上萬,何六民只是其中之一。

“2015年,光澤和周邊縣市的烤煙,均出現普遍性減產減收,除了氣候等因素之外,通過調查研究,大家一致認為,長期過度使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板結、‘體質’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改良耕地土壤結構勢在必行。”對光澤縣種植紫雲英的起因、經過,縣菸草專賣局局長又是大規模種植紫雲英牽頭人的劉家旺最有發言權。

看準了就放手大膽去幹。2015年秋季,在全縣7個涉農鄉鎮示範種植紫雲英1000畝,次年春夏時節收穫時,畝產量達到2400公斤。2016年秋,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又在煙後稻裡播下了紫雲英種子,並且面積增加到2200畝,畝產量提高到2800公斤。

“經過兩年的試種比較,採用烤煙-水稻-紫雲英-水稻-烤煙兩年輪作模式的,菸葉病蟲害減少質優價高,煙後稻每畝增收150元,且農藥、化肥少用10%以上。”縣紫雲英種植項目負責人劉玉成說。

看得見摸得著的效益,帶動了廣大農戶播種的積極性。在接下來的2017年、2018年秋季,該縣的紫雲英播種面積跳躍式地擴大到9500畝和21800畝,今年播種最多的寨裡鎮山頭村,面積達到1300畝,戶均種植紫雲英3畝多。

“播種面積連年實現翻番,除了‘眼見為實’的帶動效應外,政策推動、部門配合,也功不可沒。”劉家旺說,多年來,光澤縣不僅有一個機制、一支隊伍在助推紫雲英項目種植,還始終做到有驗收考核、有研究總結,目前,該縣已與部分省高校進行合作,省農科院、農林大已把光澤列為紫雲英種植和科研基地,這朵田間之花,將越開越豔麗、越實惠。

(高德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