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期待紫雲英重現「燦爛」

安徽:期待紫雲英重現“燦爛”

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在地裡查看紫雲英生長情況。

紫雲英曾是我國南方稻區冬季種植的主要綠肥品種,具有培肥土壤、減少化肥投入、保護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等綜合作用。安徽是我國紫雲英種植的傳統優勢產區,近年來,在多方力量的促進和帶動下,篩選出兩種新型綠肥利用技術模式,並結合政府補貼等手段,調動了當地農民種植綠肥的積極性,綠肥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綠肥產業也由此步入了一個新階段。

1

篩選兩種技術模式推廣應用效果初顯

綠肥種三年,薄土變良田。作為我國傳統農業的精華,歷史上,紫雲英的種植與利用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改善土壤質量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紫雲英根瘤具有很強的固氮能力,其植株翻壓利用在為作物提供大量氮素的同時,還具有平衡農作物養分吸收、增加農產品蛋白質含量的功能。

1976年,安徽省紫雲英種植面積曾達到歷史最高的1400萬畝,佔當時全省耕地面積的20%。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化肥應用的快速增長,農作物養分供應幾乎完全依賴化肥,導致安徽省紫雲英面積迅速下降到150萬畝左右。

2008年以後,隨著國家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化肥零增長、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行動,安徽紫雲英種植面積有了一定恢復。目前,全省年種植面積近200萬畝,但總體增長速度緩慢,與歷史最高水平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特別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漸認識到了發展綠肥的重要性,種植紫雲英等綠肥已成為一部分農民的主動選擇。記者瞭解到,安徽目前主要採用的是“綠肥—秸稈協同還田”和“豆科與非豆科綠肥碳氮共濟”兩種技術模式。

據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張其安介紹,“綠肥—秸稈協同還田”模式就是將稻草和綠肥混合翻壓還田,將混合物的碳氮比調整至30~35∶1,更好地協調分解速度和氮素供應,彌補了單純水稻秸稈還田的弊端。

而“豆科與非豆科綠肥碳氮共濟”模式,就是將紫雲英等豆科綠肥作物和肥田蘿蔔、油菜等非豆科綠肥作物混播混種。俗話說,種子摻一摻,產量翻一番。豆科與非豆科綠肥作物混播混種能夠相互間調節養分,增加綠肥產量。蔓生作物還可以攀緣直立綠肥,使田間通風透光,改良土壤效果好,培肥地力效果明顯,土壤有機質、全氮含量均比對照田明顯增加,且有效養分提升更為全面。“2008~2017年,土肥所研究集成的這兩種技術模式,在安徽稻區累計推廣面積達912.66萬畝,增加經濟效益約8.31億元。”張其安說。

“以紫雲英為代表的綠肥種植和利用,不僅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替代部分化學肥料的投入,同時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肥料對環境、水體產生的不良影響,減少秸稈隨意丟棄和焚燒的現象。”張其安說,通過近10年的推廣,“綠肥—秸稈協同還田”技術模式累計生產鮮草1499萬噸,生物固氮量約2.9萬噸、固碳2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9萬噸,相當於省電6368萬千瓦時,節煤9.6萬噸。

2

品種創新+試驗示範綠肥產業化有新突破

張其安對記者說,自2008年1月起,安徽省土肥所同省農委土壤肥料總站、綠肥種子生產龍頭企業、各市縣土肥站及農技推廣中心,開始構建“政、產、研、推”結合的新型農業科技成果協同推廣體系,形成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集成示範—規模化推廣”的一條龍整體運行機制,積極推動和加快綠肥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

綠肥品種的創新是加快綠肥研究成果轉化的重要一環。據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畢小彬介紹,2008年以來,針對安徽稻區生產特點及綠肥種植利用中的實際需求,省農科院創新和豐富了綠肥種質資源,建立了5個綠肥資源圃,引進篩選了130餘份國庫種質資源,蒐集了20餘份野生種質資源,選育並鑑定了7個適合安徽稻區的綠肥新品種;同時,還建立了3個綠肥野外試驗示範基地,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鑑定綠肥新品種7個,發佈安徽省地方標準4項。截至目前,安徽省農科院創新集成的綠肥新品種利用技術模式累計推廣面積達797.55萬畝,社會、生態效益顯著,為發揮綠肥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去年,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正式成立,皖江綜合試驗站作為安徽省唯一的國家綠肥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依託安徽省農科院土肥所,根據皖江不同地區農作條件及綠肥工作基礎,確定了南陵、貴池、舒城、霍山、鳳陽5個核心示範縣,落實了10個綠肥種植示範基地。在此基礎上,皖江綜合試驗站還成功申請了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皖江稻區主要農作物化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構建與應用”,合肥市綠肥作物種質資源創新及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農科院“綠肥種質資源創新及綜合利用”創新團隊也相繼獲批成立。

在開展綠肥相關技術研究的同時,為了加強綠肥的產業化發展,當地還建設了綠肥產業化基地,主要依託蕪湖青弋江種業有限公司,實行“基地+龍頭企業+訂單+農戶”模式,與國內外企業建立長期的紫雲英種子經營合作關係;創新了一批綠肥作物種質資源,培育出了“皖紫”“弋江籽”等系列紫雲英品種,併成功將“紫雲英弋江籽”進行了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一批批成果的獲得,提升了綠肥產業工作者的信心,也鼓舞了廣大綠肥科研人員的工作激情。

3

政府補貼+綜合收益鼓勵農民種植綠肥

綠肥科研人員的研究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那廣大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又該如何發揮呢?

在張其安看來,一般種植並翻壓紫雲英,每畝可節約化肥30~40元,稻穀增收70~180元,扣除紫雲英種子、播種、翻壓等每畝60元的成本,畝均直接經濟效益僅100元左右,這對於農戶的吸引力並不大。同時,由於目前糧食收購價在低位徘徊,農村勞動力成本也進一步增加,紫雲英等綠肥的廣泛種植頗有難度。

據2017年安徽稻區相關調查顯示,當地90%以上的農民已經認識到了紫雲英對土壤改良的作用,但超過60%的農民明確提出,需要補貼或更高的直接經濟效益才會考慮種植綠肥。張其安呼籲,政府部門應儘快出臺綠肥補貼政策,並幫助農民提高綠肥種植的直接經濟效益,以擴大紫雲英種植面積。

為提升農戶種植紫雲英的信心,對於大規模種植紫雲英的農戶,合肥市農委每年給予每畝100元的補助。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不少地區已經開始主動嘗試種植綠肥。每到花期,在合肥市環巢湖大道沿岸,大片的紫雲英就會吸引不少遊客駐足留影。“我們種植紫雲英,不是單純地看經濟效益,還更關注綠肥的生態肥田功能,在這個生態功能基礎上,同時發展花海經濟,搞搞休閒農業。”巢湖岸邊的紫雲英莊園負責人告訴記者。

除了搞休閒農業,紫雲英在開春後、現蕾前,嫩梢可作為蔬菜食用,有祛風明目、消腫利尿等作用,很受消費者歡迎。為滿足老百姓消費需求,安徽當地採用“菜用+翻壓”模式,選用中熟紫雲英品種,種出的菜用嫩梢產量每畝可達250公斤,去除種子、播種、開溝、採摘等成本,畝均直接經濟效益可達2200元以上。同時,剩餘的紫雲英莖稈及地下部分,仍然可以翻壓還田,養分替代及培肥效果仍可達正常種植利用的60%以上。截至今年春天,該模式在貴池、南陵等地推廣面積達1.1萬餘畝,相對傳統的紫雲英種植翻壓模式增加效益2230餘萬元。

“現代農業發展到今天,秸稈還田開始被大力推廣,以提升土壤肥力。但其實,綠肥植株中的礦物質營養含量遠優於作物秸稈。”畢小彬說,安徽稻區存在著大量的冬閒田,在這些區域推廣綠肥本來就有一定基礎。有了合適的技術模式,農民種植綠肥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綠肥推廣種植面積擴大了,優質農產品和良好生態環境就有了更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