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战斗机以作战半径为主导因素却极少考虑油耗,这是为什么呢?

海日冬晴


作战半径大小取决于航程,航程大小取决于机内载油量。相同的载油量,耗油率低的发动机航程更远。这些因素都是彼此互相关联的。考虑这个就是考虑那个。

个子高、体重大的人饭量大,个子矮、体重小的人饭量小。

作战半径的猫腻不在于耗油率,在于任务选择。截击任务只带空空导弹,作战半径最大。

制空任务带导弹和副油箱,需要在战区巡逻,增加滞空时间,这是主要半径。

对地打击任务挂满炸弹,空气阻力大,发动机必须满负荷工作,路途中耗油量大。还要躲避对方防空火力,进入战区就要低空飞行。如果是高低高任务剖面还好,如果是低低低,那作战半径最小。


天明遥遥山海关


所有军用飞机的作战半径都是主要的性能指标,而作战半径的确定正是基于飞机载油量和发动机在不同条件下的耗油率,怎么能说不考虑呢?之所以在一般的性能参数中不会体现耗油率,原因是发动机耗油率会随着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行姿态,发动机工作状态以及油门控制等很多条件的变化随时变化,而且有时变化的范围还比较大。而用一个实时变量准确描述性能特性非常复杂,不如用一个经过试飞验证的相对固定的距离来描述性能更直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