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知識付費平臺TOP50


2019知識付費平臺TOP50



社會需求在爆發,但知識付費還有一段路要走

2016年,一家名叫SkillShare的P2P技能學習平臺獲得了1200萬美元B輪融資。作為2011年全球20個最熱門創業項目之一,Skillshare有著不錯的發展前景。

除了Skillshare,國外還有很多與其類似的知識付費平臺,但表現突出的內容付費產品還未出現。究其原因,蘋果公司CEO庫克在訪問中國時談到:“在美國硅谷可以使用移動支付,但是如果你去到美國腹地,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是移動支付,他們更習慣用信用卡消費。”

問題的根源可能還不止移動支付的普及度。

分析國外行情發現,世界上有很多金融體系更發達的國家,但是它們對移動支付這種新事物持保守態度,致使很多人即使知道移動支付也對這種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望而卻步。

對具有領先意義的國內知識付費行業進行研究發現,行業的快速發展,確實離不開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便捷的在線支付為用戶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在下單的那一刻,新課程就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

技術是一方面,不過網絡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必需品還是限制了行業的發展腳步。目前,主流知識付費產品的收益來源還是以音頻和文字為主,視頻所佔的比例相對低。接下來,隨著5G網絡時代的到來,流量成本的逐漸降低,以視頻方式呈現的知識付費產品或許將更具想象力。

去年年底,愛奇藝推出了知識付費產品“愛奇藝知識”。愛奇藝教育中心主編魯玉傑表示:“‘愛奇藝知識’將在IP關聯、合作方、內容等幾方面做出改變,推出熱門綜藝和影視劇界面,關聯相關合作方知識付費課程。”

不過,相比未來的前景,目前知識付費行業發展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很多方面還需要跟進和完善。除了適應移動化的消費方式造成的知識碎片化問題,還存在知識付費體驗差、缺乏內容評價體系和篩選體系、復購意願不高等問題。

技術知識付費平臺極客時間認為,垂直類知識付費平臺很長一段時間還需要以圖文、音頻、短視頻為主要形式來承載精細化的內容,以相對高頻但輕量的主題教學活動打通線上線下、綁定深度用戶,效果會更好。

總的來說,這種涉及商業鏈條、基礎設施、產品設計、用戶定位等方面問題的初期模式將最終制約知識付費行業的發展。

知識產品買了不能退,行業規矩怎麼定?

“知識付費”的概念由來已久,自2016年(被稱為“知識變現元年”)以來,知識付費的內容正在從最初的通識教育變成更具剛性需求的職業教育內容,得到、喜馬拉雅、樊登讀書等產品的面市更是把這個行業的發展推向了高潮。

付費獲取線上產品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非付費產品就一定優質。其實不止是產品的質量,即使是面對一些優質的內容生產產品,部分用戶還是會以各種原因選擇退款。

有數據顯示,購買了付費知識類產品後,74.7%的受訪者稱遇到過不符合預期的情況,51.3%的受訪者覺得維權不容易。更無奈的是,用戶往往找不到退款和維權渠道。

維權機制缺位,已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現實問題。

不過,這種缺位也與知識本身的屬性有關。它不同於電商網購下的一件衣服,知識付費產品被購買後,消費者可以輕鬆地通過網盤等雲工具進行二次傳播和交易,這種權屬關係的不明晰、不規範,最終使得知識的購買變成了一次性行為,維權存在困難。

尤其是在盜版橫生的社會背景下,尊重知識、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還遠未深入人心。不得不承認,知識付費行業的交易體系的建立是異於網購電商且更加困難的。

所以,在加強付費知識質量降低退款率的同時,不斷普及知識產權意識,或是讓知識付費市場走向法制化、成熟化軌道的前提。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知識付費模式走向成熟的時候。

是營養還是騙局?

有人認為,靠知識付費帶來的認知升級本身就是一場騙局。

在學習生活中,很多人發現,啟發式的音頻分享只是激發新認知的一種方式,只對某些人在某些場景有效。對於大眾來說,知識的獲得來源於自身的不斷實踐和對實踐的歸納總結,快餐時代的碎片化信息帶來的更多的是焦慮。

而對於那些通過碎片化的信息而獲得有效知識的人,他們似乎越來越不滿足於“得到”某個具體的知識,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的目的性越來越強。

前段時間,復旦大學陳果的課程火遍抖音。她的付費課程也隨之上線,很多人心嚮往之也身嚮往之。課程講述的內容並不難,很多人聽了一遍又一遍。這不斷地重複,說明了一個問題,用戶寄希望的不再是自己獲得了某個知識,而是知識帶來的力量,最終激勵人心理和身體上的成長和實踐。

相反,對於通過碎片化信息更多地獲得焦慮的人來說,“內容+服務”型公司在最開始就明確場景和目的,或許付費和保證效果成一定比例的情況會更多。比如說一些傳統教育機構——新東方、北大青鳥和藍翔。

一些知識付費企業確實也在不斷挖掘用戶痛點,期望提供更具粘性的產品和服務。樊登讀書的董事長郭俊傑也提到:“我們很早就意識到,如果線上的課程沒有線下的梳理和反哺,用戶很難持續學習。”為了提供用戶持續學習的動力,2018年他們在全國開了200多家線下書店,同時投資了不少無人書店。

互聯網背景下,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獲得知識的數量也越來越大,知識能改變命運,但我們需要的並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帶來的人的成長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因此,判斷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