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喝骨头汤补钙靠谱吗?

yuuuu_萧萧


“吃啥补啥”,多数情况下不靠谱。比如有的老年朋友检查出骨质疏松的问题,多喝点骨头汤,是没有什么改善效果的。

首先,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呢?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钙质会不断的转化为骨细胞,维持正常的骨密度,简单说,也就是保证我们的骨头够“硬”,而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如女性更年期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年龄衰老等,骨质的流失速度大大超过了钙元素的成骨速度,导致骨量的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也遭到破坏,骨强度有所下降,也就是说,骨头变得不够那么硬,甚至有点“酥”了,这种情况,就是骨质疏松。当然骨质疏松伴随的,不仅仅是骨组织量的减少和骨密度的下降,在骨质加速流失期间,还常常伴随出现骨骼疼痛等方面的问题,而骨质疏松还会使人更容易骨折,比如摔一跤,一般人可能没事,但骨质疏松的患者,则可能就发生了骨折的问题。

说到底,骨质疏松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的骨代谢发生了失调的问题,以下原因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问题的发生——

1. 缺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

2. 内分泌方面的问题(如更年期);

3. 肾功能减退导致维生素D的羟化不足;

4. 皮肤内维生素D原向维生素D的转换不足;

5. 骨髓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下降;

6. 肌肉衰退,对骨骼的应力刺激减少;

7. 长期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因此,骨质疏松的发生,绝不是因为大骨头吃少了,或者是骨头汤喝少了,有了骨质疏松的问题,也不要可能通过多喝骨头汤就能有好的改善。骨汤中含有脂质、氨基酸、胶原蛋白等物质,同时也含有一定的钙质,但骨汤中的钙大部分都是磷酸钙,并不是易于人体吸收的钙,因此,喝骨汤,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对于骨质疏松的改善效果并不强,单靠多喝骨汤来改善骨质疏松问题,更是不靠谱。而且骨汤中还含有大量的脂质和嘌呤,对于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痛风问题的朋友来说,更不适宜喝太多。

对于有骨质疏松问题的朋友,想要有效的改善骨质疏松,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对于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活化受阻的朋友,应当首选补充活性的维生素D,。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清 25(OH)D水平,以评估维生素D补充效果。

2. 除了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外,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同时服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用药改善骨质疏松效果更好,如双膦酸类的药物,如唑来膦酸、阿仑膦酸钠等药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减少骨质流失,是推荐的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但一般不建议长期一直服用,一般推荐口服膦酸盐类药物5年后,应进行病情的评估,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这个药物不影响骨折的愈合,因此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的治疗中,也可以考虑继续服用该类药物。

3. 对于服用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药物)效果不佳、有禁忌或身体不耐受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考虑服用甲状腺旁素类药物,来升高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

4. 除了上述药物的推荐,对于骨折风险较低和肾功能不全的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K2来改善和维持骨健康。维生素K2也可以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

5. 除了合理的选择药物来改善和控制骨质疏松外,也要多注意生活上的调节,一方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特别是能够锻炼肌肉功能的运动,加强肌肉能力,可以改善骨密度,另一方面,可以注意多晒太阳,加强皮肤内维生素D原向维生素D的转化,而维生素D对于改善骨质疏松是重要的生理物质。除了这些方面,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出现意外跌倒等风险事件,以免引发骨折。


李药师谈健康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钙是人体所需要的并从外界摄入的一种营养素,它是人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正常成人体内含钙量为850~1200g。

钙缺乏主要影响骨骼和牙齿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时导致骨骼的病变,常见的有儿童期的佝偻病和成年期的骨质疏松,平时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腰酸腿疼、骨质疏松、容易抽筋、易骨折等症状,可能就提示需要补钙了。

在人们“以形补形”观念里,骨头汤中是含有大量的钙的,是补钙的良方。但事实上骨头中虽然含钙丰富,但并不是人体可以吸收的游离钙。有研究测定,即使用高压锅加醋炖制棒骨、腔骨,每 100 mL 的骨头汤中钙含量只有 2~4mg,甚至还不如一些饮用水的钙含量多。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成年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是800mg,50岁以上人群钙的推荐量是1000mg/d。如果单纯靠喝骨头汤来补钙,每天至少要喝20升骨头汤才能达到要求,且还不包括喝下去而没吸收的部分。

而且骨头汤中脂肪、钠盐和嘌呤都比较高,并不推荐喝太多。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哪些方法补钙呢?


(1)每天喝奶类或奶制品300 毫升以上;奶类和各种奶制品是天然的钙库,不仅钙含量高,且有利于人体吸收。每100ml的牛奶中就含有104mg钙。


(2)摄入大豆及大豆制品;大豆及豆制品中含钙丰富,黄豆中的含钙量高达191mg/100g。


(3)每天吃足量的深绿色蔬菜;深蓝色蔬菜不仅富含钙且钾、镁、维生素C等营养素含量较高,有助于钙的吸收利用。


(4)适当摄入坚果;坚果含钙量多高达100-200mg/100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坚果每周摄入量为50-70g,(平均每天10g左右)适量的坚果对心血管健康也是有利的。


(5)晒太阳;皮肤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D,坚持每天在阳光下活动20min以上,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进钙的吸收利用。


(6)适当的运动;运动有助于骨骼对钙的利用。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以免发生运动损伤,加重病情。


(7)若日常饮食中钙的摄入量达不到推荐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一些钙剂。



省中医郭医生


补骨头别再喝骨头汤了,四季常吃1蛋白,预防骨质疏松,延缓衰老

骨头好身体在壮!骨头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支撑,它让我们亭亭玉立,玉树临风,虽然骨骼的作用比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得不面临它的衰老,所以补骨头是很多人都比较重视的事。

民间俗语说“吃啥补啥”,补骨头当然要熬骨头汤了,很多人都认为骨头汤里面含钙丰富,经常喝,可以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其实不然,骨头汤中的钙都是游离钙,对骨骼的营养并没有太大作用,不过经常适量补充,也是有好处的。

用喝骨头汤的方式预防骨质疏松,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而且熬制骨头汤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工作繁忙的人来说也不是特别合适,另外,老年人也不能多喝骨头汤,因为汤里面含有嘌呤类物质,喝多了容易痛风,那么什么方法补骨好,又不费时间还管用呢?小编推荐食补骨脂蛋白。

蛋白质是每个人都必须补充的营养物质,身体不可或缺,骨脂蛋白是药食同源食物,能够增强骨密度,补骨气,特别能修复骨细胞,促进骨细胞再生,防止钙质流失,预防骨骼衰老。

杜仲叶补骨气,淫羊藿强筋骨,骨脂蛋白这两种成分都含有,所以它能补骨气强筋骨,祛风湿,尤其可以保护关节软骨,减少行走时的压力和摩擦力,家有老人腿脚不好的,常备有好处。

人过40之后,骨量便开始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患上骨质疏松的概率也会增加,所以40岁之后要补骨,护骨,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应该补充骨脂蛋白。

绝经后妇女因为生理与男性不同,当雌激素水平下降时,就会影响骨代谢,造成腰酸背痛,关节不舒服,所以骨质疏松一般女性要多与男性就是这个道理。


用户53227665672


昨天,我妈去社区做了个体检,骨密度报告显示骨量低,于是中午煮了一大锅排骨汤,她说要通过食疗补钙。

我笑着和她说:“妈妈,你想知道你一天要喝多少骨头汤才能补钙吗?根据中国营养膳食协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指南指出:50-80岁的中老年人一天钙的需求量是1000mg/天。据研究显示1kg肉骨头汤熬汤2小时,汤中钙含量仅为20mg左右。那么50kg也就是100斤骨头汤才能满足你一天的钙需求量。就算你能喝,但是肾脏肯定负担不了这么大的液体量。”我妈懵了:“那吃补钙呢?”

我说:“当然是牛奶啦,牛奶是最好的钙源。一天3倍!”

确实,牛奶确实是补钙最佳的来源。在日本,过去100年里,人们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将近10公分,而众所周知,日本人的基因是矮黑人基因,是属于身高比较偏下的。而之所以能有如此突飞猛进的身高增速,哈毫无疑问就是日本政府在民间推广和牛奶这一政策。


阿卡酱医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最好摄入300克乳制品,来满足对天然钙与优质蛋白的需求。

想要补钙,比起骨头汤,乳制品是更好的选择。

而如果想要高效补钙,羊奶比牛奶更好。


在补钙方面,羊奶有几个方面比牛奶更优秀:

1.含钙量高

羊奶的钙含量是牛奶的1.5-2倍,且钙、磷比例适当,对钙、磷缺乏人群及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效果更好。

2.维生素D含量更高

羊奶维生素D的含量也比牛奶高,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3.吸收率更高

羊奶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易消化的白蛋白、球蛋白所占比例高于牛奶,蛋白质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



除了补钙能力优秀外,羊奶也更适合中国人肠胃,并且营养价值也更丰富:

1.易消化,易吸收

羊奶脂肪球碳链短,是牛奶的1/3,直径较小,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2.更温和

《本草纲目》记载羊奶为温性,更温补。而现代医学也证明羊奶在胃中形成的凝乳颗粒细软且呈碱性,更温和,且具有极大缓冲性,让胃更舒服,适合身体虚弱人群。

3.更接近母乳,营养丰富且合理

羊奶富含免疫球蛋白及各类营养素,其配比结构更接近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被誉为“奶中之王”。

此外,羊奶乳糖含量低于牛奶,不易奶过敏。


补钙又养肠胃的羊酸奶

除了喝鲜奶,羊酸奶也同样能补钙,而且口感更好,特别是没有食品添加剂的羊裸酸奶。

羊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里面大部分乳糖都被分解转化成了乳酸和较小的糖分子,人体消化吸收更容易。

而且还诞生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能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活力,还能帮助刺激免疫系统,提升抗病能力。


因此如果想要更高效地补钙,更推荐羊酸奶,更易吸收更多钙的同时,还能帮助养护肠胃,一举多得。


有羊酸奶


成年人每天钙的推荐摄入量是800毫克,也就是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800毫克的钙才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而中国人每天通过饮食摄入的钙不足400毫克。孕妇乳母青少年老年人的需要量是1000--1200毫克/天,从数据来看我们成年人钙缺的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我们的饮食习惯是以植物油食物为主的,有些植物性食物含钙也不少,但受植物性食物富含纤维素、草酸和植酸的影响,钙的吸收率都很低。多数成年人没有每天喝奶的习惯,所以缺钙和骨质疏松一直是影响我们成年人的普遍现象,尤其中老年群体更加明显。

检测数据显示,一碗骨头汤(500ml)含钙大约5毫克左右,一看就知道靠骨头汤补钙是很不靠谱的。一方面量不够,要补100毫克钙就需要二十碗骨头汤,一般人喝都喝不起,也喝不下;还有骨头汤里含的最多的是水和动物脂肪,就算喝的下,其他两项也严重超标了。

骨头汤含钙量为什么那么低呢?其实很简单,能被人体吸收的钙一定是可以被分离出来的钙离子,而骨头里的钙都是结合型的化合物,烧到一百度的水是不能够把钙分离出来的,水煮没有发生能让钙分离的化学变化。如果把骨头加工成骨粉,吃进去,在肠道里经过胰腺分泌的胰液的分解,钙才可以被吸收;这也是饲养业为动物添加骨粉做饲料的原因。

营养学经常建议食用可以带皮吃的小鱼小虾,也是同样的道理。

可见,喝骨头汤补钙缓解骨质疏松是不靠谱的。


营养师周启祥


骨质疏松是指以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可导致骨骼疼痛,骨折危险性增加。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维持骨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骨头汤补钙,但究竟骨头汤有没有这么神奇,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骨头汤中的成分。

研究发现,尽管动物骨头中含大量钙,但是50克猪骨经过20分钟的熬煮,汤中的钙浓度仅为67.6毫克/升,也就是说一碗200毫升的汤中仅仅含钙13.52毫克。骨头汤中的乳白色物质并不是钙,而是溶出的脂肪。这是由于骨头中钙是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 在水中基本不溶解。同时,汤中过多脂肪也不利于钙的吸收,所以通过骨头汤补钙并不科学。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通过牛奶及奶制品补充钙。

马博士健康团何海蓉博士生


马冠生


不靠谱!喝骨头汤是营养师最不建议的补钙方式。理由如下:

1.很难补钙。因为骨头中的钙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很难溶于水,如同沙子般不溶于水。除非在骨头汤里加醋,才能溶解微量的钙出来。

2.容易增脂。骨头汤熬了很久,大部分脂肪溶在汤里面,我们经常会可以看到骨头汤表面一层油,长期喝体重蹭蹭往上涨,血管跟着油腻起来。

3.嘌呤高。骨头汤长时间熬煮,汤汁浓缩,嘌呤高达150-1000毫克,对于本身血尿酸高的人非常不友好,容易引发痛风。

所以,不要再被“以形补形”误导了。

真正想补钙就喝牛奶🥛、多吃绿叶蔬菜、多参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吧。



注册营养师赖妙虹


●首先说明,骨头汤补钙的效果微乎其微,作用不大。

●骨质疏松多是由于骨密度下降所致,饮食中要多添加富含钙、磷、镁、维生素D、维生素C、优质蛋白质食物。

●补钙最方便、最理想的来源可以说是牛奶了。100g牛奶含钙约100m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国民每天饮奶300g,300g牛奶就能够为人体提供300mg的钙,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其中的乳糖和维生素D成分还可以有效的促进钙吸收。

●其他钙良好的来源还有:豆腐、豆浆等豆制品,豆角、豆荚等新鲜豆类蔬菜,贝类和鱼类等。

●很多绿色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虽然含钙量较高,但因其含有较多的草酸,抑制钙的吸收,在人体中吸收利用率较低;芝麻、虾皮、连骨小鱼虽然含钙量也非常高,但是日常摄入量有限,对人体钙需求的贡献也不大。

●重点说一说骨头汤。很多人认为骨头含钙丰富,缺钙了多喝骨头汤能大补,其实不然,大错特错。骨头中虽然钙含量很高,但是人们忽略了只有溶解状态的钙才能被人吸收。骨头中的钙是以不可溶的磷酸钙形式存在,极难溶于水,不管炖多长时间,钙依然存在在骨头里,汤里能溶解的钙微乎其微,即使骨头汤里加很多醋能溶解出一点钙,但补钙效果也不及一杯牛奶来的实在,何况骨头汤太酸了,口味也很难让人接受,再者说骨头汤里的成分大部分是水和脂肪,视觉上也能明显的看到表面一层“油乎乎”,不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和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食用。

从上回答可以看出骨头汤补钙不是很靠谱。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会萌营养师


我是一个骨质疏松换者。特别的严重天天吃黄瓜籽粉。凡事能补钙的都吃。也没有多大的笑容。真不知道怎么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