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唐榮漢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

影響力投資是一種有潔癖的“雙底線投資”

經典投資學探究的核心問題是投資風險與收益的關係,對傳統投資而言,財務回報是其唯一的關切,追求儘可能小的風險和利潤最大化,是一種“單底線投資”。而影響力投資不單追求財務回報,同時強調是否具有正面的社會環境效應,屬於雙底線投資。

投資實踐中,因增加了社會環境效應的考量,因此在選擇投資行業和項目時,就要做減法,即要剔除那些不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對社會、環境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行業,而重點投向民生相關領域。

2007年禹閎成立時,我們並不知道有影響力投資這個概念,但我們當時就明確有些行業就不看了,比如與化石能源相關的一些行業、菸酒業,甚至把網絡遊戲也剔除在外,而主要投向了金融、新能源和農業,近幾年則重點關注健康養老、節能環保和教育等行業。根據禹閎這幾年的實踐,我個人認為,國內影響力投資更多的應投向醫療養老、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農業、食品安全、普惠金融以及教育、非遺傳承和文創等產業。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遵從“雙底線”投資原則,即使碰到上述偏好行業中,財務指標靚麗,但對社會環境存在負面影響的項目,也得放棄。比如在2012年,禹閎對國內的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行業進行較為系統的調研,走訪考察了不少諸如廢塑料、廢輪胎、廢紙、廢玻璃等廢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顯然,這個行業具有低碳特徵,在當時也為國家政策所鼓勵和支持,他們中不乏盈利狀況不錯的標的,但大多存在環保問題,有的企業產生的二次汙染還相當嚴重。對此,我們的投資十分謹慎,最終投向了一家環保措施到位、從事危廢處置與綜合利用的企業(西恩科技),創始人是我們浙江人。之所以投它,是因為這家企業憑藉其自主研發的技術和工藝,做到了在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回用,廢氣達標排放,且其再生的產品均用作新能源電池材料,創造了顯著的財務、社會、環境效應。

對某些項目雖然不作一概排除,但也分個優先劣後。比如,2013年,我們重點關注調研了國內的養老產業,當時我們分析有兩個細分行業可能容易盈利,一個是養老地產,另一個是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醫護服務的機構。鑑於後者是社會痛點,市場存在剛需,因此,我們重點關注了這個細分賽道,並在2014年初投資了浙江綠康醫養這個項目,目前這家養老企業已從當初的5個服務點擴展到覆蓋浙江部分城市以及輻射江西、西安等地的 16家連鎖服務機構的社會企業,服務床位從500張增加到近10000張,已成長為國內醫養結合養老行業的標杆企業。根據這個理念,這兩年我們還投資了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和為老人提供文娛內容的公司。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影響力投資的具體指標並非一成不變

影響力投資奉行財務回報、社會環境效應並重的投資標準,但具體指標並非一成不變。

禹閎是在2012年開始明確兼顧財務指標和社會目標的投資標準的,我們的基本投資邏輯是通過研究社會痛點,確定投資範圍和投資主題,分行業細化投資標準,明確社會環境目標,尤其注重財務、社會、環境三重指標的協同,投前、投中、投後全過程監測相關指標的落實情況。

比如,近幾年,我們走訪考察了不少三農項目,其中有的項目雖然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扶貧效應是明顯的,但對當地農村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破壞,有的甚至是災難性的。我走訪過的一個扶貧項目是以文旅的方式進入的,實際上是個房地產項目,沒有認真挖掘當地的文化遺存,更沒有開發相關的文創產品,粗糙引進的內容和產品反而嚴重影響了當地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這些扶貧項目實質上沒有平衡好財務、社會和環境三方面的效益。

再來看看我們投資的另一家浙江企業--慶漁堂科技有限公司,其創始人是一位物聯網專家,他用物聯網技術加水處理技術賦能魚類養殖,並且通過互聯網連接消費端,創建了一種智慧生態養殖和可溯源的運營模式,兼具了增收、生態可持續、促進食品安全等三重效應。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當然,在具體的投資實踐中,投資的具體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我們在創立初期,曾把網絡遊戲剔除在投資範圍之外,但是現在網遊是年輕人慣常的一種文化消費方式,一個文娛產品對社會的影響如何,並不取決於它的文化形式,而在於它的內容。因此,今年我們把具有健康內容的網遊項目列入我們的關注範圍。

教育是我們重點關注的行業之一,在我們這兩年接觸的培訓項目中有不少盈利能力不錯的公司,但是我們發現這些公司大多數是服務於應試教育的,與優質教育理念相悖,客觀上還加劇了家長的負擔和焦慮,因此,在我們沒投這類項目,而是選擇投資了科普教育、母語教育、老年文化等內容公司,這些公司的成長缺乏爆發性,但也實現了我們預期的效果。

影響力投資更需要有耐心

影響力投資的財務回報並不低於其他類投資,但更需要有耐心,而優秀的社會企業創業者既要堅守社會情懷,又要有良好的商業運作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具備企業家精神。

有關實證研究表明,影響力投資不存在超額收益,但其投資回報並不低於其他類投資。美國沃頓社會影響力研究所(WSII)統計,美國的影響力投資年回報率(內部收益率)達到18.59%,我們禹閎的該項指標稅前達到24.1%。

影響力投資的投資週期也不一定比其他類投資時間長,但是,其投後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幫助所投企業,因此,相比其他的股權投資,影響力投資更需要耐心。

因為從這幾年我們所接觸到的社會創新企業來看,他們中有的是從NGO轉制過來的,還有的是出於創始人的社會情懷而創立的,商業模式不夠清晰,且團隊缺少商業運營能力,即使相對成功的企業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其社會目標也容易產生漂移,因此影響力投資人應當具有創業合夥人的定位,更多的參與其中。另一方面,一個優秀的社會企業創業者,不僅要堅守社會情懷,還應當重視強化自身的商業運作能力,以及持續的創新能力,要有企業家精神,當然,社會企業創業者也要善於發揮社會企業在品牌效應、政策支持、志願者服務等方面的優勢。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影響力投資還有助於投資人規避系統風險,實現社會情懷,塑造正面形象,傳承積極向善的價值觀。

影響力投資終將成為主流資本

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影響力投資行業總價值存量尚不到全球股權投資基金規模的百分之一,而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其影響力投資在全球影響力投資總額的佔比僅為4%。

禹閎資本創始合夥人唐榮漢: 影響力投資 追求利潤之上的使命

因此,作為一種資產類別來統計,影響力投資規模尚小,屬非主流投資,但是,做為一種投資理念和投資行為,影響力投資和按ESG原則配置的資產在歐美髮達國家已較為普遍。全球受監管的資產中,按ESG原則配置的資產已達到26%,歐洲和澳洲均已超過50%,特別是近幾年來影響力投資增長很快,2016年 到2018年年均增長40%左右,遠高於其他類別的資產增長。

再看中國,雖然缺少行業統計數據,但明顯感覺到這個行業在中國已經開始啟動。一是股權類影響力投資機構明顯增加,產生了幾家按ESG原則配置資產的公募基金,且一些大企業開始行動,建立CSR部門;二是湧現出一大批社會企業創新項目,千禧一代是其中的主力,有的已上了一定規模的商業企業開始按照社會責任原則規範自身的業務體系;三是行業組織開始發力,相關的理論及其標準研究初具成果;四是有些地方政府開始重視並予以政策引導支持。

特別是,由於長期不均衡增長所導致的社會痛點較多,影響力投資的目標市場潛力巨大。影響力投資終將成為主流投資,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主流投資機構參與進來。

可以這麼說,影響力投資作為一種創新資本,也追求財務回報,而且是要實現有競爭力的財務回報,但影響力投資不止於此,還有利潤之上的追求,要創造可衡量的正面的社會環境影響。創造財務回報是手段,而為社會創造福祉、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目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影響力投資人都應當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借用一句網絡流行語與大家共勉:投資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本文系《公益時報》張雪弢 根據唐榮漢3月31日在“2019杭州(國際)影響力投資大會”上的發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