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的创业独白:做物联网要耐着性子当一头埋头干活的牛

2008年,我(张学渊)入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进入了微系统所当时最热门的第四研究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导师便是后来的中国物联网之父——刘海涛研究员,时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

记得入学第一天,导师给我们新生讲座的时候就告知我们:"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首先恭喜在座的各位男生同学,你们进入了一个朝阳产业,一场变革未来人类生活方式的科技革命,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生来说,硬生生的被打了一场鸡血,干劲十足,感觉马上就要改变世界,达到人生的巅峰了…

当时我学习和研究的是基于无线传感器回传数据做的实时处理和分析,做传感器检测目标类别的自动分类,也就是现在吵得很火的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Wavelet Packet)的多维信号特征处理及优化,并基于模糊逻辑分类器(Fuzzy Logic Classifier)对目标信号进行训练及识别,可以说我真的是从08年就开始在实践AIoT了…

毕业后,满怀热血,决定投身企业去完成改变世界的使命,毕竟企业相对于科研院所更接近市场,能够更的进行项目落地。于是,华为上海研究院便成为了我兑现梦想的第一站。我当时的职位是算法研究员,负责4G LTE基站的上行工控算法功耗性能的优化升级。但是,体验了将近一年的企业岗位后,毅然决定裸辞创业…

中科院博士的创业独白:做物联网要耐着性子当一头埋头干活的牛

虽然,现在回头看,觉得当时的想法还是略显冲动和幼稚,不过也就是这些经常安耐不住内心躁动的灵魂,才会有这样的魄力和决心吧。

那是2014年,当时正值国内跨境电商的风口期,所以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母婴用品的跨境电商平台。我们的平台几乎是和蜜芽宝贝和辣妈帮同时上线的,但是由于当时创业团队的行业经验和业务背景的欠缺,导致了融资进展不顺利,市场份额被有雄厚资本支持的竞争对手蚕食的很厉害,在坚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虽然心怀不甘,但还是毅然结束了第一次的创业尝试。

此后,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物联网行业,加入了感知集团,任职物联网解决方案专家。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剖析行业痛点,对物联网在不同行业中的需求做可行性分析,并提供技术方案,也因此了解了很多行业痛点,积累了很多行业经验——智慧城市、智能楼宇、消防安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

2016年我参与编写了武汉肉菜溯源系统的项目方案书,对物联网技术在种养殖过程管控领域有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2015年9月国家颁布出台了新的食品安全法,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频发和社会信任危机的问题,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环节,企业需要对种养殖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管控,并保障源头可追查。

机缘巧合,在我的师兄沈杰博士(国家物联网标准工作组总体组组长、浙江庆渔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引导下, 2016年初我开始接触到了区块链技术,并深刻感受到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所带来的价值:一个完整的无人为操作介入的数据链路的信任闭环,可以被用于任何需要用技术传递信任的应用场景。

于是2016年底我选择了加入众安科技。众安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布局较早,有较强的资本支持同时具有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实力,基于之前的背景和工作经验,由我负责带领"步步鸡"团队并开发了全世界最早真正落地商用的区块链生态散养鸡溯源项目。2017年9月正式推出并上线"步步鸡区块链防伪溯源系统",并和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姜润深教授合作开展"鸡行走步数与肌肉风味口感关系"的联合课题研究,发觉鸡行走步数确实与鸡肉水分含量和口感有相关性,实验结果如下如:

中科院博士的创业独白:做物联网要耐着性子当一头埋头干活的牛

实验结果表明:每天行走步数越多的鸡,其肌肉中的水分含量较步数少的越高,因此在鸡肉烹饪后会体现出更多汁的口感,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鸡肉越紧实和干涩,这点确实出乎实验之前的预想结果,由此可见,鸡的行走步数与肌肉的口感成正相关性。

在步步鸡项目的落地过程中,我走访了河南、安徽、贵州、云南、海南的贫困县,探索出了一条基于科学养殖的科技扶贫项目落地方案,通过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对散养鸡产业的赋能,帮助终端消费者解决上游生产基地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为贫困县优良的地标农产品建立连接终端市场的信任桥梁,个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科院博士的创业独白:做物联网要耐着性子当一头埋头干活的牛

基于步步鸡项目的成功落地经验, 2018年3月我再一次选择创业。一方面希望将步步鸡的落地经验延展到整个农业生态种养殖范围进行复制推广,另一方面也刚好迎合了国家脱贫攻坚计划的任务纲要,将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应用到科技扶贫项目中,帮助贫困户解决种不好、养不好、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通过物联网技术降低种养殖过程风险,提升基地产能和品控,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种养植过程数据全程记录下来保障不可篡改和永久可追责,反向制约了种养殖基地的造假可能,约束和规范了种养殖过程,是一个既符合政府扶贫攻坚任务又能改善终端消费者对国内食品安全信任问题的技术方向,于是和我的合伙人Bill高琰飙先生(上海交大区块链协会 [思源链] 会长)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上海阿刻忒科技有限公司,同时获得的多个资本的认可和支持,顺利拿下了天使轮的融资,投后估值5000万人民币。

AKT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餐饮的女神的名字,我们借由女神的名字来命名我们未来事业的主体,时刻提醒着我们创业的初衷。

高琰飙先生是我在众安科技的同事,早在2015年就开始从事区块链行业的工作,对区块链行业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也坚信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解决中国食品安全信任的问题上大有可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工业领域高速发展,目前为止很多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比如中国的高铁、航天、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等等,但唯独农业这个古老的行业中国迟迟未发展起来,这个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到今天依然还是以小农经济和家庭农场的生产模式为主,农业生产效率都抵不过一些弹丸小国如以色列、荷兰,这些国土面积都不如中国一个县级市的国家尽然农业产量和质量都远远领先我国,因此我们坚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重视起来中国农业生产的问题,一定会向集约化、机械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定会投入重金去改善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产能问题,补上国内农业生产的短板。粮食生产是国家的命脉资源,中国有着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生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一定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扶持方向。

俗话说大势不可违,创业也是赌国运,国家在某个行业投入资源、资金,重点扶持,那么这个行业一定会发展起来,并且发展的很好,这向来是我们国家政治特色和优良传统,而且执行效率之高,执行效果之显著都是堪称世界奇迹。相信不久将来中国随着农民土地流转政策的放开,土地资源逐渐整合,工业化的种植工厂将在全国遍地开花。

AKTE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落地签约了5个生产示范基地,接下来会拓展发觉更多更好的原产地基地,为味查的终端用户带来更多地标性的特色农产品。

中科院博士的创业独白:做物联网要耐着性子当一头埋头干活的牛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对传统种养殖基地的改造,帮助贫困户将产品质量和产能提升一个台阶,并通过我们自己开发的味查WeCheck小程序将基地的优质土特产农产品直接卖给一二线城市的终端消费者。通过味查WeCheck小程序,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种养殖基地的直播视频以及实时的种养殖环境传感器信息,打造一个源头可查可验真实的线上销售平台,真正做到Farm to Family的销售模式,连接原产地的地标农产品与中产阶级家庭的餐桌,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