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资格笔试:这些知识点背会不用愁(备考干货)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多且复杂,小编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类汇总!

背会这些知识点,考试多拿分!

2019教师资格笔试:这些知识点背会不用愁(备考干货)

《综合素质》篇:

考点·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考点·"以人为本"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角色的改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1.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2.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3.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4.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5.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考点·学生的权利

1.人身权

(1)生命健康权

(2)隐私权

(3)人身自由权

(4)人格尊严权

2.财产权

3.受教育权

考点·《幼儿园工作规程》

1.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2.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考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指导评价权

(3)报酬待遇权

(4)参与管理权

2.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

(2)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3)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爱护尊重学生

考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节选)

1.指导思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工作方针:

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篇

考点·教育学的发展

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

2.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著有《普通教育学》。

3.杜威:现代教育代表人物,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布鲁纳: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著有《教学过程》。

(2)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著有《教学目标分类学》,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考点·知觉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2.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知觉对象的特征。

4.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考点·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1.流体能力

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能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晶体能力

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晶体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渐趋平缓。

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考点·德育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疏导原则: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考点·教学原则

1.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考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019教师资格笔试:这些知识点背会不用愁(备考干货)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篇

考点·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考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考点·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2.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考点·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或巩固旧知识的方法。

考点·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2.我国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

考点.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考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019教师资格笔试:这些知识点背会不用愁(备考干货)

考点·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2)自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的开始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道德是可以修改的,即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

考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考点·德育原则

1.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3.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考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3.关注学生: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河南教师资格证笔试大纲免费领-提前知笔试重难点!私信小编“笔试大纲”即可免费领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