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堂堂中华,难忍东倭猖寇,醉生梦死内战,媚倭求存,何言对国民!”

此为独存于世的词文的一部分,来自于“铁血锄奸团”首领、“远东金牌杀手”王亚樵的铮铮孤笔。

其实,王亚樵是个遵从内心、热血贲张的江湖之人。将”何言对国民”改为”何言对寸心”,似乎更为适合这个外显血腥、内究仁义的江湖侠者的性格。

他的仁义,决定了其一生,就是奔忙在刺杀倭寇、汉奸、策动内战者此三者中度过。而戴笠是个追随内战者蒋介石的人。

他的野心除了向蒋介石汇报时,稍有收敛之外,一切阻挡他效忠蒋的人,即便当初在湖州金兰结义的王亚樵,也在被灭之列。

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作为视仁义为良心的江湖大侠王亚樵,格杀的对象除了日酋、媚倭者汪精卫、和军阀内战始作俑者蒋介石外,似乎还轮不到戴笠。

何况戴又是他义结过金兰的兄弟,而戴笠也是个有仁义的人,但他的仁义,却只独对蒋介石。当许多次直接或间接地针对蒋介石的刺杀,终于惹恼了蒋介石之后,蒋终于发出了剿杀王亚樵的指令。

戴笠闻令,也是赤膊上阵、亲自主刀。一切在上海滩练就的沉稳、算计、阴险、无良的本能,在那一刻都爆发了。

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在这之前,似乎为了对两人交情,有个最终的交待,也许为了让王亚樵收手,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在王亚樵尚在內地频繁拆蒋介石的台时,戴笠托人带了一封信给王亚樵。

“你若反对蒋总司令,我必杀你”。这是割袍断义、也是最后通牒、更是对两人金兰之义一次性偿还的预警。

所以,戴笠此次的香港格杀之行,是带着决绝和义无反顾的冷血,带着国家机器对反社会的江湖人士的碾压气势而去的。

然而,金牌杀手毕竟手拿金牌。党羽众多、耳聪目明的王亚樵,闻讯早跑到桂系的地盘,广西梧州去了。

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靠着李济深的救济,和桂系的羽翼庇护。身处困境王亚樵托人携信联系了延安。循迹而至的戴笠,根据香港站的提示,找到了王亚樵的住所。

1936年10月20日晚,刚接受巨商李任仁宴请回来的王亚樵,刚进门,先被扔至的石灰包迷糊了双眼,然后,屋里、门外的特务一齐开枪,未等跟在王亚樵身后的护卫赶到,王亚樵已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胸怀大义、手段草蛮的无政府主义者,离开了所爱的祖国,及所恨的敌人,王亚樵的时代结束了,戴笠的时代,在两年后正式到来。

王亚樵为何不杀戴笠?真的是因为顾忌当年结义兄弟之情?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