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村委會裡的村書記

東北網4月9日訊 清晨6時,天剛剛放亮,啟明星依然掛在淡藍色的天幕上。穿戴整齊、整理好床鋪的姜馳從村委會里走出來,沿著太陽能路燈的光亮向村裡的福祥樓走去。

福祥樓是福祥年村的遊客服務中心,是年村的中樞,同時這裡也是姜馳曾經的家。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鄉村旅遊的需求,深度挖掘東北年節文化底蘊,努力營造傳承記憶、全民同樂、共享成果的文化氛圍,讓廣大遊客在吃年飯、辦年貨的喜悅中賞年俗、品年味,打撈失落的記憶,重溫舊日的情懷,富錦在福祥村打造了年村。

打造年村需要場地,需要房屋,需要有人作出犧牲。

其他的項目好說,借用村民的房屋既不耽誤村民正常生活還可以增加收入。而遊客服務中心雖然是年村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卻帶不來任何效益。遊客服務中心建在哪裡,成了難題。

思前想後,姜馳決定把自家的房子騰出來,在此基礎上拆掉重建。

“當幹部就是要吃虧,就是要為村民造福!”不顧家人的反對,姜馳主動把自己的房子騰了出來,作為年村的項目用地。

沒了房子,她只能睡在村委會,吃飯便安排在了她的兄弟媳婦家裡。

有人說她傻,又不給她錢,自己家都不要了。去村委會住在十多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到底圖個啥?

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姜馳帶給大家的感動已經記不清是第幾次了。

大家都記得她當選村書記時說過——“我一定要帶領大家從窮窩棚走向致富路,讓福祥村徹底改變貧窮落後面貌。”

話語至今仍在耳邊迴盪。

姜馳把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視作夢想,更視作責任。

從當上這個“芝麻官”以來,為了幫助村民,姜馳一次次從家裡往外拿錢。誰家缺種子化肥,她去商店擔保賒欠,村民到秋還不上,她去還;誰家種地、割地缺少勞力,她挽起袖子就去幫忙;她家的機械長年放在院裡,誰家想用,連招呼都不用打。

當了近20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姜馳改變了糟糕的村風,理清了混亂的欠賬,帶領著大傢伙把村裡的路修寬了,把村委會蓋起來了,把集體經濟壯大了,十多年的時間裡更是讓村民的腰包鼓了20多倍。

在姜馳心裡,家就是福祥村,福祥村就是她的全部。她肩上擔著村子的興衰,她心裡裝著村裡的每一位父老鄉親。姜馳跟福祥村已經融為一體,很難分開了。老伴兒去世後,一兒一女分別在外地和市裡工作,她孑身一人,當年理清村裡欠賬被打後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60多歲的人了,本可以隨兒女到城裡享清福去,可是她撂不下福祥村。她說:“我捨不得走,我想看到福祥村進小康的模樣,看到福祥村像華西村那樣富裕。雖然我一個人在福祥村,但我不孤單,走到哪家,哪家都往屋裡拽我,進屋跟他們嘮上一會兒,聽聽他們說說心裡話,我真的很滿足。”

儘管住在村委會的一隅,可是這個經常穿著舊衣服,頭髮隨便一梳,踩著手工縫製布鞋的老太太,卻總是讓人肅然起敬。

福祥村新農村建設的路越走越寬廣,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勁頭也越來越足,村民都說,姜馳是他們“幸福生活的領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