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用肉眼看到的恒星都比太阳个头大啊?

青铜时代20


银河系中有着数千亿颗恒星,太阳的质量超过了其中90%的恒星,然而当我们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所能看到的星体却绝大部分都比太阳更大。



在晴朗的夜晚,不用望远镜的情况下,我们最多可以目睹6000多颗恒星,所看到的星空中绝大多数的星体都属于恒星,但月亮是颗卫星,月亮之外最亮的金星、木星、火星都属于行星,另外土星、水星在能看到的时候也比较亮,天王星隐约可以看到,它们当然都比太阳小得多,本身也不发光,我们能看到它们,是因为它们能反射太阳光。除了它们之外,我们所看到的闪烁在天幕中的星体,基本都是恒星了。


但是这些闪烁的星体却绝大部分都比太阳的质量更大,因为比太阳小的星体核能聚变没那么强烈,表面温度不高,发出的光也不强,体积相对也小,当然也就不容易被我们目睹到了。

会发光发热的恒星也可以根据质量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质量最小的是红矮星,稍大一些的是橙矮星,再大一些的是黄矮星,我们的太阳就是一颗黄矮星,再上面就属于蓝矮星和巨星了。


但是在我们银河系中,红矮星的数量占到了80%以上,橙矮星的数量也占到了10%以上,我们的太阳的质量实际上超过了银河系中90%恒星的质量,剩下约不到10%的恒星是比我们的太阳的质量更大的。

在距离我们的太阳16光年的半径范围中,大约分布着50颗恒星,但其中只有三颗比太阳的质量更大,分别是天狼星、南门二、织女星,我们所能看到比较亮的只有它三个,其它少数几颗恒星也能隐约被看到,但此外的就都看不到了。再远距离上的比太阳质量小的恒星,不用望远镜基本上就全部看不到了。



其实除了太阳之外,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我们只有4.22光年,从天文学上看,这距离简直就像太阳系的后院,然而我们却无法目睹这颗恒星,其视星等只在14.5左右,因为它是一颗红矮星,质量只有太阳的1/8,表面温度不到3000摄氏度,发出的光相对较弱,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目睹到它了。


然而最远可目视的恒星却超过了一万光年,它就是船底座HIP54751,这颗恒星距离我们远达12,000光年,由于其光度超过了太阳的185,000倍,体积也是太阳的数千万倍,所以即便在超过一万光年的距离上,我们仍然能目视到它,不过是它的视星等也只有+4.5而已。


科普大世界


是不是用肉眼看到的恒星都比太阳个头大啊?

从目视星等的意义上来说,确实我们看到的恒星绝大部分都比太阳的个头要大!但太阳距离地球实在是比较近,而其他恒星又过于遥远,那么以什么方式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让大家看起来一目了然呢?

当然用赫罗图来表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在太阳上方的所有恒星,都比太阳个头要大得多,但我们不可能将天空中的恒星做一个分类,那么有没有那种直接就可以知道比太阳大还是小的方法呢?还真有一种,也非常简单,而且所有星图中都有标明,那就是星等!但太阳的星等高达 -26.74等,全天区没有一颗天体可以和它媲美,又如何来作比较?这完全不是问题,我们还有一个绝对星等的概念!

我们先来了解下绝对星等的概念:

绝对星等:将一颗恒星放置在距离32.6光年(10秒差距)的位置,测算出来的视星等亮度叫做绝对星等,它能反映天体的真实亮度,不会因为距离的变化而导致视星等的变化!

视星等就不多说了,即天体看起来的亮度,主要受到距离影响!

那么太阳的绝对星等是多少呢?也许让各位失望了,只有4.83!有了这个参数就很简单了,只要在距离太阳32.6光年以外的恒星,视星等高于4.83,那么基本上这颗天体的个头就是比太阳大的!那么有哪些恒星我们能看到,又比太阳大呢?

这些全都比太阳大,也比太阳亮,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一颗我们能看到,但比太阳小的恒星呢?

上图中的天仓五/鲸鱼座τ星,距离地球约12光年,视星等:3.50±0.01,绝对星等:5.69±0.01,天仓五质量只有太阳的70%-80%左右,这是一颗非常年轻的恒星,但日冕层几乎没有活动,而且这个头不会氦闪,距离还凑合,流浪地球最佳目的地!

还有天苑四,视星等:3.72,绝对星等:6.19,距离10.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85%左右,但活动比太阳强烈得多,也是在会氦闪的范围内,不适合流浪地球目的地!

......

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恒星中,绝大部分都比太阳大,但也有很多比太阳小,当然这并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太阳距离咱太近,而那些看起来挺亮,个头却比太阳小的恒星距离咱其实也不远,否则咱就看不到了哈!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恒星周期诞生时其体积是最大的,通过持续核聚变燃烧的手段,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的尘粒流物质,其拥有的核能物质会越来越少,体积也是会越来越少之必然现象,随着时间之箭的不断推移,所有恒星天体,都会发生从大到少的必然现象,越到物质循环周期结束之前,其体积就会变得更少。

就拿太阳例子来说吧!太阳诞生之初,太阳系大空中是没有行星现象的,所有物质都集中在太阳之中,当时太阳的体积和质量是巨大的,太阳光辉已走过大约50亿年了,50亿年之中所持续释放出来的尘粒流物质会使太阳体积逐渐变少,太阳体积逐渐失去的哪部分,都会散发在太阳系的空间之中,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卫体物质(各类行星体)和万物的诞生,经50亿年的孕育,才会形成太阳系目前星光灿烂的景象。

太阳物质与太阳系太空中的物质是一种反比现象,即是太阳拥有的核能物质会越来越少,太阳系太空间的物质会越来越多。由此可见,用肉眼能看见宇宙太空上的恒星,其个头不一定比太阳更大的情况,宇宙之中所有恒星个头的大与小,取决其物质循环周期的年龄段。

因而,对于一个恒星来说,恒星诞生时是最大的,越往后移是越最少的实际情况,对于恒星与恒星之间对比来说,也应该是这个原理。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如读者阅后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欢迎大家加入相关讨论和学习。宇明于东莞市。(注: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地外天使


举反例,我们的邻居比邻星的二哥,南门二b,就比太阳小,肉眼看得见


圣母程心


看不见,最好望远镜看看就知道了,用最贵的望远镜看到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