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傳聞破產,90後創業真的不行?

這兩天ofo又上熱搜了,上一次是退押金難過上青天,這一次是破產申請的傳聞。

不論如何,當初眾人眼裡成功創業者的戴威,絕對承受了一般90後所承受不了的一切。

曾經北大金融系的天之驕子,趕上了共享經濟風口,公司一度做到共享單車top2規模,現在卻被執行失信、屢屢被曝出公司的負面傳聞。

想想當初,做超級課程表的餘佳文、泡否科技的馬佳佳,還有禮物說、一起唱、神奇百貨等都輕鬆融資千萬……

但是風波平靜之後,他們湮沒在大眾的視線中,重新暴露在媒體下,也是各種負面形象:欠債、失信、裁員、資金鍊斷裂。

當年風氣正盛的90後創業者餘佳文自嘲:“過去兩年,感覺自己像個跳樑小醜”。

眼看他們起高樓,眼看他們宴賓客,眼看他們樓塌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

90後開垮了公司,究竟是誰的錯

昨天晚上下班的時候,發現隔壁辦公室的幾個小夥子在搬電腦。

我有點好奇:“你們是搬家了麼?搬去哪裡租金便宜啊?”

有一個高高的小夥子回答:“不是搬家,是不做了,公司賠錢,業務做不下去了。”

他頭也不回地往前走,只剩下身後瘦削的背影,孤單又落寞,還在搬東西的幾個小夥子也沉默不語。

據我所知,這家經營速飲茶的公司是清一色的90後,他們還養了一隻英短,用來調劑上班的壓力。

按理說現在快消費時代,他們的產品價格也不高,按理說還是有希望成功的,但是為什麼就賠錢了呢?難道是因為那隻貓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

當然不是,這跟很多因素有關:

領導者的決策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運營和市場營銷能力等等

任何一環出了差錯,都可能導致破產的結局。

90後創業,逃避的因素佔幾何?

90後的創業是不是靠譜?

我想起了前段時間,我們部門的造反逼宮大戲。炸彈爆炸的導火索是這樣的:

項目拍攝臨近,金主爸爸矯揉造作,劇本意見朝令夕改,如同你們在段子裡看到的那樣,金主不滿意A版劇本,於是我們根據修改意見改了B版、C版……直到deadline前的最後一刻,我們還在改Z版。最後金主還是覺得A版好,又改了回去。但是可憐的我們,要為這沒有意義的B到Z加班加點,榨乾腦汁,奮鬥到天明!幾個90後小姑娘熬不住了,怨聲載道,恰巧被老闆聽到,狠狠罵了一頓。小姑娘們心裡不服氣,乾脆辭職要去創業!項目馬上要拍了,這時候集體撂挑子,著實將了老闆一軍。他們覺得,客戶的需求禁錮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朝九晚六的工作更是限制了身體與靈魂的自由,90後都不想打工,想創業。

部門的高年資老大哥們都感嘆:“90後果然罵不得啊!工作幹得不爽,甩甩袖子就走人”。

我不禁為這幾個姑娘擔憂:

她們學技術才學了一半,手裡最基礎的執行工作還沒有掌握全面,工作時間短,缺乏經驗,無論是業務水平還是人際關係,如果打分也最多是及格邊緣。

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

在我的概念裡,這個階段應是像海綿一樣,如飢似渴地吸取養分。

本職工作都沒有完全勝任,連工都打不好,又何談創業呢?

很多90後既不願意踏實下來虛心跟前輩學技能,也不願意加班多做點事情。天天抱怨拿得少,卻不反思有多少的有效輸出。

辭職創業,不是熱血的夢想,而是他們用來逃避職場工作作息、老闆管理、繁瑣工作的藉口。

他們天真的幻想著創業就可以擺脫討厭的工作,擁抱自由的人生。

可是,創業真的就可以如願以償了嗎?

野心勃勃的背後,是嚴重的認知偏差

我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叫阿飛,才26歲的他,創業史已經是跌宕起伏到可以寫自傳了。

關於他的創業史,前半段很勵志,後半段很悽慘。

他端過盤子刷過碗,當過司機搬過磚,什麼零工都做過。

後來承包了租車的業務,手下有20輛的車隊,單子排到下一季度……

初中沒畢業的他,搖身一變,成了小老闆,這是勵志的前半段。

那時候,我們小區的人沒有不認識他的,他媽媽張姨逢人就炫耀自己的兒子多優秀,聽到的媽媽們當面誇讚,但是關上自家房門之後的她們,就開始責怪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爭氣。

好景不長,有點錢的他就膨脹了。

看到別人開餐館賺錢,他也想試試,於是就把手伸到了自己並不瞭解的餐飲業。

品牌旗艦店還沒打磨好,沒有特色菜和固定客流,人員也沒有規範化培訓,就強行加盟擴張,沒有用戶考察就想當然的選址、研發……結果大多數分店都賠慘了。

現在的他入不敷出,欠了一屁股債,張姨天天怨聲載道,抱怨自己沒過兩天消停日子。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達克效應。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優勢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ofo傳聞破產,90後創業真的不行?


阿飛就是放大了自己在過去成就中所佔因素的比重,高估了自己,利慾薰心,急於求成,才落地重頭再來的地步。

自以為是的人往往不自知。沒有調研就一拍腦袋去幹,結果低估了社會,高估了自己。

如果你的能力並不處在行業高處但又自信心爆棚的時候,那你就要小心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正在愚昧的頂峰而不自知。

連自己都看不清的人,談何創業呢?

90後創業的苦遠多過甜

為什麼90後創業者極難成功?從這些例子,我看到了這三點。

1、幼稚衝動,缺乏情緒管理

90後是自我的一代,常常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放在第一位。心態幼稚,容易衝動,感情用事。這些都不利於客觀地分析問題,做出正確的決定。

心態的成熟,情緒的管理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但沒有人能從無到有地跨越這個過程。90後大多缺乏歷練,一個心態不成熟,被情緒所控制的人,很容易在坎坷中迷失。

創業也大多無疾而終。所以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是第一步。

↑↑可分享/轉發朋友圈

2、缺少行業知識儲備,跟風創業

當前社會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跟風”。

拿我們娛樂產業來說,一個題材類型的節目火了,大家一窩蜂都去開採這個領域,把這個領域榨乾再一窩蜂去另外一個領域。

90後創業者對於這個“社會自然屬性問題”也未能倖免。

缺少行業知識儲備,對市場方向也沒有什麼概念,哪個領域紅火就往哪個領域鑽。

但是市場是冷酷的,它不會因你是90後而高抬貴手,甚至還會變本加厲。

也許你成為了風口上的那隻豬,大賺了一筆,但風停了,你會不會摔下來,就要看有沒有真本事,能夠托住讓你持續飛的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3、單打獨鬥,佛系管理

創始人是公司的最終決策者和團隊的領頭羊,需要極高的綜合能力。

對本行業的深刻理解,優秀的管理能力,這些缺一不可。

而90後們是很難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自身控制力不夠強,對員工的管理太過散漫,所以失敗在所難免。

寫在最後

其實,不光90後,創業本身就是獨木橋,極少數人成功。我所負責的項目的選手裡,也有創業很成功的90後。

但他們,

要麼有著雄厚的資金資源,

要麼有著廣泛的人脈圈層,

要麼就是有稀缺的核心技術。

只有這些人才能夠在市場的淘沙中活下來。

那些口口聲聲說要辭職創業的,其實只是對現狀不滿的說辭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