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側儲能:邊界、壁壘與變量

用戶側儲能在2019年裡,將如何繞開阻礙前行的巨石陣?

文|儲能100人

三月下旬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儲能補貼的消息,像一顆偶然滾落的石子,讓沉寂乏力的用戶側市場,似乎聽到了巨石崩裂的細微聲響。

一度被視為將率先駛入商業化正軌的用戶側儲能,在過去一年的市場浪潮中,有些意外的成了低頻詞。

就在一年前,用戶側還是中國儲能版圖裡份額最大的一員。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2017年,中國用戶側儲能佔新增裝機比例達59%,遙遙領先於其它場景。

當時一個普遍的預測是,隨著度電成本的降低,用戶側儲能商業化臨門一腳的時刻很快就會到來。

但去年,用戶側不僅被電網側大幅甩開,即使與2017年相比,也僅是大體持平。據不完全統計,用戶側儲能在2018年新增裝機中佔比已經降至10%左右。

久戰兵疲,增長乏力,用戶側儲能在2019年裡,又將如何繞開那堆阻礙前行的巨石陣?

在5月18—5月20日舉行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9”上,業內外同仁將在“用戶側儲能應用與市場”分論壇中共同探討這些問題。

論壇將從(1)國內熱點區域資金、價格政策和市場交易規則解讀;(2)用戶側儲能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分析(智能樓宇、工商業用戶、綜合能源服務、儲能+售電模式、光儲充一體化、無電地區及海島、需求側響應政策支持等);(3)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和效益分析;(4)用戶側儲能金融模式

等多個角度總結2018年用戶側儲能市場發展經驗的同時,從實務的角度,探討2019年投資者和開發商如何避開雷區,讀懂潛在市場政策,巧用投資與開發策略,搶先贏得先機。

而本文將拋磚引玉,為關注用戶側儲能市場的業內外人士率先更新與梳理一下中國用戶側儲能市場發展的近況。

發展的邊界

在過去這段中國儲能的初級旅程中,用戶側儲能雖然十年不將軍,卻也無日不拱卒。

這是一個應用極為廣泛的場景:從揚州水鄉的江蘇油田,到北京朝陽的798藝術區;從珠三角廠房阡陌縱橫的工業園,到上海郊外佘山的家庭別墅,乃至港口、CBD和足球場……理論上,所有的電力用戶,都有和儲能鏈接的可能。


特別報道 | 用戶側儲能:邊界、壁壘與變量


江蘇油田近期也要配置儲能。首期曹莊5MW/20MWh項目計劃於2019年6月底前併網。

儲能在這個領域存在的價值,簡單來說,首要當然是節省電費。在電力峰谷價差可觀的地區或需要存儲分佈式發電的情況下,其中的價值套利,是用戶投資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特別報道 | 用戶側儲能:邊界、壁壘與變量


注:數據截至2019年3月底各地所公佈政策。目前全國共有18個省份發佈了峰谷電價表,以上12省份為一般工商業及大工業用電(1-10千伏)峰谷價差在0.6元/KWh以上的地區。由圖可知,峰谷套利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地。

除了峰谷價差之外,在中國,從政策導向來看,用戶側儲能還可以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及需求響應等市場。


特別報道 | 用戶側儲能:邊界、壁壘與變量


注:2017年底以來,隨著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建立,各地儲能可參與的領域日漸增多。但商業化的用戶側儲能投資仍然面臨諸多隱形障礙。

除峰谷套利、輔助服務和需求響應之外,用戶側儲能商業模式還能應用到分佈式光伏+儲能,以及更為生態更為豐富的微網儲能之中,以提高系統的整體運營效益,從而獲得投資回報。

用戶側儲能應用的邊界正隨著電力市場的重塑而處於動態擴展之中。市場建設與政策引導的目標,是要通過輔助服務、分佈式發電交易乃至現貨市場的建設,逐步發現、釋放儲能的價值,以此由市場來決定儲能發展的進度。

與此同時,各場景之間的商業邊界也在被打破。CNESA研究總監嶽芬認為,電網側的商業模式與用戶側的商業模式相輔相成,界限正在模糊。

目前,電網側模式普遍是輸配電系統運營商跟第三方去簽訂協議,去採購儲能服務,而這恰好也是用戶側的一個特點。事實上,在調峰、調頻、黑啟動等輔助服務市場上,電網側、電源側和用戶側同臺競爭的場景正日益逼近。

商業模式壁壘

用戶側是電力使用的終端,源側及網側的成本及收益以電價的形式表現出來,轉化成用戶的成本,因此電價的高低會影響用戶的需求。

蘇州工業園區中鑫配售電有限公司董事袁宏亮認為,從應用場景來看,用戶削峰填谷及容量費用管理都是在以降低電價為導向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用戶需求,因此用戶側的需求相對來說更為剛性。

在峰谷價差較大的江蘇,根據國網江蘇電科院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建

用戶側儲能電站達到60座,累計規模為97MW/691MWh,幾乎佔據全國用戶側半壁江山。在這60座電站中,削峰填穀場景電站有48座,總裝機為93.7MW,佔江蘇用戶側的95.6%。這正是電力用戶節約電費的剛需體現,但也反映了用戶側儲能商業模式單一的特徵。

依靠峰谷價差為核心建立投資收益模型,理論上0.6—0.7元的價差即為平衡點。但實際上,這個價差遠不足以驅動投資,市場上真正可操作的用戶側項目並不多,已經建成的一些項目,收益也並不如預期。

這是因為,用戶負荷曲線與當地峰谷時段往往並不契合,峰谷收益達不到理想收益。而且,由於電池壽命、併網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實際運營成本也常在估算之外。

目前,全國共有18個省市執行峰谷電價,隨著一般工商業電價再降10%的任務下達,經過層層傳遞後,在絕大多數地區,峰谷價差都呈現不同程度的收窄狀況。同時,由於受電變壓器在315千伏安及以上的一般工商業用戶,可選擇執行相應電壓等級的大工業兩部制電價,這也間接導致峰谷價差縮小。

另外,即便峰谷價差擴大,對用戶側儲能的拉動也未必顯著。比如各地負荷峰值時間段不同,有些地區峰值在凌晨(如泰州),那個時候電價很低,加裝儲能的作用並不大。國網江蘇電科院電網技術中心副主任袁曉冬認為,如果大家只鎖定在峰谷價差上,有可能會走偏。

換言之,峰谷價差可以保障基本的收益,但用戶側儲能,需要更多的收益來源。

不過,現實狀況是,由於政策、標準和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項目多元化的商業模式難以疊加,一些政策引導可以進入的市場,拓展之路並不順遂。

如降低基本電費方面,如果要降低最大容(需)量,則需要增大配置的儲能系統容量,這會導致投資增加。綜合考慮之下,收益依然不樂觀。在鎮江等地,便出現了部分用戶側儲能電站未能及時投運的狀況。

至於需求響應、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乃至即將開始的電力現貨市場,用戶側要麼面臨電源側和電網側的直接競爭,要麼市場的脈絡遠未梳理清晰,這極大的困擾了用戶側儲能的前進策略。

尋找積極的變量

從全球範圍觀察儲能產業的場景格局,會發現中國2018年用戶側儲能的疲軟表現,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球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中,用戶側裝機規模最大,為1530.9MW,佔比43%。截至到2018年底,全球用戶側累計裝機2071MW,佔比32%,同樣位居首位。

CNESA秘書長劉為介紹,2018年,海外用戶側儲能市場表現活躍。除了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外,加拿大安大略省、韓國、意大利等成為2018年新晉熱點市場,成為全球儲能產品供應商爭奪的新戰場。而英國家用儲能市場也被認為會在2019年出現爆發式發展,故而也受到頗多關注。

事實上,國外多元化的儲能商業模式也有不少依賴於補貼、稅收抵免等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儲能可以准入電力市場,在真正公平環境中,與其他資源進行競爭。

作為市場化的忠實信徒,OECD(經合組織)不少國家和地區,對補貼卻並非全然排斥。所謂用市場化的手段來決定發展進度,前提條件是要有一個完善公平的市場體系,可以承載資源優化配置的使命。如果市場體系處於先天跛腳的狀態,將新生業態和傳統產業放在一個維度競爭,這在客觀上將產生阻遏反效果。

美國加州自發電激勵計劃(SGIP)、德國戶用儲能補貼、韓國額外可再生能源證書(RECs)獎勵等補貼政策,都對這些國家儲能產業的崛起,起到了長風掛帆的助推作用。

英國雖不以補貼推動,但市場規則為儲能公平參與輔助服務、容量市場等掃清了障礙。比亞迪電科院總工張子峰便說,他們的英國儲能運營商客戶,可以從市場獲得的收益有十幾種之多。

歐洲的SONNEN,作為特斯拉最大的戶用儲能競爭對手,則是通過社區成百上千的用戶聯結,以虛擬電廠形式參與到調頻乃至需求側響應等市場之中,從而驗證了這一商業模式的可行。

中國用戶側儲能的積極變量,首要的,還是市場設計者將儲能納入建設體系之中,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已有數十份各省文件將儲能作為新的業態在培育、被引進。

不過,最能直觀觸動市場的,還是地方零星個案的補貼政策出臺。


特別報道 | 用戶側儲能:邊界、壁壘與變量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最大也最為成功的工業園區之一。地方財政雄厚,大企業眾多。圖為蘇州園區夜景。

3月下旬,繼合肥之後,蘇州工業園區也發佈儲能補貼政策。蘇州方面規定,自儲能項目投運後按放電量補貼3年,每千瓦時放電補貼業主單位0.3元。在這種力度下,投資回收期可縮短1-2年,因而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

由於在當前中國的主流觀點中,儲能並非絕對必需品,國家層面很難出臺補貼政策,補貼個案能被落實的地區也有限。未來用戶側,乃至整個儲能產業,仍要著眼於降低成本,提高技術,進而通過逐步完善的市場化機制來盈利。


欲瞭解更多用戶側儲能市場機會,接觸更多用戶側儲能業主、供應商和相關專家,請報名參加5月18—5月20日舉行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9”

會議議程主要包括:

1、國內熱點區域資金、價格政策和市場交易規則解讀;

2、用戶側儲能應用場景和潛在市場分析(智能樓宇、工商業用戶、綜合能源服務、儲能+售電模式、光儲充一體化、無電地區及海島、需求側響應政策支持等);

3、用戶側儲能項目投資回報和效益分析;

4、用戶側儲能金融模式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