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血统优越感

日本人的血统优越感

辛辛苦苦在日本打拼十几二十年,再经过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的层层审查,某些旅日华人终于如愿以偿“入籍”了,归化成为法定意义上的日本人。

正兴高采烈地等待日本同胞敞开胸怀接纳自己时,却发现周围的日本人仍然丝毫未对自己另眼相看,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咱不已经是正宗的日本人了吗?

其实不然,日本人是不会从骨子里真正接纳外人的,这和日本人自古传承下来的血统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日本古代有一种家元制度,所谓的家元,就是指那些在传统艺能、艺道领域里,传承正统技艺的最高权威传承者以及其家系。

而家元制度,则是以家元为中心,对传统技艺的传承进行统一管理的制度。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强调世袭、首重血统,核心技术必须是由父子祖辈相承,日本诸如茶道、花道、围棋、歌舞伎、剑道、柔道、盆庭工艺以及能乐、邦乐等的传承,即是此例。

虽然近现代这种血脉传承已不能保持如初,但由这种血脉传承所保存并发扬至今的传统技艺,日本人是有目共睹受惠至今的,这也让日本人的血统观得以久传不衰。

尤其是经过近代战争,日本的强势崛起,让武士道大和魂深植日本人心,日本人也渐渐开始认同大和民族血脉优秀这一说法。

战后日本经济的神话般腾飞更是使得日本人趾高气扬,而由此也开始迷醉于自己民族的血统优越感之中。

除此,日本还有着自豪于全世界的千古一脉之皇家血脉传承存在,这无疑更增日本人的血统优越感。

所以,在这样的国度里,外人试图通过国籍变更就成为真正的日本人,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然今天的日本,迫于人口逐年减少而不得不接收外国人入籍,与外国人通婚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但外人们要时时清醒的是,即使你入籍了,即使你娶了日本太太或嫁了日本郎君,但你还是你,日本人骨子里是永远不会承认你是真正的日本人的,这在日本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中国则不然,虽然我们动辄把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挂在嘴边,但这里的文明、民族却和血统无关。

我们自古以来把自己视为世界中心、文明中心,而周围则是蛮夷狄戎,但有趣的是,我们的文明与蛮夷却是可以互换的,比如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看出了太王因看中小儿子季历的儿子“昌(姬昌)”,而欲立季历为君,二人即跑去当时的蛮夷之地“吴”,按吴地习俗文身断发,即由文明转为了蛮夷。

再往远点说,由于共工、驩兜、三苗、鲧有罪,舜遂向尧进言:“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结果怎样呢?由于他们把文明、技术、知识等传于蛮夷,久而久之,却造就了秦、楚等文明之国,而秦、楚等也自然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了。可见,蛮夷也是可以转化为文明的,这也与血统无关。

看中华历史,元、清,毋庸置疑是蛮夷统治文明了,而即使汉唐皇室,据说也有着蛮夷血统,但国人自古以来就平静地接受了这些。

所以说,我们虽动辄以中华民族自居,但其实中华民族却是不大重视血脉传承的民族,与血统相比,中华文明的传承,在我国似乎才更受重视些。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只重视血统的蛮夷小国日本,现在却是世界公认的文明之邦,而自诩文明为本的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文明地位还真就不大好说。

-end-

本文选摘自《你不知道的日本》作者:万景路,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者以自己在日本近三十年或目睹或直接感受到的日本人的生活细节、行为方式和内心思想等为基,通过百篇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了普通日本人的细腻的生活特色,另类的历史宗教和有趣的风俗轶事、饮食文化等。

以期透过这些文字能够让读者看到一个直观、真实的日本,并进而能了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道德观以及行为准则,从而加深对日本人以及这个国家的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