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对盟国支付战争赔款了吗?

大东北的小豆包


犹太人在1948年5月14日建立了以色列。刚建国时,以色列有78万犹太人,可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截止1951年末,以色列共有149万犹太人。

地少人多,更重要的是财政紧张。截止1952年3月,以色列在一年半以前所存的2310万英镑全部花光。以色列要养活这么多人口,似乎只有一个办法——找德国要赔款。

统一的德国不复存在,分为联邦德国(西德)和民主德国(东德)。以色列要找的能给自己赔款的德国,是指西德。一个重要的原因,西德由美国控制,易于操作。

西德深知德国在二战时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杀戮,不是几句道歉就能安抚犹太人的。西德对以色列找上门要赔款,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让西德没想到的是,西德想花钱买和平,以色列还未必肯赏脸。

以色列国内分为两派,贝京坚决反对以色列同西德进行赔偿谈判。理由是:就算是西德赔钱,这些钱都是犹太人的血汗钱。所以,以色列宁可向别国借高利贷,也绝不向西德伸手要钱。而本-古里安则认为:既然西德的赔款是犹太人赚的,那为什么不要?如果犹太人都饿死了,我们复国的意义何在?而且,我们只要西德的赔款,不会接受他们的道歉。

更有意思的是,西德内部也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以色列当西德是开银行的?我们吃穿不花钱?我们战后恢复急需大笔钱财,哪有钱给以色列?让他们找美国主子要去!再说,希特勒屠杀犹太人,和我们同样反对纳粹的人有什么关系?凭什么让同样是战争受害者的德国人民花钱?以色列张口要10亿美元,抢劫呢?没有那么多,就算赔钱,最多7.5亿,而且多以实物折现。

另一派则认为:德国确实做了对不起犹太人的事, 是应该以国家名义进行赔偿。要理解犹太人的心情,德国是大国,要有大国胸怀,不要为那几块钱扯牛皮。对以色列赔偿,有利于德国(西德)国家形象的重建。

双方的立场并不在一个频道上。德国向以色列做出了官方的道歉,但涉及经济,双方都不想做太大让步。第一轮“鸡同鸭讲”的谈判,以失败告终。

以色列非常愤怒,可最着急的还是美国。美国急需以色列在中东立足,自己又不想多拔几根鸡毛,只能逼着西德掏钱。美国曾警告过西德:再没完没了扯皮,一切灾难性的后果将由西德承担。

西德与苏联扶持的东德对峙,没有美国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西德知道再不掏钱是不行了,决定对以色列做出让步。

不知道扯了多少回牛皮,西德与以色列最终在1952年9月10日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两国在卢森堡签订了《卢森堡协定》,协定规定:西德在1966年之前,向以色列赔付等价30亿马克的物资。另外,还要向犹太人对德索赔委员会赔偿4.5亿马克。这笔钱将由这个委员会分发下去。

这还只是实物和赔付个人的钱财。从1958年开始,截止于1965年,西德还向以色列提供了26.6亿美元的军援,包括先进的潜艇、导弹、战斗机。这笔款项不是西德给以色列的赔偿,而是西德出于中东战略的平衡考虑给以色列的。

西德给以色列帮了大忙。以色列急需港口、电力等部门的建设,来自西德的物资正好派上用场。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实行石油禁运,西德还重金购买英国的石油,再转给以色列。

以色列打赢第一次中东战争,可面对阿拉伯国家的包围,依然处境艰难。西德的帮助让以色列活了过来,以当时的物价计,以色列每人从西德拿到的赔偿高达4万美元。这个数字放到现在,也是发达国家的水准。

这还不包括西德民间对以色列的赔偿。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四百多万犹太人共向西德索赔五百亿马克,西德都给予赔偿。

西德向以色列赔偿以及军援,得罪了很多阿拉伯国家,比如埃及。1965年2月,埃及为了报复西德,故意邀请东德高层来访,意在警告西德。

西德知道要脚踩两只船,在对以色列援助的同时,还提供给埃及约4亿马克的援助。只不过,西德被支持以色列的美国控制,所以不可能对阿拉伯国家做太多让步。


地图帝


1945年5月7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后数年间,盟军向德国提出了巨额索赔。

苏联从原东部占领区、后来的东德获取大量补偿后,包括一些固定资产转移到苏联,基本把东德搬空了,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对抗,于1953年免除了民主德国剩下的64亿美元战争赔款,提前结束了对东德的战争赔偿要求。

在1953年美国、英国和法国也都改变了政策方向,免除了德国很大一部分债务。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寻求德国的支持。

1990年,东西德在统一前与盟国签署条约,从法理上正式结束了二战,条约没有提到战争赔偿问题。统一后的联邦德国,都已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外交负责的典范。两德统一时距二战结束已45年,再提出赔偿申请已经明显过于不合时宜,所以国家间的赔款已经不存在了。

另外被纳粹迫害的个人对德国索赔还在继续,德国已经、并且继续对二战受害者做出大量赔偿,履行了自己的道德义务。


Nicksw


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作为对战争发起国最有效的惩罚之一战争赔偿,于1945年无条件投降不久就在巴黎商议出了(巴黎赔偿条约),盟军(英国,美国,苏联)占领德国并建立和确立了地理政治的新秩序,大家所知的东德和西德,苏联几乎把东德的钢铁化工等工业设备全数拆卸作为赔偿。1953年彻底放弃了东德的所有赔偿。东德总共支付了42.92亿美元(按1938年汇率计算)的赔偿。美英对西占区的赔偿要求相对温和,因不希望摧毁其经济从而成为欧洲的负担,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还帮助了西德的经济。1953年同盟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定》,减免了德国一半的债务(290亿马克降为145亿马克)。向以色列赔偿了价值30亿马克的物资,"犹太人向德国索赔大会"得到了4.5亿美元赔偿。此外,至2000年,德国总共支付给强征劳工和集中营囚犯大约830亿马克。希腊得到德国的赔偿共1.15亿马克,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也得到了相应赔偿,20世纪70年代,德国赔了波兰14亿马克。1990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签署了有关德国统一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2+4条约)。四个同盟国宣布从此放弃此前在德国持有的的权利与义务。一直到2007年默克尔总理表示德国一共为二战赔款了640亿欧元。


有中空


德国投降后,18个战胜国于1945年秋冬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德国的二战赔偿问题。会议决定各个国家有权利没收各自领土内的德国 海外资产 ,此外还制定了赔偿在各国间的分配比例。希腊也参与了巴黎赔偿会议的谈判,在分配方案中享有4.35%的物质赔偿和2.7%的其他方式赔偿。但随着德国一分为二为西占区和东占区以及冷战的开始,赔偿也发生了变化。两个地区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赔偿命运。在东区,因苏联在战争中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损失巨大,要求德国实物赔偿并对其进行拆迁,运至苏联。大规模的 工厂拆迁 持续3年之久,据统计,苏联从东占区拆迁获得的赔偿占东区所有资本设备的35%-45%,在一些关键的工业领域,如钢铁化工等,东区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工业设备。由于民主德国生活水平急剧降低,1953年苏联将东德当时尚拖欠的25.73亿美元赔偿款项一笔勾销,正式放弃了对东德的所有赔偿要求。苏联曾宣布,东德总共支付了42.92亿美元(按1938年汇率计算)的赔偿,其中包括工业和设备拆迁。美英对西占区的赔偿要求相对温和,因不希望摧毁其经济从而成为欧洲的负担。1953年同盟国签订了《伦敦债务协定》,减免了德国一半的债务。1990年,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签署了有关德国统一的《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2+4条约)。四个同盟国宣布从此放弃此前在德国持有的的权利与义务。在这之间,1960年,德国与多个战胜国分别签订了双边协议,进行赔偿。希腊得 到德国 的赔偿共1.15亿马克,荷兰、比利时、丹麦等国也得到了赔偿。20世纪70年代,德国赔了波兰14亿马克。“2+4条约”签订后,德国支付了180亿马克给苏联,其中包括对纳粹劳工的赔偿。


乔布斯坦福


德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随着希特勒,政权的灭亡二战也宣告了结束。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议中战胜国要求,德国负责二战时所遭受的一切损失,新组建了新政府意识到二战时,德国对世界各国所犯下来的罪行,进行积极补偿。德国总理阿登纳还指出纳粹德国在二战时,对世界人民包括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新联邦政府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全部的赔偿,“卢森堡协议”中,德国一国队国的形式对以色列赔偿三十四点五亿马克,实际上这是对犹太人的赔偿德国承诺全部赔付。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提出赔偿100亿美元,其实德国攻占苏联的损失只相当于其的百分之三十一,但是在波斯坦会议召开之前德国就以对付了赔款的预付款。下图是德国再给波兰儿童分发食物的场面



,一战时德国经历了100年的时间赔偿了战争的全部赔款,二战时新组建的德国政府依然承担了战争的所有损失,这种知错必改的精神还是很值得,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国该学习借鉴的。


一米阳光82245


二战后期开罗会议和波滋坦会议先后召开,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支付战争赔偿。早在1951年9月27日,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就在德国议会上郑重宣告:纳粹的罪行是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的,因此德国人要把道德和物质上的赔偿视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表示德国将在德意志偿付能力的限度内对犹太人在2战中因法西斯的迫害所蒙受的物质损失给予赔偿。

1952年德国政府同战胜国签订了一个转让协定。3月~德国共向以色列赔款34.5亿马克。德国还向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比利时,埃及等许多国家支付战争赔款。

1953年底,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共向战胜国主动缴纳824亿马克战争赔款。1999年德国政府决定从三方面继续做好都2战战胜国的赔偿:~战争赔款1000亿马克,给纳粹受害者个人赔偿约1020亿马克,德国企业的赔偿约为7550亿马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