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文 / 王立军 张翼飞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说:“三代(夏商周)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日知录》)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对天文的重视,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早在殷商甲骨卜辞中,就有不少关于天文方面的记载;甲骨文的一些字形结构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天文在先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日 甲骨文日 金文日 小篆日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月 甲骨文月 金文月 小篆月

在所有天体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日、月了。先民在造字时,通过象形的方式描摹出日、月的形象。许慎在解释什么是象形字时,举的例字就是“日”和“月”,说明这两个字是典型的象形字。“日”在甲骨文中,有的很像圆圆的太阳的样子。有时看起来好像是方形的,甚至跟现在的方块汉字相差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甲骨非常坚硬,圆形的东西很难刻写,不得已只好刻成方形的了。而月的甲骨文字形,则体现了月亮以缺月为常态的典型特征,也使得月亮和太阳这两种形体相似的物体得以明确区分。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星 甲骨文星 金文星 小篆星

除日、月外,古人对星星也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星”字在甲骨文中也是个象形字,象是多个像小太阳一样的东西聚集在一起,这就是天上闪烁的群星。在较晚一些的甲骨文中,“星”字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声符“生”,从而由象形字演变成了形声字。《说文》解释“星”字说:“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认为星是世间万物在天上所对应的精魂,其中的“列星”就是漫天分布的群星。

古人十分重视星星的组合,常常根据临近的几颗星星的组合形状,来划定天上的星宿并给它们命名,如古代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商代有一条甲骨卜辞记载说:“有新大星并火。”意思是说,有一颗新发现的大星与“火”星并行,说明当时人们对天上群星的分布已了如指掌,这样才有可能在繁星闪耀的天上发现新出现的星星。这里所说的“火”,就是《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中的“火”,又称大火星、火星,但它并不是今天所说的行星的火星,属于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二,亦即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恒星。由于它属于红巨星,会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古人称为火。“七月流火”是指大火星在夏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七月时向西偏移,预示着暑热即将消退。在历法还不太完善的古代,人们常常通过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观察气象的变化,确定农时,指导生产。《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常有人用“七月流火”表示七月的天气热得像有火在流动一样,其实是一种误解。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金文参 说文或体参 小篆参

杜甫有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其中“参(shēn)”、“商”也是两个著名的星宿:参宿和商宿。参宿包含了猎户座的七颗主要亮星,我国古代的认星歌诀《西步天歌》明确描绘了参宿的组成:“参宿七星明烛宵,两肩两足三为腰”。特别是中间的三颗星,均匀地排成一条直线,亮度相仿,特征极其鲜明,成为参宿的代表,在西方天文学中,就把它们比作猎户座的腰带。古人造字时,抓住了参宿中三颗星相连这一典型特征。金文中的参,上面的三个圆圈表示三颗星,但这三颗星不是泛指多,而是指实际数量。每颗星下各有一条短线,将三者紧密连接在一起,表示这三颗星是一个整体;下面右边的构件是“人”,左边的三点表示星星所发出的光芒,或者是强调星星的数量;整个字就像参宿的三颗星高悬于人的头顶之上,光芒四射。由于参宿主要以三颗星作代表,所以“参”字后来又作“叁”字,表示数目字三。那么,杜甫为什么用参星和商星比喻亲人难以相见呢?因为商星就是前面所说的大火星,它是早晨最亮的星星,故又称晨星。参星一般在晚上出现,后半夜消失;而商星一般在黎明时出现。参星和商星此出彼没,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中,所以古人便以“参”和“商”连用,比喻亲友相隔千里难以相见,或彼此对立不相和睦的状况。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斗 金文斗 秦简斗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星宿是北斗星。北斗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舀酒的斗形,因而命名为“斗”。“斗”字甲骨文、金文,正像长柄的勺子之形。北斗七星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星连在一起组成斗身,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连在一起组成斗的柄。位于斗身前端的天璇、天枢二星连成的直线,正好指向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所以古人常常利用北斗星来辨方向。随着四季的变化,人们会觉得北斗星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其中斗身的前端始终指向北极星,而斗柄则在不同季节指向不同的方向。于是,北斗星也成为人们辨别季节变化的重要参照,早在战国时期的《鹖冠子》中,就有“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说法。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虹 小篆虹

当然,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人对一些天象的认识并不像今天这样科学,这在汉字形体中也有忠实的反映。如“彩虹”的“虹”字的义符是虫,在今天看来,彩虹和虫子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古人为什么会将二者联系起来呢?原来,在古人眼中,虹是有生命的,它长着两个脑袋,会吸溪流山涧中的水。甲骨文中的“虹”,是一个象形字,中间的两道弧线就是虹的主体,两端就像虹的两个头。关于虹有两首、能够吸水的说法,文献中多有记载。例如,商代甲骨卜辞:“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山海经》:“虹虹在其北,各有两首。”《汉书》:“虹下属宫中,饮井水,水泉竭。”连宋代科学家沈括也非常相信这种说法,他在《梦溪笔谈》中说:“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汉代专门解释事物命名来源的著作《释名》,也是根据这种传说来解释虹的别名的:“虹,又曰蝃蝀(dì dōng),其见每于日在西而见于东,啜饮东方之水气也。”《释名》认为,虹之所以又叫蝃蝀,是因为它能啜吸东方的水气,“蝃蝀”就是“啜東”。由于把虹看做有生命的动物,所以把“啜東”二字改成了带“虫”旁的“蝃蝀”。直到现在,人们还用“虹吸”一词表示一种特殊的引水方法,即,用一根弯曲的管将水从一个容器吸到另一个容器中,其形象很像甲骨文的样子。古人不但认为虹有生命,而且还认为它有性别,笼统地说都叫虹,细分的话,雄的叫虹,雌的叫蜺。后来,“蜺”字的义符换成了“雨”,写作“霓”,而“虹”字的义符则一直没有改变。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甲骨文晕 甲骨文晕 小篆晕

古代还有“白虹贯日”的说法,意为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如《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聂政刺韩傀,荆轲刺秦王,这样重大的事件惊动了上天,使天上出现了白色长虹穿日而过的奇异现象。其实,所谓的“白虹贯日”,并不是虹。虹的产生,是由于聚集在大气中的水滴折射阳光而产生的,所以虹出现的位置总是与太阳的位置相反,虹不可能贯日,也不会是白色的。白色且能够贯日的是一种出现在太阳周围的特殊的光圈,叫做晕。“晕”字甲骨文,正像日晕的形状。现在的漫画作者有时会在人物的头上画一个圈,表示这个人物晕头转向,这和甲骨文“晕”字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头晕的“晕”就是从日晕的“晕”引申分化而来的。日有晕,月也有晕,古谚云:“日晕雨,月晕风。”孟浩然的诗句云:“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正因为晕和天气变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古人便用“白虹贯日”比喻即将发生异常的事情。“晕”字到小篆中就已变成了形声字,从日军声。“军”字从车从包省,含有以车包围之意,所以《说文》说:“军,圜围也。”“晕”字以“军”为声符,实际上也运用了“军”的“圜围”的意义。巧合的是,古人认为,日晕和两军之间的战争胜负也有一定联系。如《史记·天官书》中说,两军对阵时发生日晕,如果日晕大小厚薄相同,表示两军势均力敌;某方肥厚长大,预示该方有获胜的希望;某方薄而短小,该方可能会失败。这种说法虽说很玄,但也并非全无道理。现代气象学认为,日晕的厚薄与风向有一定的关系,风一般会从日晕厚的一方吹向日晕薄的一方,而日晕又常常预示着下雨,日晕薄的一方进军时是迎着风雨的,战士视线受影响,进攻的速度和威力也会大打折扣;相反,日晕厚的一方顺风而进,威猛有加,获胜的几率必然增加。可见,古人打仗时常常夜观天象,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文章来源:《汉字的文化解读》,商务印书馆

-------------------------------------

文章作者

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文学院党委书记。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

栏目主持人

董京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专业博士生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

专栏画家:黄亭颖

章黄国学

师承国学大师章太炎、黄侃先生

王立军:汉字中的绚烂星象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微信ID:zhanghuangguox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