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作家艾小羊曾經在一篇文章裡提到,有一次兒子過生日,大家起鬨讓她也許個願,她說:願兒子學會給自己買花。

在很多父母眼中,讓兒子學會買花好像沒啥實際用處,而且弄不好還會顯得娘娘腔。

但在艾小羊看來,這卻是最值得堅持的。

她說,一個人,無論在什麼位置上,都免不了有挑戰與煩惱。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而人與人最終的區別,不是你能住多大的房子,賺多少錢,而是你有沒有一個密碼,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讓心裡那個被現實衝擊得七零八落的城堡,歸位復原。

“知識教會我們修養,而美,則讓我們堅強。審美以及對於美的追求,讓一個人心如明鏡,無視黑暗。”

這大概就是艾小羊的初心。她深愛兒子,卻又清楚的知道生活對誰都有殘酷的一面,他終將獨自面對這一切。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所以,作為母親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為他埋下美的種子,讓它在兒子小小的世界裡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給他的生命注入愛的力量,讓他能時刻感受到生活點滴的美好和幸福,即使面對艱難困苦的境遇,也依然明白生活中有值得眷戀的風景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這個物質繁盛而精神荒蕪的時代,這樣的愛用心良苦,有思想、有遠見。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教育,最後都是教孩子如何生活。而教孩子審美,就是教會他如何有品質、幸福的生活。

這種幸福,或許不是物質上的富足和優越,而是欣賞雲捲雲舒日出日落、聆聽春雨潤物冬雪無聲的美好心境。

在美的世界裡,我們的靈魂得以淨化。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生活在世間,委屈痛苦、爭權奪利、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躲得過這個,免不了要面對那個。時間久了,心靈落上厚厚的灰塵,如同塵封多年無人居住的房間。

而美,為我們清掃灰塵,讓心靈的世界重新變得窗明几淨。它沉澱靈魂中的雜質,讓我們的內心重新變得澄澈、寧靜、美好。

因為美,我們感受到這個世界點點滴滴的快樂與幸福,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在生命中最痛苦最難熬的時刻,這種美的力量慰藉虛弱的靈魂、撫平痛苦的傷痕,賦予人們生活的動力和新的希望。

上海永安百貨的四小姐郭婉瑩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崇明農場,開始了幾十年的勞改生活。那些年,她每天五點起床,晚上十點才能回家。但即便如此,她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

喝不了考究的下午茶,就用白瓷杯子自制;沒有做蛋糕的工具,就用鐵飯盒蒸。每天干最髒最累的活,卻依然讓自己一絲不苟。

因為她的內心有美,有詩和遠方。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我認識的一個姑娘,也有過被美的力量拯救的經歷。

大四那一年,她失戀了,親手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段感情。當時她很痛苦,白天失魂落魄,晚上睡覺也是一晚上的噩夢。每天早上都硬撐著起床,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這漫長又難熬的一天。

那段時間,她每天唯一盼望的就是去健身。當時在學校辦了一張健身卡,不論是瑜伽、拉丁、肚皮舞、爵士,她都是最早一個守在教室門口的。

跟著音樂跳起來讓她忘記了所有的不開心。她說,沉浸在其中,她感受到生命美好的力量,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愛,感受到生命的滋養。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這就是美的力量,它是我們靈魂的歸宿,也是面對塵世苦難最貼心的慰藉。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中說:

“成人的氣質是由兒童期間的審美導致的,童年的審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審美傾向和生活品質。”

所以,像艾小羊那樣從小培養孩子的審美,讓它根植在孩子的生命中,潛移默化的滋養他,或許是所有父母最好的選擇。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從小培養孩子審美有多重要?

審美,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

多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秀麗山川,欣賞街邊小店琳琅滿目、精巧有趣的小藝術品,讀一本文字優美、情趣雋永的閒書,做一頓香氣四溢、營養豐盛的大餐……幸福生活的秘密,就藏在每天的細節裡。

不如,就從這個假期開始吧!即將迎來的2019,讓孩子為這個世界的美而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