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吃香”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顯示,個人類理財產品餘額已經從去年初的11.88萬億元增至年底的13.84萬億元。其中,類債券產品和類貨幣產品是個人類理財的主要發展方向,有的銀行類貨幣產品規模已逼近2000億元,成為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的重點產品。

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吃香”

例如,浦發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該行去年加快個人理財業務轉型,構建了集現金管理類淨值、類固收淨值、債券類淨值、項目類淨值為一體的多元化淨值產品體系,推出了天添盈增利1號、鑫盈利、鑫盈利穩利、熠盈利等個人淨值型理財新產品,新推的天添盈增利系列產品規模近千億元,淨值理財產品規模突破4000億元,佔比提升至48.68%。

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指出,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流動性方面優於其他同類產品,在收益方面高於貨幣基金、低於其他的銀行理財,與短債基金差距不大,可以滿足具有大額流動性的投資者理財需求。“在收益率方面,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與短債基金趨同,但高於貨幣基金。背後原因是監管相對寬鬆,對底層資產範圍和期限限制少,收益手段更豐富,因此收益率也更高。銀行理財產品的主要資產配置集中在債券、銀行存款和非標資產,其中AA+以上的高等級信用債佔比相對較高。底層資產的區別,使得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普遍高於貨幣基金。近期商業銀行熱衷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5%以上。”該團隊稱,不過在銀行理財整個大類中,現金管理類產品由於靈活性最高,收益率普遍低於其他銀行理財產品。

“隨著市場利率的下行,銀行類貨幣產品的吸引力大大增強,產品規模快速增長,個別產品甚至已接近2000億元(興業銀行‘現金寶-添利1號’淨值型理財產品規模達1911.75億元)。”天風證券分析師孫彬彬指出。

中金公司的姬江帆等分析員指出,無論從銀行年報披露數據,還是萬得統計數據來看,當前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水平仍然偏高,且下行緩慢,大多維持在4%以上。“自去年7月央行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來,由於不再強制要求壓降老產品的進度,而且還允許在存量不增的情況下新發老產品繼續投資新資產,因而各銀行理財主動壓降老產品的動力下降。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為避免失去市場份額,各銀行都沒有動力主動下調理財產品收益率,導致負債端成本下降速度明顯慢於債券資產收益率。目前,以AAA信用債為代表的低風險標債資產覆蓋理財負債端成本已經很困難。”

根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8年)》披露的銀行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情況,存款、債券及貨幣市場工具的餘額佔非保本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65.70%。其中,債券是理財產品重點配置的資產之一,在非保本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產中佔比最高,達到53.35%。孫彬彬表示,如果後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監管要求向貨幣基金“看齊”,那麼可能會更多配置存款、貨幣市場工具、存單以及短久期信用債。

“在流動性方面,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限制少,流動性強於貨幣基金、短債基金和其他銀行理財產品。”明明研究團隊指出,“大多數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在交易時間段內,額度不受限制、贖回資金實時到賬,在非交易時間段內,快速贖回額度上限在5萬元。而在《關於進一步規範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贖回相關服務的指導意見》出臺後,貨幣基金快速贖回額度受到單日1萬元的上限約束。具體而言,不同產品有不同的贖回條款,有的理財產品不允許提前贖回,有的理財產品雖然能夠提前贖回,但只能在特定時間贖回,且需要支付贖回費用。

此外,商業銀行天然具有渠道優勢。銀行重點發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後,貨基的銀行代銷渠道將受到擠佔。且銀行理財自帶銀行的信用背書,在收益與流動性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的接受程度更高。”

最新一期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顯示,銀行理財產品仍是小康家庭持有率最高的投資產品,持有率高達81%,遙遙領先於分居第二和第三的股票(64%)和基金(51%)。當期各類投資產品的意願方面,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意願高達57%,而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基金和股票的投資意願分別為39%和38%。

記者 周軒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