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躁動的家長有什麼特點,心理學家找到了這6條

身邊經常有朋友問,感覺孩子特別「躁動」,任你用什麼方法也靜不下來。即使威脅恐嚇,也控制不了3分鐘,很快他又不由自主的扭動起來。

需要明確的是,不是所有的「躁動」都叫「多動症」。向外探索,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他活動能力提高的同時,比較好動一點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只有發現他隨著年齡增長,還是明顯有注意集中困難,或者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才考慮「多動症」的可能性。


孩子躁動的家長有什麼特點,心理學家找到了這6條


孩子為什麼會「多動」呢?很多家長認為就是性格問題。但心理學家亨利·馬西和內森·塞恩伯格經過長達30年的研究發現,跟父母的教養方式存在很大的關聯。他們總結了以下6條共性——

1、父母不能跟孩子建立聯結。

聯結指的是心理上的聯結。要在心理上產生聯結,父母需要一種能力:理解孩子的行為。在孩子不能講話之前,他們是通過哭喊和肢體語言來表達需要的,父母要能夠理解他們在表達什麼,並給予正確的回應。

這需要父母的長期關注才能學會,漫不經心地撫養則是一種無聯結的撫養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有育兒經談到,在孩子哭時不要去抱,以此訓練孩子表達情緒,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方式。

2、父母不能跟孩子玩耍。

玩遊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有助於孩子的認知及社會化過程。如果父母能夠參與進來,孩子的受益將會更多。

可惜的是,父母一起玩遊戲時總會帶著指點和評價,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成長了。現在父母總是太忙,把孩子推向了電視和網絡遊戲,所謂「網癮」真不能怪孩子和網絡,長期缺少高質量陪伴可能才是主因。

這樣的孩子通過「多動」來尋求注意。據有關研究,每天10分鐘左右高質量的陪伴都能產生積極效果。

孩子躁動的家長有什麼特點,心理學家找到了這6條

3、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自己的情感和否認。

這裡不打算具體討論「投射」的心理機制。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身上具備的特質認為是孩子身上具備的。

比如說,一個控制慾很強的母親,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會利用哭或者某些行為在控制自己。而一個壓抑憤怒的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有毒。

一個被長期「誤解」的孩子不知道該表現什麼才好,於是「多動」成為一種無意識選擇。

4、父母的言行不一致。

父母的自我認知跟自己的行為之間有差別。孩子跟父母長期生活,他不會聽父母說些什麼,而是看父母做些什麼。

好玩的是,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多看書閱讀,提高能力,自己卻癱在沙發裡玩手機。

言行不一致的父母很快會被孩子看破,並很難獲得尊重。同時,孩子在語言壓力和父母行為之間會感到一種矛盾,讓他們倍感困惑,因此會以「多動」來表達。

5、父母的需要在前,孩子需要在後。

這樣的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並不是考慮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

最典型的是,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我的一個朋友在長大後提過一件事,一次春遊,她父母因為不放心,全程開摩托車在後面跟著,讓她十分丟人。以至於多年後一直牢記在心,耿耿於懷。

這些做法,滿足的是父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考慮問題。

6、體罰。

我國的傳統育兒「美德」。體罰一般是用來抑制孩子的某些行為,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這種方式的壓抑反而會強化孩子的某些行為,這就是所謂「禁忌的力量」。

孩子躁動的家長有什麼特點,心理學家找到了這6條

需要明確的是,以上幾條是通過研究「具有多動症狀」的孩子和成人,反觀其家庭撫養方式總結的。反過來講,即便可能存在這些問題,也不能確定一定會出現「多動症狀」甚至「多動症」。

畢竟,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