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黃酒成海外“調味達人” 2018年出口近1.5萬噸

绍兴黄酒成海外“调味达人” 2018年出口近1.5万吨

圖為紹興海關檢驗貨物 紹興海關供圖 攝

一滴黃酒浸入鍋,一股“鄉味”撲面來。“在食材有限的情況下,烹飪時加入黃酒曾是我們迅速找回家鄉味道的‘秘方’。”曾留學海外6年的浙江省金融行業從業者朱寧奕回憶。

黃酒源於中國,是世界三大釀造酒之一。相較紅酒之洋、白酒之烈,“江南水鄉”浙江紹興地區出口的傳統酒品,以其特有的氣候條件和傳統工藝,釀就了黃酒的陣陣醇香,成為東方釀造界的代表之一。

绍兴黄酒成海外“调味达人” 2018年出口近1.5万吨

圖為黃酒酒罈 項菁 攝

“2018年,紹興地區黃酒出口1456批,共計14859.3噸、2536.2萬美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紹興海關監管一科科長李炳強介紹,2018年,廚用類黃酒實現對12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其中美國出口量最多,約佔90.3%。

“這幾年,紹興黃酒的出口品類以廚用酒為主,出口量也很穩定。”中國釀酒大師、浙江紹興女兒紅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鬍志明接受採訪時介紹,以該企業為例,黃酒出口約有10年曆史,每年出口量並未出現較大波動。

隨著黃酒足跡遍佈世界,胡志明坦言,紹興黃酒釀造商們為此也因地制宜進行著“微調”,迎合更多國外民眾的口味偏好。

比如,日本民眾比較注重品嚐食材本身的味道,廚用酒不能搶走食物的“風頭”,所以不少企業出口到日本的批次,口味會比其他批次更淡。

绍兴黄酒成海外“调味达人” 2018年出口近1.5万吨

圖為紹興黃酒小鎮 項菁 攝

而在紹興黃酒持續豐富“世界味蕾”的背後,離不開海關部門常年對黃酒品質的“眼不著砂”。

“黃酒是紹興地區出口的傳統產品,為保證出口黃酒質量安全,紹興海關積極幫扶企業,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並取得紹興出口黃酒連續多年‘無國外通報和退貨’的成績。”李炳強說。

據瞭解,目前紹興海關正在推行“公司+基地+標準化”模式,加大在冬釀季節對原輔料的檢測及生產過程的監管,旨在追溯至源頭,把好黃酒品質關。(項菁 葛晶 張秋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