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檢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廣告騙了,該如何維權呢?

【龙检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该如何维权呢?

一盒“免費”雞蛋

一場“專家會診”

一次“體檢贈送”

一聲“爸媽”

……

在這些“暖心的關愛”中

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老人

很可能掉進了精心佈置的消費陷阱

【龙检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该如何维权呢?

案例

如今針對老年人的傳銷、虛假廣告增多,他們假借電視購物、會議營銷等之名,變著花樣騙走老人兜裡的錢,讓人防不勝防。

案例1

8旬老太半年花了16萬元,買的卻是三無保健品,商家居然還郵寄來豐乳片。

案例2

老人2700元買的保健品其實就是糖。

評判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兒女親戚連勸帶說:這可是騙局啊!爸媽們怎麼也不信。老年人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當?“銀髮收割機”緣何屢屢得逞?

【龙检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该如何维权呢?

揭秘保健品的套路

這麼多老人上當,保健品的套路,讓很多老人毫無抵抗力。老年人多數存在對健康的焦慮心態,容易被暗示,主觀上願意相信一些保健品的所謂功效。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心理暗示的催眠場,讓老人特別相信某一產品的功效,以及所有相關的說辭。

第一招:誘

以免費量血壓、邀請參加免費體檢的名義接觸老人,藉機詢問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個人信息,然後進一步糾纏。

第二招:嚇

用或真或假的數據,恐嚇老人加劇對自己身體狀況擔憂,然後介紹自己推銷的產品,虛構治病效果。

第三招:哄

組織老人免費體檢、旅遊,打親情牌,在情感的感召下,讓老人上當。有的平素節儉的老人礙於面子,最後只能購買價值不菲的保健品。

【龙检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该如何维权呢?

保健食品消費提示

購買保健品時,清醒頭腦最重要。老人需正確認識保健品,保健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改善機能、調節身體狀況,但是不能治病。

如果還是需要購買保健品時,務必要弄清楚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請認清保健食品標誌

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誌,標誌下方為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保健食品。

每個保健食品批准文號只能對應一個產品,消費者可以登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數據查詢”欄目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

✔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籤說明書,按需購買

看清楚功效成分或者標誌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等相關信息。

✔最後,要索取、保存發票、小票

一旦出現侵權情形,儘快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維護自身權益。

一旦中招這麼辦

消費者一旦上當受騙,該如何維權呢?

1. 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

利用會議、網絡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食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上述這些違法行為,可立即向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舉報。

2. 可以依法要求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3. 涉嫌犯罪的要及時報案

如果發現商家的保健食品,具有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應當保留好相關證據並及時報案。

隨著年齡變老,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因此,老人們會過度關注自身健康,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做兒女的有時間要多陪在老人身邊,讓老人不再孤單,讓騙子無可趁之機。子女要多和老人交流,不要直接批評。勸說老人時,耐心瞭解老人內心的需求。通過現實案例讓他們提前瞭解保健品營銷常用的伎倆。

有你想看的精彩

【龙检微普法】老人被保健品广告骗了,该如何维权呢?

【2019檢察那些事】探班:女檢察官的一天

【關愛女性成長 法治服務脫貧】三·八特輯:女檢花的“多面人生”

【“檢”閱2018】六大關鍵字,回顧龍檢這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