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出炉,每月每人不高于200元够用吗?

继成都课后服务政策出台后,相关服务的收费标准规定也出来了——日前,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我市相关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明确高新、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区域内,收取的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不高于200元/生·月。


课后服务的最直接参与方就是学校和家长,那么,这一标准对学校来说够用吗?是否能调动一线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对家长来说,对此收费标准又是否满意?


关于政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 每月不高于200元

备受关注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问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渐渐走向合法化和规范化。2019年1月初,四川省教育厅下发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则,规范课后服务行为,杜绝学校将课后服务变相为集体教学或“补课”等问题。

随后,成都市教育局等5部门联合出台系列政策,用综合施策破解中小学课外负担过重难题,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成都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出炉,每月每人不高于200元够用吗?



而此次《通知》的下发,主题更为明确——明确指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区域内,以学校为主体在周一至周五正常行课结束后至18∶00期间按照规定开展的课后服务,财政投入不足部分,各区按照“家长自愿、成本补偿、非营利性”原则,收取的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不高于200元/生·月。

而其他区(市)县中小学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可参照上述收费标准,按现行价格管理权限审批。同时强调,其他区(市)县制定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和执行时间,需经各区(市)县政府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后执行。

此外,要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做好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对违反规定收费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查处。


家长观点:价钱可以接受 更关心课后服务内容


对此,有家长表示200元的费用不算高,重要的是解决孩子三点半放学后没人看管的问题。“我和孩子的爸爸下班时间都是六点多,偶尔还要加班,孩子在学校的话,至少安全问题是有保障的。”家长吴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相比课后服务费用而言,更多家长更为关心的是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家长陈先生说,自己女儿目前读四年级,相比课时费用则更关心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内容如何,能不能帮孩子发展一门兴趣,老师会不会提供课业辅导这些问题。“至于收费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实际上并不是非常敏感,更关心课后服务提供了什么内容。”

一线教师:普遍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教师薪酬划定依然模糊


开展课后服务,按照收费标准不高于200元/生·月,能否调动一线教师参与积极性?记者就此对话多位成都市中小学10位一线教师,教师们都认为课后服务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但基于他们现在实际的工作负担和现有的政策环境,大家普遍难有太高热情。

有教师举例称,此前有调查显示,中国老师平均每周工作55个小时,比正常的工作时间超出15个小时。“平均下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时长总体上已经超量了,现在虽然明确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但从工作时长考虑,压力太大,有心无力。”


成都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出炉,每月每人不高于200元够用吗?



还有教师表示,虽然此次标准明确了收取的课后服务性收费标准不高于200元/生·月,但对教师课后服务的薪酬划定仍然很模糊。“按照此前相关政策,课后服务多以户外活动为主,个人认为安全隐患太大,对教师精力成本投入过高。我个人建议比如可以尝试引入第三方机构,解放教师课后时间”。

此外,还有教师建议,“目前课后服务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希望相关部门加强人员配备,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学生安全。”

校长说法:具体实施方案还在商议 “课后服务不是辅导班”


开展课后服务,按目前的收费标准,学校具体如何实施?成都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刘向东表示,具体执行方案要根据校情、师情以及生情,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综合研究,学校该项目的具体方案还在商议中。方案包括开展的课程内容、实施时间以及各类活动课程对应的学生年段以及老师薪酬划定等。

“我校目前开展的课后服务主要以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和四类社团活动为主,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成才。而课后服务费用事宜严格遵照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和实施。”


成都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出炉,每月每人不高于200元够用吗?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校长坦言,课后服务对部分家长来说是好事,但对学校来说,这份增加的负担并不轻。“部分家长认为课后服务就是辅导班,自然而然将孩子成绩与课后托管挂钩。认为孩子在校完成了所有作业,回家就不用学习,家长就没有辅导和监督的义务。”该校长认为,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教育合伙人的关系。

“孩子成绩好坏,是双方共同的责任。我担心课后服务收费,让家长误以为交了钱,帮助孩子成长,督促孩子学习,就成了学校一方的责任。另外,不同的家长对课后服务的诉求不一样,千人千面,很难做到个性化满足每一位学生。”

另有多位校长认为,认为课后服务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实际上是一个现代治理的问题,涉及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现代治理问题。而在教师薪酬方面标准难划定,还有待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执行。校长们强调,“课后服务不是课后辅导班,家长们要摆正概念。做好课后托管服务,光有学校参与远远不够,需要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长等方面合力为之。”


记者 赵雨欣 叶莉

(图片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