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與范蠡的“隱士”生活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的習俗由來比較複雜。清明節前一二日,是寒食節,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和清明節日期接近,為了方便官員祭掃,唐玄宗頒佈政令:“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寒食節的祭掃的習俗也融入到了清明節。

寒食節起源於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介子推與范蠡的“隱士”生活

介子推功成身退,情願葬身火海也不出見,是為真隱士。春秋末的范蠡也是功成身退,但范蠡的退出是因為他“識人”,對勾踐其人比較瞭解,他在給文種的信中就曾說:“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介子推與范蠡的“隱士”生活

說到范蠡識人還有一例。范蠡有三個兒子, “中男殺人,囚於楚”,於是派小兒子帶千金去楚國救人。大兒子聽了想不通覺得沒面子,非要去,范蠡不同意。於是大兒子去找西施,讓西施出面跟范蠡說讓老大去,范蠡沒法只好叫大兒子去“楚”找熟人莊生,送去千金。囑咐只要送錢,別的一切別管,聽莊生的就行。大兒子到那給莊生送了千金,莊生收錢囑咐大兒子趕緊回家,別瞎打聽。莊生通過運作說服楚王準備大赦。結果大兒子沒聽,沒回家,找別人打聽,聽說楚王準備大赦,弟弟肯定沒事了,於是又把千金要回來。莊生覺得沒面子,找楚王上話: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殺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國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令立論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大兒子傻了眼,找個車拉著屍體回家了。范蠡全家都哭,他獨笑,說早想到這結果了,老大是苦日子過來的捨不得千金,派去準不成,老小遭慣了派去準成。

介子推真隱而全節,范蠡識人而全身。

中國從古至今不乏隱士。道家就有“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的哲學思想。《老子》提出“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而“小隱”隱於野是讓自己“不見可欲”,使“己”心不亂。“大隱”心已不亂,居於市也無妨礙。隱士本來是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可世人偏偏不放過這些隱士,把令名加於隱士之身,使真隱士不得安寧,讓假隱士走了終南捷徑。

現代人也有效仿古人隱居者,學習盧藏用隱居於終南山,可惜現代社會已無可隱之處,隱居終南山的消息不脛而走,山上的隱士越來越多,導致房租上漲,不堪重負,開始撤離。

古人生活簡陋,社會分工沒有如今細,誰都可以找一個山頭,墾一塊荒地,種一片莊稼,自給自足,就可以隱居了。現代社會分工細,要脫離社會,獨立生活沒有那麼容易。

現在有很多富人選擇禪修,選一家寺廟,交出所有的通訊工具,與工作、家人暫時斷絕聯繫,吃齋唸佛,修身養性,談經論道,不問俗事,好不愜意,可是一般人忙於生活是離不開工作,放不下家人的。

介子推活在當下也是無法隱居了,范蠡這位“陶朱公”才有能力隱居,可謂之“貧賤不能隱”。無力隱居,就只能學習“窮酸”陶淵明的“心遠地自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