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開始全面發動侵華戰爭,1937年12月13日,僅僅過了不到半年,日軍便攻陷了當時國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並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日本此舉的目的顯然是想震懾中國,妄圖以此逼迫中國投降,達到其佔領中國稱霸世界的野心。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早在南京被攻陷之前的1937年11月17日,國民政府就已經發布聲明將重慶作為中國的戰時首都,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時重慶依然未被日軍攻陷,為何日軍僅不到半年就攻陷了南京,卻始終無法攻陷重慶呢?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1、距離遙遠,南京到重慶的直線距離就超過一千公里,況且那時交通並不便利,實際行軍距離估計至少1500公里以上。日軍企圖先佔領湖南長沙繼而攻陷重慶,國民政府也深知長沙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共與日軍進行過四次針對長沙的爭奪戰,最終長沙還是於1944年6月被日軍佔領,但此時日軍離重慶仍有六百多公里,由此看來遙遠的距離是阻擋日軍前進的重要因素之一。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2、地形優勢,重慶被稱作山城且江河密佈,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中有巨大的地形優勢,不僅可以修建防空洞躲避轟炸,而且複雜的地形也讓日軍飛行員搞不清楚目標。另一方面,即使日軍打到了重慶,先不說日軍長途跋涉和補給問題,依靠重慶本身的地形建立穩固的防線也完全有一戰之力。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3、日軍分身乏術,雖然日軍在二戰時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1940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便對日宣戰,日本陷入了真正的汪洋大海之中。即使日軍投入了巨量的戰爭資源,但依舊無法挽回太平洋戰爭中頹勢,而中國戰場又無法取得決定性戰果,在1945年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日本只能宣佈投降。可以想象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日本將全部資源投入中國戰場的話,重慶依然有很大可能被日軍攻陷,所以太平洋戰爭戰使得日軍分身乏術也是日軍久久不能攻佔重慶的一個重要因素。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4、中國軍民堅持抗戰,雖然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漢奸,但大多數中國人都對日本的侵略行為嗤之以鼻,結下的樑子至今無法挑開,有人可能覺得堅持抗戰不投降很容易,這一點可以參照同為世界五常之一的法國。

侵華戰爭日本為何始終無法攻陷重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