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市科技獎勵大會召開 獲獎項目總體質量顯著提高 國產機器人 “妙手”做手術

獎項199

特等獎4項、一等獎28項、二等獎99項、三等獎68項。從獲獎種類來看,自然科學獎10項,技術發明獎1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77項。

亮點特別多

據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高水平研究成果顯著增多,成為本次獎勵大會的一大亮點。一等獎和二等獎項目數量佔獲獎項目總數的63.8%,比去年增長14.3個百分點。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的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項目數量佔獲獎項目總數的9%,比去年增長3.7個百分點。原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創新能力強

與往年相比,我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在所有的199項獲獎項目中,有132項是由我市企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或本身就是產學研結合項目,佔獲獎總數的66.3%,較去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手術時,醫生不是使用手術器械,而是在操控臺上操作控制桿。微創手術機器人把醫生動作通過遙控精確地傳遞到機械臂,機械手在病人體內實施動作,從而完成外科手術。科幻電影中的一幕正在變為現實。目前,我國自主研製的“妙手”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已實施臨床手術103例。

在昨天召開的2018年度天津市科技獎勵大會上,共有199項成果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總體質量顯著提高。其中,天津大學王樹新教授團隊的《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技術發明特等獎。

微創手術是外科發展的必然趨勢。微創手術機器人可提升醫生手術能力,改善工作模式,提高手術質量,對微創手術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比起人手操作以及傳統腔鏡微創手術方式,手術機器人突破了人手的極限。機械手臂代替人手實施操作可以360度自由旋轉、擺動,各個方位旋轉扭動毫無壓力,醫生的抖動全部都能夠被濾除,縫合打結還很靈巧,讓手術操作更為精細、準確。同時,探視鏡頭突破了人眼的極限,手術機器人配備的“立體圖像顯示窗口”,可以將手術視野放大數倍。醫生通過這個小窗,看到的是三維立體的高清圖像,視野更加清晰,手術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此外,有了“妙手S”的幫助,醫生終於可以坐著把手術完成了,這樣更便於實施長時間、複雜的手術。

王樹新教授告訴記者:“手術機器人的發展並不是替代醫生,而是延伸醫生的手術能力。像腹腔這種微創手術,看到的屏幕大概是平面的且放大倍數並不大,但是如果用手術機器人這一套系統,能放大到10倍以上,可以進到腹腔內,在屏幕上可以看到更大且更立體直觀的影像。”

據瞭解,在發達國家,手術機器人系統已在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婦科、心胸外科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不過,手術機器人系統引進成本非常高,都在2000萬元以上,而且手術耗材也非常昂貴。我國自主研發的“妙手S”系統推向市場後,手術機器人系統的價格和手術耗材的費用都將大幅度下降。

“從鏡片的膜製造,到組裝以及最後成像的軟件,我們突破了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打破了國外機器人系統在這個領域的絕對壟斷地位。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微創手術機器人,實現了高端醫療裝備的自主創新。”王樹新教授表示。據瞭解,“妙手S”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共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5項,其中已授權42項。三年來創造經濟效益1.98億元,腔鏡吻合器等專利技術產品銷往美國、歐盟等多個國家及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