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朱溫原是唐朝末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的一員部將,後降唐,與李克用等唐朝將領,聯合鎮壓黃巢起義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借唐末亂世、藩鎮割據之機,朱溫不斷髮展壯大,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控制了唐王朝政權。

公元907年,朱溫逼令唐哀帝李柷(chù)禪位,即皇帝位,更名為晃,建立大梁,史稱“後梁”,拉開了五代十國序幕。

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據史料記載,唐哀帝李柷禪位時,派宰相張文蔚、楊涉等人前往朱溫所在的大梁,捧著玉冊、傳國寶(不是傳國玉璽)獻於朱溫。

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後梁太祖朱溫

那麼,問題來了,唐哀帝為什麼沒交出唐朝的傳國玉璽呢?說出來令人難以置信:丟了。

傳國玉璽是皇帝的印璽,歷代封建帝王都將傳國玉璽視為受命於天、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重要象徵。這麼重要的大國重器,怎麼會丟了呢?後來這塊傳國玉璽去了哪裡呢?

這事與兩個鼎鼎有名的人物有關——一個是唐末權閹田令孜;另一個是五代十國前蜀開國皇帝王建。這兩人還有一層特殊關係:前蜀高祖王建曾是大宦官田令孜的乾兒子。

權宦專權,“父子”成親信

先說說唐末權閹田令孜。田令孜原是唐懿宗時內侍省的一名地位低下的太監,任小馬坊使,但他讀過不少書,肚子裡有點墨水,很有智謀。唐僖宗李儇還沒即位時,兩人就很要好,經常一起玩耍。唐僖宗即位後,很快就提拔田令孜為樞密使、神策軍中尉。年僅十二歲的唐僖宗,非常寵信田令孜,將一切政事都委託給田令致,並稱田令孜為“阿父”。

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唐僖宗縱情玩樂

田令孜仗著皇帝的寵信,一邊大肆封官授職,收受賄賂;一邊鼓動僖宗縱情玩樂,朝政大權全把持在自己手裡,成了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恃寵驕橫,連皇帝都玩弄於投掌之中。

而王建呢?年輕時是個無賴之徒,以殺牛、偷驢、販賣私鹽為業,人稱“賊王八”。後來“棄賊”從軍,加入忠武軍,因征戰農民起義軍有功,被提拔為列校,不久又因功升為“忠武八都”之一的都頭,被時任十軍觀軍容使的權宦田令孜收為養子,跟隨乾爹田令孜成了唐僖宗的隨駕親信。

挾帝出逃,盜走“傳國璽”

公元885年底,恃寵貪利的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為爭奪兩處鹽池,私調軍隊攻打王重榮,王重榮聯合當時最有實力的李克用率兵反擊,直逼都城長安。田令孜挾持唐僖宗出逃,王建被任命為清道使隨行護駕,並負責保護傳國玉璽。

就在這次逃亡事件中,發生了兩件不大不小的事。一件是,唐僖宗一行在路過一個峽谷時,山中棧道被燒燬,滾下一團火球,驚了僖宗的坐騎,關鍵時刻王建挺身而出,冒著煙火拉著僖宗的馬,突圍而出。因護駕有功,王建被封為壁州刺史。

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唐末權宦田令孜

另一件是,各節度使對宦官田令孜的專權十分不滿,聯合上表要求唐僖宗誅殺田令孜,迎皇帝回長安。年齡漸大的唐僖宗也開始對田令孜專權作亂心生不滿,想奪回政權。田令孜自知引發眾怒,已經失勢,就假借唐僖宗之令,自任西川監軍使,到成都去投靠哥哥陳敬瑄,並將傳國玉璽偷偷帶走。

888年,唐僖宗病亡,唐昭宗李曄即位。李曄以前曾捱過田令孜的鞭打,非常痛恨田令孜,就下令誅殺田令孜。而此前已出任壁州刺史的王建,不斷攻城掠地,勢力不斷壯大。田令孜想聯合王建反攻朝廷,邀請王建到成都,當王建到達成都時,田令孜又拒絕放王建進城。“父子”倆於是反目成仇,王建率兵包圍了成都,自知不是對手的田令孜只好投降。王建將其關押,後來以朝廷名義逼令田令孜自縊。

開國稱帝,王建得“國寶”

公元907年,朱溫篡位建立後梁後,王建於同年九月即皇帝位,國號大蜀,史稱前蜀。

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前蜀高祖王建

言歸正傳,話題再回到傳國玉璽上。田令孜盜走傳國玉璽後,唐僖宗回到長安後才發現不見了,但考慮到是自己自作自受,也就沒有聲張。909年,王建手下一個名叫歐陽柔的尚食使,在翻建田令孜的舊宅,挖地基時竟意外地挖到了這塊令無數人朝思暮想的“寶貝”。此時的王建已經是大蜀皇帝,歐陽柔自然不敢隱瞞,馬上將這個無價之寶呈交皇帝。

就這樣,失蹤20年之久的傳國玉璽再次出現,讓人稱“賊王八”的王建撿了個大便宜。據史書記載,傳國玉璽在蜀國現身的消息傳出後,自恃正宗篡唐的朱溫曾通過中間人致信給王建,願用數州之地換取傳國玉璽,被王建一口回絕。

朱溫受禪稱帝,為什麼沒有得到大唐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

公元925年,後唐滅前蜀,這塊傳國玉璽又轉歸後唐。936年,“兒皇帝”石敬瑭攻打後唐,後唐廢帝李從珂抱著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再次失蹤。

關於傳國玉璽,您都知道哪些記載和傳說?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