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大师沈云陔遗史》连载(二):倒夜壶


《楚剧大师沈云陔遗史》连载(二):倒夜壶

“如果连我的儿子都不爱楚剧,楚剧还么样发展?”

——沈云陔

前文回顾:

二、倒夜壶

呵呵,论“回头率”最高的还算名震天府之国“倒夜壶”的故事,大可流芳百世。不是吹。

那是发生在重庆的事。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人郭沫若的领导下,楚剧“问艺”二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编剧高手戴琢章独挡一面,担起赶写连台本戏重任。为打好这场特殊的“抗日战斗”,天天废寝忘食,夜夜伏案疾书。呕心沥血,惨淡经营。久而久之,人累瘦了,眼熬花了,头发熬白了。可怜他百无一求,只是做梦都想喝点鱼汤。沈云陔不是齐天大圣,却火眼金睛似的,颇有洞穿人内心隐秘的洞察力,立马叫陈剑秋精心烹饪——大有黑发明目之神效的鲫鱼汤,端上案头。 老戴狼吞虎咽吃了个底朝天,末了还恋恋不舍地舔了又舔。于是乎,干劲冲天,灵感大发。连续日夜伏案疾书,文思敏捷,行文如流水一般,且戏中有戏,文采斐然。

又一回,老戴旧病复发,卧床不起。老沈抽出万忙之空,一连几天来到老戴的房间亲切探望,并参加照料护理,端茶递水,扫地擦桌,洗痰盂、倒夜壶。平心而论,这类琐亊、脏活出在夫妻至亲间不是个亊,出在父子骨肉间不是个亊,但出在一般同事、朋友间则可能是个亊。论年龄,沈、戴相仿;论地位,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一个享誉八方的名家,一个黙黙无闻,美其名曰称“编戏的、作家”,实话实说是“打杂的、跑堂听叫的”。但沈却能心甘情愿地做到不是个事。因为他心目中还是那句老话——人家是文化人唦,您家。

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老戴受此殊荣而骄傲、欢呼,但对他的徒子徒孙而言,他无疑是不经意间遇到大贵人来了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颠覆性的破例。殊不知那倒夜壶类的七裹八杂,若干年后,便“逆袭式进化”成为您老人家一类人的“非本职的本职”啊!您听,许多业内良知人士一直不断作毫无意义的呼吁:“请关注戏曲团体的弱势群体——编剧”。

如说老沈关爱文化人的话,那么,他的二儿子沈建国会气不打一处来:哎!打住打住……

原来,建国虽出身梨园世家,名门之后,原来是武汉市戏校楚剧科的学生,后进了剧团任导演。但也许受父亲刻意栽培,也许天性使然,他既无兴粉墨风流倜傥的真才子,也决不登上舞台去伪装俏佳人,倒偏爱攻读诗书,舞文弄墨。以至渐入佳境,才华横溢,天马行空了。几欲去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父亲似觉与楚戏有点“不同款”而不置可否。1960 年他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导演专业,在那个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他系统地学习了戏曲理论,见识了中国最优秀的戏曲经典。其父却一返常态地下命停发建国的工资,害得他在京城场面交际上捉襟见肘,生活上省吃俭用、缩手缩脚地自费了三年。毕业前,老沈找他进行了郑重的个别谈话,问他今后打算如何。建国对此胸有成竹,也胜券在握。为省老头子宝贵时间,全部报告删繁就简,力求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论点独到精辟,论据扎实有力。特别明智的序言、结论之类一律免了,斩头去尾直奔主题。而且一改过去凡事摇头晃脑或无所事事地用嘴鼓捣泡泡的恶习。于是,严肃地开始汇报人生宏图—— 一是留京在校搞助教,从事古希腊悲剧史研究。二是应同学之邀去玩戏曲片电影,准备先拍几部“戏曲王冠”之称的昆曲。三是——,老沈话未听完便大惊失色,双眼发直,半天说不出话来。内心大叫,苦哇,直接用悲迓腔唱起了《三娘教子》。紧接着,伤心欲绝外加苦口婆心地对建国说:“小狗,不同款呐!我巴心巴肝地送你去上大学堂,让你多喝点墨水,是想我屋(楚剧)多个文化人,你么样越学越野,么样越来越拆跳?如果连我的儿子都不爱楚剧,楚剧还么样发展?哼!哪里也莫想去……”

不久,老沈硬是一口气把建国从北京擂回,建国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回到了武汉,先去到省汉剧团锻炼锻炼。后来,经由市文化局领导辛甫跟沈家父与子当调解员,终于达成君子协定:三年学费可以解决,但建国必须无条件重回市楚剧团好生工作,当好导演,否则,不得下地。

建国一脸啼笑皆非,忿忿不平地跟我控诉道:

“古人说,‘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老头子也太不可理喻了。”

我避其锋芒笑了笑,调侃道:“哎!沈爷,你知道你为什么叫建国吗?”

他贬眨了眨眼,茫然揺头。

“告诉你吧,我的破译是,姓沈的梦想构建一个强大的楚剧王国。”

他玩世不恭地又鼓捣口泡了:“那、那又与我何干?”

“你装吧你!”

“易爷,你评评,老爷子一视而不同仁,难道本人堂堂高等学府的学子,不算文化人还文盲不成?”

我一改黄陂京腔正色道:

“沈爷,鄙人说句你别吃醋的话,你老爷子心里的真正的儿子压根儿就不是你!”

“哪个?”

“楚——剧。”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易俗,湖北黄陂人,1958年考入湖北省戏曲学校年楚剧科,坐科表演专业8年,师从 “满肚子师父”、知名楚剧老生应工演员陈汇南。后分配湖北省楚剧团(现为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从事专业编剧,任艺术室副主任;后借调武汉大学任教两年,任教研室副组长;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进修二载,任学习组长;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

------

关注微信公众号”相问剧社“,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