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機構改革將全面完成,受影響最大的竟然不是事業編?

很多人拼命想進體制內,就是想圖個安穩的生活,有個穩定的社會地位。尤其現在家庭條件都不差的,父母就想子女有份安穩體面的工作,即便是事業單位裡的“合同工”,哪怕待遇在低,那也是機關單位裡的一名成員,如果是正式在編人員並且實際待遇肯定要比合同工更好,形象點說,這是個讓人尊敬的鐵飯碗,大家當然都想要了;

2020年機構改革將全面完成,受影響最大的竟然不是事業編?

那麼什麼是體制,體制內的編制?

所謂體制,就是傳說中的編制,是歷史遺留產物,體制內好在什麼地方?

第一,就是穩定,除非因為特別重大的原因以外,你不會失業,就是傳說中的鐵飯碗;

第二,不要看體制內的人到手錢少,五險二金等都不含糊,比例都不錯,福利待遇還是有保障的;

第三,體制內的人可能享有隱形的待遇,這種看具體公司,不得而知;

最重要的一點,處於體制內,大眾的眼光來看,還是很有社會地位的,至少你所在的單位是社會認可度比較高的,比如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乃至大型國企;

事業單位與企業不同之處在於一點“穩”“專業”

事業單位跟企業不同,氛圍相對寬鬆,雖然大家也有競爭關係,但是競爭沒這麼激烈,甚至可以說,臨時工和正式工都形不成競爭,所以這時候只要你肯虛心請教,別人是願意教你的,反正教會了你也不影響他,還能分攤他的任務。而企業就不同了,基本都直接競爭,很可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所以並不會全身心教你。而且技術單位嘛,很多是要搞投入的,事業單位是政府撥款的,用錢不心疼,所以一套流程體系啥的,都很規範,能瞭解一整套最符合要求的機構運轉流程,但是企業是要節約成本的,很多操作不規範,你學到的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還渾然不知。

所以你在事業單位學出來的技術很有可能是最純正的,以後去社會上競聘,業務能力會更強,類似正規軍培訓出來的,而其他人就有點像游擊隊,雖說不是一定技術高,但更上得了檯面,第一印象會好,以後跳槽的時候做個小領導還是沒問題的。

體制內的升職資歷同樣也很重要,另一方面就是關係,這幾年能力也在慢慢體現作用,這就是現狀,肯定沒有很多公司升遷的快,但是也沒很多公司那樣過大的競爭壓力,大公司升職體系合理不代表你就能升遷,體制呢慢慢熬資歷唄,有關係有能者會更快一些,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穩字;

2020年機構改革將全面完成,受影響最大的竟然不是事業編?

機構改革中,受影響最大的並不是事業編人員

在機構改革中,受影響最大的,是機關事業單位的臨時工或者合同工、勞務派遣工,他們是精簡人員編制的首要對象。根據機構改革需要,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編制要求精簡20%以上,對正式職工又必須“妥善安置”,以免影響社會安定,保障職工合法利益。這樣,就只有裁減各機關事業單位招聘使用的臨時合同工了。

單位可以與臨時工、合同工解除勞動合同。即使有些工作十年以上,屬於“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工,也在合理合法解除勞動合同之列。機關事業單位的臨時工、合同工工資都很低,解除勞動合同之後,只需要按“每工作滿一年補償一個月工資”的規定標準,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而不需要承擔額外的經濟賠償。

當然,勞動者在離職時,要認真核對自己的社會保障費用繳納情況,如果出現欠繳,及時要求用人單位足額補繳,包括因欠繳造成的利息和滯納金、罰款。如果被辭退後,養老保險繳納不足15年,不足退休年限,因一次性補繳已經停止,只能通過個人繳納,或者再就業由企業繳納。在失業期間,可以按規定領取失業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