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導讀

截至2019年3月28日,海爾市值為1070億元,格力市值為2813億元,美的市值為3169億元。在海爾2017年營收與格力不分上下的前提下,海爾市值僅為美的的三分之一。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海爾、美的、格力三大白電巨頭

作為中國三大白點巨頭之一的海爾,是一家集設計、製造及銷售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廚電及小家電等種類齊全的智慧家電企業,於1993年上市。論在資本市場裡的資歷,海爾比1996年上市的格力和2013年上市的美的來的更深。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然而就近五年的營業收入來看,海爾與同為綜合類家電類的美的的差距,可以說是越來越大了。與主攻空調的格力相比,彼此不分伯仲,但就空調和綜合家電市場的大小而言,格力本身就處於劣勢。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影響市值的一個很大因素便是盈利能力,從近五年三年企業的淨利潤來看,營業最少的格力反而是一路領跑,美的緊追不捨,海爾難以望其項背。就2017年的數據來看,海爾營收略微領先格力,而淨利潤卻不及格力淨利潤的一半。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海爾的盈利差距

毋庸置疑,海爾與格力、美的一樣都是中國家電領域乃至於中國製造行業中非常優秀的企業。如果站在當前的時間節點來看,格力在空調領域的專注以及技術優勢,使其依然是三家中最具賺錢能力的企業。

而美的通過對世界機器人巨頭庫卡等公司的收購,使其在高端智能製造領域的佈局更加明確,其也更具有想象空間。

相比之下,海爾的業務佈局則太過廣泛,除家電外,還有黑電、手機、IT產業。雖說多元化是目前家電企業的必經之路,但是若各個領域都缺乏核心競爭力,業務協同性低,那麼多元化並不會帶領企業從量變走向質變,反而會導致品牌的影響力被不斷稀釋。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多年來,海爾給人更多的印象是在管理層面,海爾推出了去中心化的概念,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平臺類企業,沒有層級,而企業中只有三種人:平臺主、小微主、創客。

海爾在管理上的創新,讓企業中的每個人都變成銷售都去拿訂單,自己走訂單才有收入。但是這個變革步子太大了,影響了員工效率和歸屬感。

詳解海爾市值卻僅為美的三分之一的原因

從三家白電企業的業績對比來看,海爾的業績並沒有更加突出,反而是變革後增大了海爾的營業成本。一些管理界人士評價海爾對於組織的思考超越了對於戰略的思考,著名的管理專家陳春花也曾批評海爾"重視管理大於重視經營"。

製造企業離不開核心技術

作為中國製造行業的一員,海爾如今在三家企業競爭中處於下風的最重要原因,還是在於放錯了重點。在缺少核心產品競爭力的局面下,過於追求理想化的管理形式,對於企業的發展,只是換湯不換藥,無法帶來實際的收益。

魔鏈財務評估,智能計算企業財務得分

速查財務短板,分析財務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