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裴行儉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裴行儉(公元619-682 年),字守約,絳州聞喜人(今山西聞喜縣東北)。唐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

生於亂世出身名門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唐朝盛產將相之才:如李靖.李世磧、婁師德、狄仁傑等;此外還有眾多不具將相之名卻有文武才能的人,如張巡、顏真卿以及本文介紹的裴行儉等。而自唐以後,宋、元、明、清各朝再無此種文武齊聚一堂的現象。尤其是兩宋,以廣泛的科舉取土為基礎實行了文官治國,以至於一些權臣們竟"願三十年不談兵!”

究其原因,宋以來歷代實施的“文武分治,以文治武”可謂是罪魁禍首,遺害至今......不僅僅就此一個因素---統治者對士族地主階層的打壓,以及各種問題導致了士族勢力的衰弱、瓦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魏晉以來形成的士族階層雖然有很多缺點,如權力世襲,崇尚清談,“生活腐化,是一.群極端腐朽的社會寄生蟲";也儘管隋、唐以來士族勢力逐漸衰落,庶族地主隨之崛起;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終唐一代,士族階層仍然佔據了優勢地位,依舊是統治階級依靠和仰仗的力量。而這些世家子弟們也的確有不俗的表現,他們遵循家族人世的傳統,秉承“武以安邦,文以治國”的宗旨,延續了上古以來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內涵。而唐以後佔據主導地位的庶族地主,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統治者對“文”“武”區分的強調以及對士族的壓制,促成了“文武分家"局面的形成,也使"出將人相”這種現象在唐朝成為絕唱。

裴行儉正是古絳州聞喜縣裴氏家族的世家子弟。其父裴仁基,隋左光祿大夫;有兄裴行儼,父兄皆勇將;後遭王世充猜忌而被害。

裴氏家族還是聲勢顯赫的名門望族,據唐朝宰相張說所撰《贈太尉裴行儉神道碑》載:“其先出於贏姓,伯益之後也。秦則裴侯始封,漢則侍中受職,魏晉之代鬱為盛門。”

上下兩千年,裴氏先後出現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中書侍郎14人,尚書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駙馬21人,進土68人。僅隋、唐兩代就有裴矩、裝政、裝寂、裴炎,還有名相裴度!好多宰相啊(難怪裴柏村被譽為“宰相"村)!

從裴行儉的身世來看,他雖乃名門之後,卻未能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樣過著“錦衣玉食”般的生活。生於亂世,又早年喪父,母子倆相依為命,可以說是飽嘗艱辛的童年時代。然而這也造就了他的性格,磨鍊了他的意志,為將來並不平坦的政治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裴行儉幼年時即以門萌補弘文生,貞觀中,又通過明經考試步人仕途,繼而調人大將軍蘇定方麾下任左屯衛倉曹參軍。大將軍非常器重他,謂曰:“我用兵,現今沒幾個人能學得會,唯獨你除外。”於是傾囊相授,從而為科舉出身的裴行儉又注人了立功邊疆的雄心。直到此時裴行儉應該說還是不負家門期望的。少年得志又有名將指點, 他理應春風得意,平步青雲然而其後他的仕途卻好像並不順利,從太宗朝直到高宗永徽五年,裴行儉似乎 從初唐政治舞臺上消失了。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裡,史書中唯一一次提 到他的是“遷長安令”。 我們無法探知在這段時間裡裴行儉是如何度過的,但不難想象滿腹才學的他對於一個區區的長安令必然有相當大的情緒;當然也不能說非大官就不能光宗耀祖,不出名就有多麼的丟臉,況且他自小磨鍊出來的性格也決不會因為點小小的挫折就灰心喪氣。

改革用人制度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公元655年(永徽六年)八月,高宗已經下定決心立武昭儀為皇后。時任長安縣令的裴行儉聽到消息後,認為國家的禍患必定從此開始,便與長孫無忌、褚遂良這幾位顧命大臣私下議論此事。大理寺的袁公瑜偶然聽說後,便偷偷告訴了武昭儀的母親。裴行儉因此被貶為西州都督府長史。

至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裝行儉調任安西都護,他時常曉諭西域各國以大義,於是諸胡大都慕義歸附。同時也為他初具“規模”的軍事思想打下堅實基礎。旋召為司文少卿。總章二年(公元669年),累遷吏部侍郎,與李敬玄一同主持典選官員,時稱“裴李”。同年,裴行儉與員外郎張仁偉開始設立列有候選人名資歷的長榜,制定從他們中銓選注授官職的規則;同時還規定州縣官升降條例和高低等級。在選任官員上做了一些較大的改革,初獲聲名。

在此之前,唐朝選拔官員時通常要考慮各種因素,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官吏的選拔制度一直不太完善,甚至帶有相當的隨意性一雖 然唐繼承了隋以來的科舉制,但它卻不是當時最主要的人仕途徑,至少在太宗時期如此。高宗執政後情況有所改善,他很重要的一個政績就是"重建"科舉制度:應試和中舉的人迅速增多。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科舉制與我們所熟知的“連中三元"不同,那實際上是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而唐朝的科舉制度與明清有很大不同:通過科舉考試的人也只不過是獲得了做官的資格,或者說是出身。在中舉後還需等待吏部的選拔,還得面對那些世家子弟的競爭。儘管相當數量的官員通過舉試這一途徑走上仕途。這一時期有幾個宰相就是功名在身的,比如趙仁本張文瓏等。但是這種影響又是有限的,大部分官員仍然是依靠世家的身份或是以胥吏人仕。事實上能夠參加科舉考試人的無非兩種途徑:是來自京師的國子學,但能進人這些國子學的幾乎都是貴胄和名門望族(就像裴行儉);二是被他們所在的州當作“貢品”送上的。後條路是庶族地 主參加科舉考試的唯~途徑 .然面中舉的人並不多。

當然有識之上們也早已看到這一時期的選官不太合理,提出過種種設想。如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主持選官的黃門待郎劉祥道認為:如今吏部取士太濫,每年進人九品以內的官員竟然有一千四百多人(很顯然大部分人未經考試就獲得了資格),還有其他未經考試就進人九品官的則沒有經過銓選;現在朝廷內外品至九品的文武官員多達一萬三千四百六十五人,大約需要三十年才能用完這麼多人!許多大臣建議每年限制只准五百人進人九品以內,這樣便足以補充所需要的人數。"高宗令眾人討論,結果大臣們擔心阻力太大,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從劉祥道的奏章中可以看出,當時選官恐怕更多的還是考慮候選人的家庭成份和社會出身。而裝行儉制定的官員銓選辦法,一般根據身、言、書、判,考慮資歷、衡量勞績而分別授任官職。首先集中考試,看書法好壞,文理優劣;人選後再察看體貌是否豐滿,言辭是否明白準確。人選的可以注授官職,但要徵詢本人意見;準備注授官職的人,在應試人中公開宣佈。然後分類羅列次序,由僕射選報門下省,給事中填注情況、意見.侍郎察核,侍中審定,對不適當的提出異議。審定後上報皇帝,吏部按皇帝旨意授官,分別發給憑信,稱為“告身”。兵部選拔武官也採取同樣的辦法,考試的內容為騎馬射箭舉重、負重行走。能夠通過三篇文章考試的,稱為“宏詞”,通過三條判文考試的,稱為“拔萃”,人選者可以破格授官。黔中嶺南,閩中等地的州縣官,不由更部選授,委託都督選擇本地人補授。凡在任官員,按年資考核,六品以下官員,以四次考核為滿限。據說後來武則天還用“糊名”制來確保選舉制度的客觀性這樣,候選人的身份和社會出身就不大能影響選拔的結果。

可以說裴行儉等人在總章年間的動作是大唐開國以來人事制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剛剛調回京城的裴行儉敢於對那些幾十年來形成的“規矩”說“不"!這不能不讓我們為他捏一把汗,畢竟他曾有過被貶的教訓,畢竟他還只是個初到吏部的無名之輩,畢竟他自己也是名士族子弟啊!儘管這顯然得到了皇帝的許可,“總章選制”稱得上是高宗時期比較突出的-項政績,僅憑這一 點,裴行儉可算是唐朝將 相之才中的佼佼者。他在政績這方面可以說超過了李靖李世動, 不輸於婁師德、狄仁傑。也因此項政績,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加裴行儉銀青光祿大夫。

裴行儉的文才不僅表現在做官方面,他還是個書法名家,工草隸。曾撰《草字雜體>數萬言;高宗令他用百卷素絹,書《昭明文選》-部,反覆閱覽,十分欣賞。裴行儉曾說:“褚遂良如果沒有精筆佳墨就不會動筆,不擇筆墨就書寫的人,也就是我和虞世南吧。”

兵不血刃平叛亂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吐蕃侵擾,裴行儉出任洮州道左二軍總管改秦州右軍,並受周王節度開始了他為後世所推崇的軍事生涯。

調露元年(公元679年)吐蕃贊普去世,他年僅八歲的兒子在宰相論欽陵(祿東贊之子)等擁立下繼位唐高宗得知贊普去世,命令裴行儉乘機進攻吐蕃。裝行儉說:“論欽陵掌權,大臣和睦,不能進攻。”於是沒有行動,其實“吐蕃無破綻"並不是個很好的理由,何況高宗已經兒次下詔“大發兵討吐蕃!”,而且贊普新故,表面上:看此時的確應該是進擊的最佳時機,而事實上在此之前一年,裴行儉吏部的同事李敬玄在青海戰役中被吐蕃大敗,工部尚書劉審禮被俘(後病役於吐蕃),十八萬軍隊幾乎盡沒!況且東邊高麗戰事未息。儀鳳二年(公元677年),西北又有+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與他的別帥李庶匐勾結吐蕃,侵逼安西。這連串的邊疆告急使得唐政府焦頭爛額,首尾難顧,而且早在儀鳳以前唐軍就曾多次被吐蕃擊敗,經此青海戰役後更是已經交出了戰略主動權,被迫轉人防禦。事實上此時在河西.隴右諸州兵力與吐蕃相比已明顯處於劣勢,裴行儉此番回答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同年六月,朝廷商議發兵討伐西突厥。裴行儉奏曰:“目前吐蕃氣焰囂張,又值李敬玄戰敗、劉審禮陣廣。怎麼能夠再出兵西方?另外現今波斯王已經去世,他兒子泥洹師作為人質還留在京師長安,不如派遣使者送他回國,在途經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統治區時,見機行事,應該可以不經激戰就將他們擒獲。"唐高宗採納裴行儉的意見,任命他為安撫大食國使者,並護送泥海師回國,冊立為波斯王。裴行儉上奏要求任命肅州刺史王方翼為自己的副職,並任檢校安西都護。

裴行儉行西進。隊伍行進至莫賀延磧,風沙漫天,晝夜難分,連嚮導都辨不清方向。將士們飢渴疲乏,於是裴行儉命扎背祭祀,口中念道:“水泉非遠!”過了片刻,漸漸地風徐雲現,又走了數百步,逐漸進入了水草豐美之地。大家極為驚訝,認為他是漢朝貳師將軍李廣利再世路過西州時,因為裴行儉曾任西州長史,又是奉詔出使,所以當地官吏和百姓都到郊外迎接。裴行儉將當地豪傑子弟千餘人招來充當自己的隨從,而且四處揚言“天氣太熱,不適合遠行,等待天氣涼爽後再西進”。

阿史那都支聽到這個消息後更不加防備。於是裝行儉便從容不迫地召集龜茲毗沙、焉者疏勒等地胡人酋長,對他們說:“從前我在西州時,打獵很愉快,進京後公務繁忙,難得如此閒暇。現在想重溫舊日情趣,誰願意同我起打獵去? ”胡人子弟爭相要求隨行,又召到將近萬人。裴行儉佯裝打獵,巡遊曠野,加緊練兵,整編隊伍,數日後便迅速西進到距離阿使那都支部落十多里處。先前早已派遣與他親近的人去向他問候,以表此行純屬路過,造成並非要討伐襲擊他的假象,接著又派使者通知他要馬上召見他。阿使那都支原先與李庶匐約好.到秋天時起正式抗拒唐朝使者,突然聽說唐軍到達,--時想不出別的辦法.只好率領五百多子弟出來迎接,當即被擒獲。接著又用他的令箭召集他屬下諸部酋長,一起押送碎葉城。然後挑選精銳騎兵輕裝前進,日夜兼程突襲李庶匐。

進軍途中,俘獲阿使那都支從李庶匐處返回的使者和與他同行的李庶匐的使者。裴行儉釋放李庶匍的使者,讓他先去通知李庶匐,說阿使那都支已經就擒,大軍正在進發。李庶

匐見陰謀敗露.無奈之下也投降了。於是裴行儉抵押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回長安,打發波 四斯王自己返回他的國家留王方翼於安西,讓他修築碎葉城並刻石碑以紀功。高宗大喜,十一月時親自宴請裝行儉.對他說:“卿提孤軍深人萬里,兵不血刃而叛黨擒夷,可謂文武兼備矣!今特授卿二職。“即拜為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

黑山決戰突厥叛軍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早在十月,單于大都護府突厥阿史德溫傅、奉職兩部就齊,反抗唐朝,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為可汗,二十四州酋長隨之響應,擁兵數十萬!單于大都護府長史蕭嗣業率兵討伐,起初連戰告捷。後遇大雪,又遭突噘夜襲營寨,結果大敗。戰勢急轉直下。於是朝廷立刻詔命剛就任二十一天的裴行儉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領兵十八萬,會同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睞合兵三十餘萬,旗幟綿延千里。皆歸裴行儉節制以討伐突厥。

裴行儉對部下說:“用兵之道,安撫士卒要出於誠心誠意;對付敵人就不惜虛偽欺詐。上次蕭嗣業運送的軍糧屢被突厥人掠奪,士兵受凍捱餓,所以失敗。現在突厥人必然故伎重施,那我們可將計就討計....”於是行軍至朔州時,偽裝運糧車數百輛,每輛車中潛伏壯士五人,各持大刀、強弩,派老弱殘兵數百人跟車,又埋伏精兵跟隨其後。結果敵人真的來搶糧車,跟車的土兵故意棄車逃散,敵人以為輕鬆得手,歸途中押著車路過有水草之地,便解鞍牧馬。正要取車上的糧食,壯士們突然從車上一躍而出,尾隨的精兵也及時趕到,敵軍幾乎無一逃脫。從此,突厥人再也不敢輕易接近唐軍的運糧車隊。

大軍進至單于府以北,接近傍晚。安營紮寨,周圍的壕溝也已經挖好。裴行儉突然命令全軍往高崗上轉移,部下皆言士卒們都已經安頓好,不方便再移動,但裴行儉並不理睬,還催促趕快行動將士困頓,對搬遷都有怨氣,但又都不敢違抗軍令。到了半夜,暴風雨驟至,原來的營地水深達丈。 眾人既驚異又佩服,向他如何能預先知道這情況,裴行儉笑著說:“今後只管服從我的命令 ,不必問我怎 麼知道的。 ”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三月,與突厥叛軍在黑山帶展開決戰。由於唐軍兵力佔優,加之裴行儉等諸將指揮若定,官兵們土氣高漲,奮勇殺敵,數戰皆勝,前後斬首無數!唐軍.舉擒獲突厥大首領阿 史那奉職,偽可汗阿史那泥熟匐則被僚屬殺死,其部下拎著他的腦袋前來投降。唐軍大獲全勝,凱旋而歸,只留一部繼續追 討退守狼山的叛軍餘黨。然而裴行儉前腳返回,突厥後腳跟著又反叛-_阿史那伏念自 立為可汗,與敗將阿史那溫傅聯兵侵擾唐境。

平定突厥餘黨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翌年(公元681)正月二十三,裴行儉率大軍再度北進,駐於代州所屬陘口,不斷用反間計使那伏念與德溫傅相互猜疑。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留家小和輜重於金牙山,自領主力出戰。裴行儉令右武衛將軍曹懷舜裨將竇義昭領前軍進擊。又派副將何迦密程務挺暗中分別從通漠道、石地道襲取金牙山。有人報告“兩位突厥首領在黑沙,身邊只有二十餘名騎兵”.曹懷舜.實義明不加分辨.二將只帶輕銳部隊快速行軍至黑沙結果連人影都沒看到:返問途中俘獲了想要西投叛軍的薛延陀部落,到達長城北邊時與阿史德溫傅遭遇,未敢戀戰:至橫水又與阿史那伏念激戰,曹懷舜、竇義昭與李文睞及裨將劉敬同四軍合成方陣,且戰且退。-天后阿史那伏念乘風攻擊,唐軍大亂,曹懷舜等棄軍而逃,大敗。諸將收集殘兵,用重金賄賂阿史那伏念,殺牛盟誓,才得以逃脫。

唐軍初戰失利,然而此時程務挺、何迦密所部早已偷襲金牙山得手。自以為得勝的阿史那伏念發現丟失了家小和輜重,大驚,又逢軍中流行疾病,只得北走細沙。裴行儉急令劉敬同、程務挺追擊。那伏念秘奏請求捉拿阿史德溫傅贖罪,但又猶豫不決,且自以為路途遙遠,故而未加防備。結果唐軍追至,那伏念走投無路,只好抓著阿史德溫傅從小路前去裴行儉處投降。幾天後,唐軍忽見煙塵沖天,以為又是突厥來犯,裴行儉說:“這並非進攻,正是阿史那伏念來投降呢! "眾人稍安,又說:“不過受降如受敵,不可不防!”嚴加戒備,只派遣一名使者前去安撫。阿史那伏念果然率領酋長綁著阿史德溫傅到軍營前請罪。突厥餘黨悉數平定。

高宗聞訊甚是高興,令戶部尚書崔知悌乘驛站馬車,奔赴定襄,傳達皇帝慰問將士的旨意。十月,裝行儉等進獻俘虜於長安。唐朝改元“開耀",大赦天下。當初裴行儉曾許諾不殺阿史那伏念,所以他才投降。侍中裴炎妒忌裴行儉的功勞,便奏稱:“那伏念是被程務挺、張虔助所追擊,又受到漠北迴紇逼迫,所以才投降的。”做了許多不切實際分析,竭力貶低這次勝利的意義。最後裴度的奏本獲准,非但裴行儉有功不錄,只是“加聞喜縣公”,還將阿史那伏念、阿史那溫傅等五十四人公開處決!裴行儉哀嘆道:“當年王渾、王俊爭功,古今皆以為恥;想不到我大唐也會出此等汙穢之.....只恐怕殺了歸降的人,今後再不會有人投靠朝廷了!”從此稱病不出。

從這一次戰役不難看出裴行儉實在是個難得的帥才,既能於萬里之外料敵先機又不乏等待破綻捕捉戰機的耐心,既可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又敢於孤軍深人直取黃龍。無論從哪方面看這些都應該是一個沙場老將的身手,但卻出自於一位幾乎從未參加過實戰,從未真正領過兵打過仗,從未經歷過戰爭洗禮體驗過戰爭殘酷的人。儘管前有蘇定方的悉心教導,後有出鎮安西的經歷,但這都不足以解釋裴行儉超乎尋常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他彷彿一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愣頭小子”,在李世戴去世、薛仁貴流放,劉仁軌年老以致大唐朝中無人的情勢下,以六十歲高齡,在公元679至681這短短二年中屢次救唐朝於危難之際,力挽狂瀾!加之設祭壇尋水、預知天氣等種種“諸葛亮"式的做法,更為裴行儉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裴行儉尤其善於鑑別人才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到了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車薄率十姓部眾再度反叛。再度詔命禮部尚書聞喜縣公裴行儉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軍隊尚未出發裴行儉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其子裴光庭僅八歲,於是高宗詔皇太子遣官至裴家護視,直到其子孫能自立為止。賜諡號日“獻",贈幽州都督;中宗立,再贈揚州大都督。

裴行儉生前著有《選譜》十卷,安置軍營、行陣部統、克料勝負、甄別器能等四十六訣,可惜被武后詔武承嗣就弟取去,未能流傳下來。

裴行儉尤其善於鑑別人才。《新唐書》還說他“通陰陽、歷術”,他“善知人”在當時出了名的。初任吏部待郎時,頭一次見到尚未成名的前進土王勵蘇味道,裝行儉就說:“兩位以後一定能夠擔任銓選官吏的職務,我願將年少的兒子託付給你們。”王勵的弟弟就是王勃,他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後人稱為“初唐四傑”。吏部的同事李敬玄常常對裴行儉稱讚四人的文采,裴行儉說:“王勃等人雖有文才,但浮華淺露,哪裡是享受爵祿的命?除了楊炯還算沉穩,應該可以做縣官,其餘的人能夠善終就算幸運了。“後來楊炯終於盈川縣令任上;王勃溺水面亡;盧照鄰因患頑症不能治癒,投水自盡;駱賓王更因謀反被斬首。而王勒、蘇味道都任銓選官吏職務,正應驗了裴行儉所言!他引薦和帶領過的將領,如程務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齒常之郭待封、劉敬同張虔勖,後來多成為名將,其他封刺史將軍也有數十人。

裴行儉處事和善,為人大方。他曾需犀角、麝香治病,命一個隨從去取結果隨從給弄丟了;皇帝賞賜裴行儉馬和鞍,禮部令史國馬跑得太快,結果馬倒鞍破。這兩個人都畏罪逃走,裴行儉派人將他們找回,對他們說.“你們怎麼能如此小看我呢?”並不加罪,待之如前。打敗阿史那都支時,繳獲瑪瑙盤個,寬二尺多,他讓將土觀賞,軍吏王休烈捧著盤子上臺階時,跌了一跤,把盤子摔破了,於是流血叩頭請罪;裴行儉笑著說:“你又不是故意的,哪至於如此?"於是不再惋惜。高宗下詔將沒收阿史那都支的金器三千多件和各種牲畜賜給裴行儉,他都分給親朋好友和部下,幾天就分光了。

縱觀其一生,大要晚成,厚積薄發。選官十餘載,政績顯著;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二年內三勝突厥,可謂“十年不鳴,一鳴驚人”;私論國事,力推新制可見其正直無私:料敵先機,決勝於裡之外可見其膽大心細。裴行儉文式兼備,實可謂有唐一代將相全才之想楚也!裴行儉的軍事生涯只有短短的十一年,僅指揮了三次作戰,但仍留下了豐富的軍事思想,值得後世兵家學習和借鑑。

中華古代名將錄之大器晚成---裴行儉

裴行儉軍事思想:

1.先謀後戰,以智取勝的軍事思想。裴行儉熟讀兵法,深知“兵者詭道”的道理,所以在歷次征戰中,均是以智取勝。或瞞天過海,隱蔽作戰意圖,麻痺對方,然後攻其不備,一戰而勝;或用“木馬計”,以偽裝糧車誘突厥就範;或於進攻中用間,適時捕捉戰機。三次作戰都集中體現了這個思想,尤其以“木馬計”最令人叫絕。縱觀有唐名將,有如此境界者,唯裝行儉、李光弼、張巡三人而已。所以說用“智”是裝行儉最具代表性的軍事思想。

2.主張“慎戰”,不打無把握之戰的戰略思想這點在處理吐蕃問題時表現最為突出當時吐蕃贊普去世,八歲的器弩悉弄繼位而唐高宗只看到了吐蕃新君繼位,表面上似政局不穩,欲乘機進攻吐蕃但裴行儉卻知吐蕃內部團結,大臣和睦,尤其是手握大權的欽陵,更是用兵如神,多次擊敗唐軍,如果朝廷貿然出兵,定遭大敗,所以他勸唐高宗不要出兵,唐高宗採也納了他的建議,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3.臨危不亂,鎮定自若的大將風範裴行儉雖是文官出身,但每逢大事,卻總是從容不迫,指揮若定,在徵阿史那都支時,裴行儉出發後,需經大漠,結果嚮導因沙暴帶錯了路,形勢十分危急但裴行儉神色自若,安營紮寨後,佯裝虔誡祭祀,並告訴部下:“水泉非遠. "(《新唐書。裴行儉列傳》)部下聽後,軍心方安,不久雲收風靜,敖百步之外,水草車美,眾人皆佩服不已,將其比作西漢貳師將軍李廣利。後來卑軍突襲到阿史那都支的牙帳時,並不急於進攻,而是讓阿史那都支產生錯覺,然後兵不血刃,計擒阿史那都支,此外征討阿史那伏念時,憑“自今第如我節制,母問我所以知也"一句,其鳳範如何便可想而知

4.採取先緩後急,麻痺對方,然後攻其不備,實施連續作戰,速戰速決的作戰指導,在三次征戰中,裴行儉或製造緩期西迸、遊獵等假象;或偽裝糧車誘敵就範;戲用巧用離間計,以求迷惑、麻痺對方,當敵人放鬆戒備後,採取突襲戰術快速進兵,使敵猝不及防,完全陷於被動,然後再連續作戰,速戰速決,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代價來取得最大的勝利

5.待人寬厚,善於撫眾,史書中雖沒明確記戢這點,但從幾件事便能看出。在征討阿史那都支時, 裴行儉將臨時招募的勇士在短時間內訓練成正規部隊, 可見練兵水平之高一次裝行儉命令隨從取摩角、麝香,結果都給遺失了;又有皇帝下令賞賜裝行儉馬和馬鞍一套,禮部令史在送來時,因馬跑得太快,結果馬倒鞍破,這兩個人都畏罪逃走,裴行儉派人將他們召回,並安慰道:“爾曹豈相輕耶?皆錯誤耳。”(《舊唐書。裴行儉列傳))並待之如出。在平定阿史那都支時,唐軍繳獲了大量珍寶,胡人首長和唐軍將士都想一飽眼福。裴行儉遂專門設宴,讓眾人觀賞。珍寶中有一個瑪瑙盤,寬二尺多,光彩照人。軍吏王休烈摔著盤子上臺階時,跌了一跤,將盤子摔碎,王休烈嚇得面如土色,連連叩頭,連血都流了出來。而裴行儉卻連惋惜的表情都沒有,並說:“爾非故也,何至於是! "(《舊唐書.裴行儉列傳》)裴行儉還將唐高宗賞賜的資產金器3000多件和牲商3000多頭,幾天內全部分給親朋屬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6.發現和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裴行儉除了善於識人外,還發現並培養了程務挺、張虔勖、崔智辯、王方翼、黨金毗、劉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齒常之等大批軍事人才,這些人後來為大唐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皆為一代名將僅官至刺史、將軍的就達數十人

7.長於理論,善於總結經驗,裴行儉早年隨蘇定方學習兵法,在軍事理論上造詣頗深,加上文官出身,所以善於總結經驗:裝行儉曾撰寫兵書(選譜>十卷,書中記載了安置軍營、行陣部統甄別器能等四十六訣,後來武則天令秘書監武承嗣到裴家將其全部取走,藏於宮內,未能流傳下來,甚為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