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2019年伊始,面對即將到來的數字與智能深化時代,洛可可制定併發布了集團第一戰略:“設計+研發供應鏈”。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未來10年,洛可可將用“設計”與“研發供應鏈”這兩個核心要素組合出擊,打通“創造好產品”的上下游,協同社會化資源,構建起產品生命週期的數字化生態系統。這標誌著洛可可對於好產品的交付能力將從設計升級至創造。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未來,“創造好產品”將成為一種標準化、在線化的軟性基礎設施,見證時代與產業的變革。

行業領航者:從順應浪潮到影響潮汐

即將到來的物理世界將是怎樣的圖景呢?

簡單的說,從前是互聯網+時代,今後將是萬物+互聯網。如果用上下半場來區分,上半場圍繞消費者的數字改造基本已經完成。下半場的哨音也已經吹響,萬物開始互通互聯,數字化開始從虛擬網絡世界蔓延至實體工業。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我們身處的物理世界正在重塑,一切都將成為數據。當數據世界被打通,創新效率也將迎來火箭速度。處於這樣的時代,洛可可將通過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戰略推進時代的進化。

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動力的出現,專業設計師出現,標準化的設計成為了工業化推進的幫手;

第二次工業革命,設計用全新的視覺語言幫電力以一種嶄新的、現代的方式,讓更多人願意接受新的機器美學;

互聯網革命絕不亞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的歷史意義。隨著互聯網革命的深化,從工業設計起步,再到整合設計創新型公司的洛可可始終在做著最迅捷的反應:

2009年,洛可可拓展了研發供應鏈業務板塊,對複雜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整合,提升了創新效率。通常來說,一件極其普通的消費類日用品可能需要對接40家不同的供應商,幾百種不同的材料,最終進入產品創新環節的,平均也要20家。洛可可研發供應鏈不僅提供了資源對接,還落地了一套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對每一個環節進行把控。成立至今,(缺主語)已連接5000餘家供應商,100多個專業項目工程師,覆蓋了產品設計、研發、手板、開模、生產、包裝運輸、電商渠道、供應鏈金融等全部環節,已服務騰訊、CCTV、中車、百度、同仁堂、海爾、新松、北京故宮博物館等眾多知名企業。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2016年,洛客設計共創平臺成立了,這是洛可可關於設計模式的一個先鋒實驗。CBD的共創模式是業界首創,C是用戶,B是供應鏈和客戶,D是設計師。“洛客”把這三方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眾創平臺,改變了設計的孤島處境。過去,用戶和企業、設計師、設計公司都無法連接,產品出來之後,用戶才能參與測試、吐槽等等。CBD模式把用戶的真正價值放大了,需求從一開始就連接到B、D端。用戶通過洛客眾創平臺,用任務領取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參與到產品創造當中,並且講經驗、點子變現。兩年多來,通過一千個項目的試跑,洛客的共創模式被證明是成功的。就連工業產品的集大成者,汽車項目也在洛客平臺試跑成功。北汽lite通過任務發佈,徵集到了280多個有效方案,開創了很多行業先河,比如今天較為常見的汽車三屏聯動設計就是第一次出現北汽lite的設計之中,由用戶、設計師、車廠共同協作完成。未來,洛客平臺將繼續在數字化、在線化的領域深度挖掘,通過標籤化、標準化的任務管理,全面深入到數字革命當中。

當所有關於創新思考的涓涓細流彙集到2019,洛可可需要以領航者的角色擔負起行業的時代責任:面對數字深化的產業與時代:設計如何成為潮汐,可以影響創新的浪潮:

未來的設計行業如果不能與數字化、標準化深度協作,則無法順應產業互聯網的趨勢。

雙飛輪驅動消解創造好產品的不確定性

基於15年的創新經驗,洛可可發現創造好產品除了一流的設計外,研發與供應鏈的龐大作業環節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可以說,二者是決定好產品成功的基本飛輪。所有的設計都會受到研發與供應鏈的影響,這種反應速度越快越準確,好產品的創造就越能成功。

拿重新定義手機的iPhone來說,作為全球範圍內廣泛認可的好產品,它的出現並不只是設計顛覆,你看不見的研發與供應鏈也是完美體驗的幕後推手之一。哪怕是包裝,也是產品創造邏輯鏈條嚴密的一種體現。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比如在2007至2012年,iPhone的包裝精簡了28%,這讓每個空運集裝箱,多運高達60%的盒裝產品。每運輸416,667件產品,就可以節省一架波音747航班的運力。這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成本。哪怕是蘋果。要知道在1997年以前,即使設計出眾,由於供應鏈的混亂,蘋果公司幾乎沒什麼錢賺。在美國設計、愛爾蘭組裝,部分裝配與零部件製造在臺灣,然後銷售到全世界。到了銷售旺季,零件緊缺,加急空運到愛爾蘭然後再加急空運到世界各地,航空成本幾乎剝脫了全部的利潤。

1998年,喬布斯從康柏挖來供應鏈運營專家庫克,通過對生產流程、庫存等各個環節的精細化管理,蘋果的庫存大幅下降,庫存週轉率大幅上漲,產品的利潤率才節節攀升。這樣一來,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產品之一才有了一個良性的供應鏈管理基礎。

可以說是喬布斯與庫克共同成就了偉大的iPhone。兩人所代表的本質能力就是設計+研發供應鏈。這二者的完美協同才讓蘋果成為了一個不斷創造好產品的、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在今天,只有像蘋果、宜家這樣的頂級品牌有能力把研發供應鏈深度整合到創造好產品的鏈條中。洛可可在2019年這個時間節點提出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戰略,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企業裝配這個核心基礎能力,就是為了改變線性、單向的創新流程!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區別於設計-研發-供應鏈的線性創新,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模式優勢體現在三方面:

1、研發供應鏈環節前置,成倍提升創新效率

通常,產品的設計週期在50~60天之間,研發供應鏈的平均週期是157天。在今天這個時代,157天可能意味著產品定義已經過了兩輪迭代。

目前,在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模式驅動下,我們通過項目試運行能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將設計+研發供應鏈的創新週期縮短至70天,最短可至30天。這種效率的提升在從前是無法想象的。通過融入數據、在研發、設計、製造生產等環節融入智慧調度,這是在產業變革的前夜,洛可可率先動身,探索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創新未來情景的最快反應。

2、利用平臺的數據優勢,實時同步海量數據,同步市場反應,調用全球資源,降低成本風險

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程度將會越來越高,未來的產業資源可能不再有地域和國別的限制。供應商越多管理越難,通過平臺的數據採集、分析和管理,高效透明的供應鏈平臺系統可以更快速度地響應,控制關鍵節點,避免交貨質量不穩定、交貨期延長等致命問題。

3、提升用戶親密度,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產品決策

過去,整個供應鏈是一個線性流程。一個產品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再到營銷,最後才到消費者的手上。這樣的線性流程已經不適合今天的消費模式了。如果在設計前期就引入研發供應鏈,使用CBD的設計模式,多方資源在產品誕生之初就能形成深度溝通。通過環節並行來實現效率提升,流水線作業模式就能變成平臺化的生態創新,產品也將有更強的生命力。

創造好產品,你不一定需要喬布斯,但一定需要設計+研發供應鏈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通過研發供應鏈平臺的全面數據化,設計+研發供應鏈的模式將深入產業升級爆發出的海量創新需求。通過平臺化的思維組合出每個環節、每個工藝、每種材料的最優性價比方案,更多好設計就有能力匹配一流的研發供應鏈模塊,規模化地創造好產品。這是洛可可在前瞻下一個十年裡做出的承諾:以15年5000多款好產品的經驗,以好產品的基準,協同設計+研發供應鏈的生態平衡,助力企業緊緊抓住時代變革,突破行業壁壘與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