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水治理衝關 2.5億讓永定河“流”起來

京津冀水治理冲关 2.5亿让永定河“流”起来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馬維輝 上海報道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環繞北京灣。”一曲《盧溝謠》道出了永定河與北京城的關係,它不僅是北京的母親河,也是海河最大的支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永定河還有20餘億立方米之豐富水量。1951年,國家在永定河上游開建解放後第一座水庫——官廳水庫。1997年,由於水質嚴重汙染,官廳水庫被迫退出北京飲用水源序列。

如今,永定河則有望恢復貫通。8月22日,在2017(第九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凱軍表示,在他參與制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區水環境戰略規劃中,強調“一河貫通、雙翼齊飛、一區四片、多點串聯”,其中“一河貫通”就是指讓永定河串聯起張家口、北京和天津,成為貫穿京津冀的主要河道。

王凱軍表示,這一目標如果實現,永定河將會成為中國環保的亮點。

“凡立國都,必於廣川之上”

城市副中心和首都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和雄安?在王凱軍看來,這與中國的文化有很大關係。

“《管子》中說,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我們古人是逐水而居,後來發現山水有好有壞,於是擇水而居,現在則發展到臨水而居。”他說,“所以國都的設立一定是與水有密切的關係,從歷史上來看,有‘八水繞長安’的典故。”

雄安新區為何選址在雄縣、容城、安新三縣?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徐匡迪曾經表示,首先這是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關於城市建設的“山川定位”立軸線的哲學思想,此外水系也是選址的重要參考,通州是北運河的起始點,雄安新區更是位處“華北之腎”白洋淀,兩者都是水系發達的地方。

因此,王凱軍表示,新時代下,通州和雄安新區的水環境整合治理要滿足“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和高點定位”的理念,需要模式創新和大手筆。

以通州為例,在沒有自然水資源的補給下,要全部以再生水為唯一水源,構建藍綠交織、清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文明示範區,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創舉。

具體來講,北京市中部地區的主要排水河道是北運河,北運河的幹流分為兩段,通州區北關攔河閘以上稱溫榆河。而溫榆河的來水要全部經過通州處理,分配到城北宋莊淨化廠和榆林莊淨化廠退到北運河,再通過延芳澱溼地承擔淨化功能,另外一部分水則通過兩項旁路處理設施,配合河網水系建設,構建“重要節點+連繫通道”的格局。

“在這裡頭,我們也提出了一些新理念,比如汙水處理設施要成為下一代綠色基礎設施。”王凱軍說,“我們做過一些研究,一個汙水處理廠對周邊房價的影響是負的80%,也就是說,它會影響周邊上千億地產價值的降低。所以通州副中心一個18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就採用了地下汙水處理廠的模式,構建生態綜合體。”

公開資料顯示,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制定了“一河串聯”(北運河)的發展戰略,通過高品質河道治理提升示範區水環境質量,以大型溼地群重構為核心擴展綠色生態空間,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構建北運河生態廊道。

在雄安,則要構建大清河生態廊道。大清河是中國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通過上游白洋淀到大清河再到天津入海,雄安新區正好坐落於這個區域。從大清河生態廊道構建的角度,研究流域及白洋淀生態水量配置及保障機制,可以為白洋淀生態保護和大清河生態廊道構建提供技術支持。

打造“流動的河”

事實上,北運河生態廊道與大清河生態廊道都是京津冀水專項“三大生態廊道”中的內容。

作為京津冀水專項專家,王凱軍表示,京津冀水專項在頂層設計上採用了一些系統治理的內容,如“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

他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區水環境戰略規劃強調“一核、雙城、三軸、四區”,一河貫通、雙翼齊飛、一區四片、多點串聯。其中,“一河貫通”是指永定河串聯張家口、北京和天津,是貫穿京津冀的主要河道,要藉助冬奧會,從永定河的源頭開始治理;“雙翼齊飛”是指藉助北京副中心、首都副中心兩個“一號工程”為引擎,橫跨北運河和白洋淀兩個小流域,構建三大生態廊道;“一區四片、多點串聯”則是指圍繞京津冀協調發展先導區(一區四片)以及冬奧會、世園會等重大工程,11個項目任務串聯支撐。

“在之前,永定河沿河的政府也做了很多工程,前5年左右大概做了十幾個大型工程,如‘五湖一線’工程。但它只是將原來的砂石坑變成了開放式河道生態公園,並沒有解決水資源的問題,因此遭到很多詬病,被認為是‘偽生態’。”王凱軍說,“所以按照‘山水林田湖’的思想,我們要統籌上游、中游、下游。上游包括水源生態涵養、水資源優化配置、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空間格局優化與管控;中游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工程,包括水環境質量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生態文明構建;下游則是水生態功能提升。按照這樣的佈局,打通生態廊道,這是我們一個系統的思維。”

去年年底,發改委發佈了《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總體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永定河河流生態水量得到基本保障,河流水環境狀況明顯好轉,生態功能得到有效提升,防洪薄弱環節得到治理,跨區域協同體制機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永定河綠色生態河流廊道。圍繞成為流動、綠色、安全、潔淨的河,構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思維。

今年7月,國家發改委又印發指導意見,明確由京、津、冀、晉四省市人民政府和戰略投資方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永定河流域治理投資公司,負責永定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項目的總體實施和投融資運作。

“要打造‘流動的河’,保證河的流動,恢復流水情況。首先上游水源涵養區要做大量的工作;中游北京的再生水要發揮作用,現在清河的管道已經鋪到香山環島了;同時下游的廊坊那邊也要‘引運濟廊’。”他說,“要實現上下游貫通,我們初步估計需要2.5億元。”

“我們國家第一個環保機構就是設在永定河,即1971年成立的官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如果經過水專項治理,官廳水庫能夠達到III類水,恢復水源地功能,這將會成為中國治汙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可以媲美英國的泰晤士河汙染治理。”王凱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