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條”讓他揹負罵名,卻不知他也是“抗日戰士”,此人是誰

袁世凱的一生,永遠是備受爭議。有人曾說,袁世凱一生貢獻無數,卻因復辟帝制詬病許久,而汙濁不堪的張學良卻通過西安事變徹底洗白。雖說此話有點誇張的成分,但事實上也確是如此。早年的袁世凱,也是一位報國志士。但在其晚年時期,在幕僚的影響下,錯誤地以為復辟帝制便可加強中國的統一,並以此來對抗日本。然而讓袁世凱沒有想到的是,他因復辟帝制,落得眾叛親離,揹負一生的罵名。

“二十一條”讓他揹負罵名,卻不知他也是“抗日戰士”,此人是誰

袁世凱此人在中國封建主義後期,民國時期前期,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其實縱觀袁世凱的一生,你會發現,其實袁世凱也可以稱得上是“治世能臣”,畢竟在清政府無力評判,且時局動盪之時,是袁世凱的及時出現,挽救清政府的頹勢。他更是一位“亂世奸雄”,能在眾多有能力的軍閥中,統帥北洋政府,不可謂能力不大。故此,換言之,袁世凱其實就是那段時期,社會變更的縮影。

“二十一條”讓他揹負罵名,卻不知他也是“抗日戰士”,此人是誰

清朝末年,朝政腐敗不堪,賠款致使國內經濟瀕臨崩潰,社會局勢動盪不安。清政府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有點搖搖欲墜的感覺。但袁世凱的出現,卻是左右逢源,迅速成長,利用各種機會,當上清政府的大臣。故此,清政府對於袁世凱有言,有著知遇之恩。但袁世凱回給清政府的便是,催命符。在革命志士的聯合下,清政府下臺,袁世凱趁機當上大總統一職。然而,袁世凱似乎有點被勝利衝昏頭腦,最終以復辟帝制,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二十一條”讓他揹負罵名,卻不知他也是“抗日戰士”,此人是誰

雖說袁世凱的下場不好,但這並不能否定此人曾對中國政壇產生很大的影響。其實說到袁世凱,還有一點比較出名,那便是“二十一條”的簽訂。雖說在很多人的眼中,袁世凱與日本政府苟合,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以換取日本的幫助。但袁世凱的一生,卻一直以“抗日戰士”自居。袁世凱曾在多種場合,不止一次地發表“抗日言論”,甚至在其彌留之際,都在囑託後輩積極抗日。

“二十一條”讓他揹負罵名,卻不知他也是“抗日戰士”,此人是誰

在袁世凱的心中,日本永遠是他最大的敵人,而自己也是日本進攻中國的最大絆腳石。如一戰時,日本假借對德宣戰,侵佔青島,順勢提出“二十一條”。此時的袁世凱,明白日本對中國的覬覦之心,但有無可奈何,只能假意答應。事實上,“二十一條”的條條框框,在最終實施的時候,袁世凱也是在盡最大可能保護中國利益,而不是一味地將中國交給日本。正如袁世凱所說:“日本亡我之心不死,應臥薪嚐膽,勵精圖治,以待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