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的養生四寶

中醫專家的養生四寶

養生與健康,從古至今歷來是我國人民十分重視的生活理念。《黃帝內經》作為中醫的經典著作之一,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兩千年來對中醫的臨床工作起到了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內經》中“未病先防” “天人合一”等思想,蘊含著古人順應自然、渴望健康的養生理念與秘訣。那麼這些理念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又有哪些指導意義呢?下面請聽,首都國醫名師、我院風溼病科主任醫師馮興華,為您解讀《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讓大家瞭解傳統的中醫文化,《黃帝內經》是如何講養生的,以及《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對現代人的日常起居有何指導意義。其實養生遠遠沒有這樣複雜,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養生的幾個原則,執簡孥繁。“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預防疾病是養生的目的之一,《內經》重視疾病的預防,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的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養生”在古代也稱“攝生”,就是通過對身體的保養,以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中醫專家的養生四寶

順應自然 因時制宜

《內經》強調養生要順應四時的氣候變化。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不同,對人體有著不同的影響,多發病也不同。

如春天風多,傳染病就多。春天氣候變化多,變化也快,中風病發生的多,春天過敏性疾病多,青光眼就會加重。

夏天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腹瀉的病人明顯增加,腸道傳染病增加,霍亂、傷寒、痢疾多在這個季節發生。

秋天天氣乾燥,人體的水分很容易丟失,而出現口乾、眼乾、皮膚乾燥,感冒後容易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痰少。

冬天天氣寒冷,容易感受外界的風寒,感冒的病人多,受寒以後容易出現關節疼痛,老年人冬天關節疼痛會加重。

一日之內晝夜的變化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慕而收據,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要求人們的生活要做到“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激素在人體內的代謝有如下規律:皮質激素主要是由人體腎上腺皮質所分泌,因此又稱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每天的分泌量和血中濃度隨人的生理活動而升降,每日凌晨逐漸增多而達高峰,午後則逐漸下降,於上半夜為最低;瞭解此規律,臨床專家們就採用晨服激素的對策,讓血中外源性的激素,按生理的變化而升高和降低,符合了生理性的波動,從而明顯地減少腎上腺皮質軸抑制的副作用,通過近幾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既可以增加療效又可以減少副作用。

研究發現,如果因坐飛機、上夜班等原因導致生物鐘被打亂,常會引起新陳代謝紊亂,身體不舒服,甚至有可能導致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

順應四時 道法自然

頤養精神 恬淡虛無

中醫認為疾病的病因有三條:一是外因,即感受自然界的風、寒、暑、溼、燥、火,稱為六淫。二是內因,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為七情。三是不內不外因,飲食勞倦,意外傷害等。中醫非常重視情志致病,這是中醫理念的一個特色。

中醫認為五臟能藏神,五臟是情志變化的物質基礎,五臟氣血調和,功能正常,情志變化就會正常。七情和五臟的關係是:心主喜、肝主怒、脾為思、肺主悲、腎主恐。

在正常的情況下七情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和現象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一般不會發病。情志異常時,如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適應的能力,就會影響到五臟,五臟氣血紊亂,不能藏神,就會發生疾病。如怒則傷肝、思慮傷脾、驚恐傷腎、悲傷肺等。如平時我們經常說某某人,肝火太大,心神不定,膽小等等。

情志失調會引起人體機能的紊亂,氣血失調而發生疾病。《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昗則氣洩、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現代研究證明人的精神變化對人體神經、心血管、內分泌、消化、免疫系統等均會產生影響,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甲亢、冠心病、癌症、斑禿、脫髮、神經性皮炎、抑鬱症等。

《內經》調養精神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字:“靜”。其意思就是要求心態平靜,遇事不慌不急,寵辱不驚,知足常樂。這樣氣血調和,五臟平安,就不易生病。

《內經》講醫生治療疾病時要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態。《素問·疏五過論》把醫生看病時,不瞭解患者社會地位的變化,不瞭解患者經濟狀況的變化,都是醫生的過錯。因為患者社會地位的變化、經濟狀況的變化,都會影響患者的心情,以致氣血失調,發生疾病。

中醫專家的養生四寶

平心靜氣 知足常樂

不妄作勞 勞而不倦

中醫養生也要求適當的運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法陳;天地具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素問•上古天真論》:“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於陰陽”是指養生要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和於術數”是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鍛鍊身體的方法。《內經》時代有導引、按蹻等鍛鍊方法。如《素問•異法方宜篇》有“導引、按蹻”的治療方法記載。現代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有,氣功、太極拳、八段錦、走路、廣播體操等等。鍛鍊身體要做到因人而異,要依據年齡、身體的強弱、性格愛好、周圍的環境條件來確定。

《內經》養生要求的身體活動要適當,不宜過勞,要勞逸結合,要力所能及。《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形勞而不倦”、“不妄作勞”。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素問·宣明五氣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勞。”其意義是不運動不可以,運動多了也不可以,要勞逸結合。

骨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的一種疾病,西醫認為骨關節病的發生與關節的負重有關,負重過重,會損傷軟骨,但是關節還必須保持活動,以促進軟骨的代謝,用進廢退,關節不好的軟骨也會退化老化。因此,關節的呵護要在活動與休息之間保持平衡,既要運動,又不能運動過渡,既要休息,又不能不運動。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飲食有節 五穀為養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在人民生活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可是許多疾病都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又有“病從口入”之說。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飲食有節”。有節,就是有節制,包括飲食的時間有規律,飲食的數量有節制,搭配要合理。

《內經》在飲食方面的一個重要理論是“五穀為養。”《素問·藏氣法時篇》說:“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蓄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服之,以補益精氣。”

五穀是指五穀雜糧,五果可以理解為水果的總稱,五畜可以理解為肉類的總稱,五菜可以理解為蔬菜的總稱。中醫講五穀為養,是指飲食要以五穀為主食,五果、無畜、五菜為副食。《內經》這個觀點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飲食結構金字塔基本是一致的。


中醫專家的養生四寶

合理的飲食結構可用一個金字塔來描繪,塔分四層:

塔尖:儘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第二層:適量進食魚類、蛋類、家禽、全瘦肉類、豆類、乳類;

第三層:多吃水果蔬菜;

塔底:儘量多吃谷麥類。

《內經》講飲食養生,要求避免多吃油膩、海鮮的食物。《素問•異法方宜論篇》中說:“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高粱之變,足生大疔。” 這裡所說的高粱是指油膩肥厚之品,大疔是指痛風結石。那時雖然無痛風這個病名,但已有相關的論述了。

中醫認為食物有五味,即酸、甘、苦、辛、鹹。五味入五臟,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鹹入腎。適當補充五味能養五臟,過食五味則會傷及五臟。《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從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說:”五味入口,藏於胃腸,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想成,神乃自生。”

《內經》養生飲食要適當控制,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飲食有節 五穀為養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對人體的的生理,疾病的發生,病理變化,治療原則治法等做了系統的論述。《內經》的理論至今仍然指導中醫的臨床工作,雖然距今有兩千多年,然而,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看,其中寓於科學的道理,如“天人合一”的觀點、陰陽學說對人體的解釋等理論。這些理論兩千年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兩千年以後還是這樣。

通過馮老的講解,我們瞭解了《內經》的科學性與實用性。養生不只是一句口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養生方法才能對我們的健康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黃帝內經》不僅是我國傳統醫學的基礎與指南,其中的養生之道更是對我們中華民族的繁衍、健康起到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