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好多招聘单位都明确年龄不超过35岁?那超过这个年纪的人怎么办?

湘古子自媒体


首先,确实在招聘市场存在这个现状啊。一般是针对基础岗位这样的要求。一是因为35岁的人在职场多年可能有点油了,不好管理;你也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人随意培养了;二是这个年龄的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会占据很多时间,不能全力投入;三是激情,精力等都会下降,可能没有之前的冲劲了。

但是对一些管理岗位来说,还是以三十多岁以上的人为主吧。经历很多,经验丰富,又可以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和力量。这点也是优势。

另外就是有些技术岗,越久越吃香,尤其是现在推崇匠人精神。在一个行业持续深耕,你会越老越吃香的。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能力吃饭,不管年龄,只要你有能力,哪里都会为你开路的,马云阿里巴巴前不久还专门聘请大叔大妈呢。

The End

@明媚清谈 职场女一枚,多年销管经历,善培训,与你分享职场干货&销售和客户那些事儿。欢迎关注,你的关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明媚清谈


35岁,在很多职场人眼里是个分水岭,在很多HR眼里,就是招聘的分界线。35岁不可招,35岁不可用。多少年以来,职场上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少企业也在实践着这样的信条。

我也曾经与一些HR聊过35岁现象,也问过他们关于这种信条的解读。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有说服力的回答。我只能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企业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吧。

可是我们反思一下,35岁现象有多普遍?

1.一个企业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级,对人才阅历和年龄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翻阅一下不同公司的招聘信息,会发现,35岁现象基本在中基层岗位上。高层岗位几乎没有35岁的限制。

2.不同行业对年龄要求的差异比较大。在一些相对前沿的公司,比如电商、比如研发、比如其他互联网相关的行业,企业对应聘员工的年龄要求比较高,年龄偏大是不受欢迎的;但在一些传统行业里,对于应聘者的年龄要求则没有固定限制,或者年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

3.另外,不同企业在不同阶段,基于其业务或者发展的需求,会要求或者不要求35岁的限制。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从整理上来看,我们无论浏览招聘平台的信息,对接企业HR还是猎头公司,需求岗位对年龄有要求是普遍性的。

很多朋友可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5岁现象的发生的?

1.传统的职场阅历解读。在以前的时候,一般认为一个职场人到了35岁,职场经验要在10年或者10年以上了。10年的积累丰富了他们的经验,但同时使得他们成为了职场“老兵”,对于亲团队建设,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活跃度和创新都起不到积极作用。

2.35岁面临的三大问题:

A.职场逻辑固化。35岁的人在长期的职场工作中,形成了成熟的职场工作习惯和职场价值观,在个人行为和团队相处上都会不自觉的遵循自己的一套方法论,很难有大的改变。

B.个人思维路径和理念固化。大量的职场人在10年以后都会普遍性的沿袭自己一直以来的经验,在问题处理和责任担当以及面对新课题的时候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速度较慢,甚至排斥。这种行为造成他们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对己对人,都是不利的。

C.个人成长驱动力较差和工作精力逐步下滑。

如果是追求上进的企业,需要追求上进的员工,需要精力充沛能够承担重压而且全力以赴的员工。但人到35岁,很多人都没有了追求进步的劲头,随着年龄增长个人精力也慢慢的跟不上工作的节奏了。

3.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对于35岁的分界线划分,来源于官方的招聘限制和某些所谓社会学家的解读。社会企业和职场跟风而上,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所谓专家、学者、企业工作人员不辨是非的盲目接受与宣导,使得35岁现象蔚然成风。但实际上呢?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深入研究,

35岁的合理性在哪里?个人认为,这就是一种人云亦云的跟风现象。

站在企业角度来看,35岁现象是有利呢还是有弊呢?

有利之处:

1.团队年轻化,潮气蓬勃,活跃度高。

2.对于一些年轻化的团队来说,团队磨合成本小,容易塑造团队文化。

3.企业再快速发展过程中,敢施压敢调整,团队承压能力较强。

不利之处:

1.完全年轻化的团队,增加企业在执行层面规范化和执行效率的摸索期。

2.没有合理的年龄结构搭配,不利于企业员工整体的成长与发展。我们讲究梯队建设,除了所谓的职级梯队以外,年龄梯队也是很重要的。

3.限于企业中基层的执行或管理,高层关键时刻不给力。大家有时间了解一下歌尔电子的管理,就明白我说的道理了。

35岁现象到底合理否?

1.35岁现象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职场年龄,就如大家所说的现在新兴产业基本都年轻化一样,动不动就80后、70后OUT了,可是看看哪个互联网巨头的大佬不是70后或者80后?是不是现在前沿领头的公司,大佬基本上都是70后或者80后?是他们在引领行业,在引领大批的年轻人前行。你说马化腾的理念比哪个年轻人的理念落后了?马云作为60后,又比哪个35岁以下的年轻员工思想落后了?35分界线导致大量优秀的职场人被排斥在外,部分优质的人力资源被闲置或者荒废。

2.就像我在一开始说的那样,企业的需求不同,行业不同,招聘的岗位不同级别不同,应该在年龄阶段上实事求是,以满足自身发展和整体绩效需求为目标,在人力资源结构的划分上,35岁现象应该存在,但不能是一刀切。

作为个人应该如何看待或者对待35岁现象?

1.35岁现象虽然存在,但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优秀职场人被35岁所阻挡。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敢于拼搏,勇于担当。总是大有可为,总是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向你抛出橄榄枝。35岁现象存在,但挡不住你的优秀。

2.35岁危机,对于个人来讲,还是自我选择和暗示的结果。在社会或者市场35岁风气的影响下,很多职场人,早早的就开始担忧35岁的问题,到了临近35岁,不管市场如何选择,自己先打退堂鼓。对于35岁以后的岁月,在自己的职业生也规划中模糊不清或者出现空白。这种选择完全是自己心理暗示的结果。还没有面临这个问题,你先把自己打败了。怨谁呢?

有些朋友说,连华为这样的企业都有35岁的年龄限制,为什么不合理?我想说的的,第一你的企业不是华为,第二华为的35岁限制与其战略需求和实际的团队工作需要密切相关,华为要解决的问题与你所在的企业是截然不同的,其梯队打造也根本不一样。你信不信华为38岁的员工到你的公司很可能是一把好手,个人思维与能力远超你企业的员工?作为职场人,面对35岁现象,我们知道它存在就好,没有必要在心理过多计较,无形中给自己设立一道根本不存在的“魔障”。但反过来说,一个职场人35岁还在到处求职,也真的事比较失败了。


个人努力不足,不能脚踏实地,却用心抱怨运气不济,眼红别人成功,自己却原地踏步,茫然四顾。所有的人前风光,都必然是背后受伤,成功与跨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唯有真正无畏拼搏,一路向前,才能走出希望和满足。能做到这些,你的35岁又怕什么呢?


回答不当之处请包涵。


指尖视野


35岁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一道分界线,是南北区域的分水岭,是人生走过少年,走到中年,走向老年的一个界线,人们害怕35岁,但是也必须经过35岁。

35岁是一个男人拼搏出成绩,展示自我的时候;35岁是一个女人走过青春年华,孕育生命,懂的生命诚可贵的时候;35岁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在职场混迹,慢慢磨炼出剑刃的时候;35岁也是一个生命到了中点,走向衰老的时候。



耗不起的岁数,俗话说:你上有老,下有小,不好好努力,还在浪费生命,说的就是35岁的年纪。

其实到了我们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孩子上学要钱,父母看病要钱,穿衣打扮要钱,工作好了还可以,工作不好吧你拿什么消费?

如果一毕业就在一家公司,那么这个时候你肯定是元老级别的人物了;如果你一直换工作,那么现在的你是否还在为了工作而发愁呢?那么现在的你是什么状态呢?是在一家公司稳定发展呢?还是到处流浪找工作为了生活奔波呢?



公司招聘很多都不愿意招聘35岁的人,因为35岁是一个不好管理的年纪,35岁的人要兼顾的事情太多了,单纯从上班来说,小孩感冒要请假,父母生病要请假,总之,家里事情很多,但是还不得不去!这就是为难之处!

为什么很多公司招聘毫无经验的毕业生,没经验可以,但是好管理就行,只要你听话,什么都可以好商量。


有人说,35岁之后,人们就会走下坡路,只要心怀理想和勇气,并给自己一份鼓励,为了心中的目标努力追求,只要你想要的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呢?这样坚强的人又有几个,或许你就是这样的人,但是大多数的人都会被岁月磨平棱角。

虽然这个年纪不招人待见,但也不是这个年纪的人找不到工作,其实对于一些人来说,这个年纪应该是最成功的年纪。


35岁,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事业和家庭都迎来全面开放期,走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面对生活赋予的各种角色,更应该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展现自己的魅力和骨气,人有骨气,才更有底气。

所以,不要怕35岁的年纪,活出自己的精彩,才能不畏年龄,不畏艰辛,不畏将来!

【职场温柔乡】,看职场,温柔乡,书卷共烛,天寒夜幽凉,一笔绘万象,每天分享职场趣事,欢迎【关注】!


职场初学者


深有体会,深受其害,深受其益!

37岁,辞去了做了十几年的企业管理工作,职位至总经理。因年龄关系,加上时代变革,出来后踏进了艰难的找工作之路,后来逼着自己自主创业。

所以,深有体会、深受其害、又深受其益!

十几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包括几百上千人的面试经历,谈谈为何35是个坎:

古人就有七、八坎,35刚好是一个人的第五个坎。该稳定的已经稳定,该成熟的已经成熟。

所以,没稳定的必有其因,而且是很难改变的原因,所以用人单位很谨慎。另外,该成熟的已经成熟,很难被改变,每个企业文化不同,用人单位当然会谨慎对待了!


亲子导师苏凡


这是社会问题,我个人觉得35岁以上失业可以有以下出路:

  1. 如果在管理和技术方面有专长的人,可以到一些小公司做顾问或业务骨干。
  2. 如果在管理上有专长,资金上有富余,可以找个小项目,或开个小店,自己当老板。
  3. 如果既无管理经验,无技术,又无资金,只能做保安、保洁、快递员、司机等体力型工作。
以上是个人见解,有不同意见可以与我交流。

我是壹壹,华夏文化守护者,想了解更多华夏传统文化可以关注我!


华夏文化挖掘者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马化腾在架构调整前的香港战略会上曾向总办同事提问,腾讯一两千个总监级干部里,30岁以下的有多少?得到的答复是不到十人。于是,腾讯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组织变革裁撤中干、为年轻人腾位置。

作为一个30多岁,在职场打拼了十多年的人来说,看到这里我同样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翻看网络上的招聘广告,对于年龄要求越来越年轻化,大多都是要在25——35岁之间。虽然我离65岁的退休年龄尚且还早,但内心却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越来越短暂了。

回顾过去的十年职业生涯,曾经同样充满活力与激情、敢打敢拼。但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还有迈入年老的双亲,这些都是牵挂都需要照顾。虽然说有了压力就会有动力,但同时也不得不分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

回归原生家庭,分担更多的家庭责任,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些都是一种社会使命的召唤。而身处其中的我只能在这巨大的冲突中寄予谋得一席间歇。或许真正属于我的时间就是在上下班开车的路上。

我刚走进职场的时候,互联网发展并没有今天这般迅猛,虽然今天我同样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可也要承认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很小就接触到了这个新时代的变化,并且他们是伴随这种变化一路成长起来的,骨子里就有对于新时代的理解和认识。

而且他们没有家庭的羁绊,至少在我身边就有很多95后还没有谈恋爱。在平均受教育水平上也远高于十年前的我们,当我还固守着早些年接受和掌握的方式方法在工作的时候,他们已经灵活地将潮流和工作结合作出了创新。

面对如此形势我自然不想在35岁的时候失业,所以我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以期在退休之前消灭失业的风险。

坚持终生学习

不仅仅是要去学习那些我未知的新知识,这些年一直潜心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有很多区域没有涉足,还有很多知识在我脑中是一片空白。但我想对于现在的我更多是要在已知的知识领域中学会拓展。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化组织的管理能力,训练出更高的沟通水平。这些已知的知识领域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以发挥更为高效的工作能力。如果我的年龄输给年轻人可以被原谅,那么当我的认知也输了的时候,就只能被淘汰。

龟兔赛跑既是说明这个道理,不管你能够跑得有多快,只要你停下脚步,就一定会被后来者超越。所以保持不断学习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保持“年轻态”

时间是公平的,年龄这个数字也是残酷的,它不能被改变的。但我仍然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闲暇之余,散散步,锻炼一下身体,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身体才能拥有更好的精气神专注于工作。

另外一点年轻态就是心态,经常和身边的年轻人多交流互动,理解他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这个时代的节奏。我可以承认输掉了年龄,但不承认输掉未老的心。


行者昊一


为什么现在很多单位招聘时都要求年龄不超过35岁?那超过这个年纪的人怎么办?这个话题曾一度引发网络热议,很多35岁以上的职场人都比较恐慌,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危机来临,家庭和职场面临双重压力,可以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需要我们对【职业的爆发性】建立一个理性的认知。

1、什么是职业的爆发性

职业的爆发性是指任何一个职业在发展当中都会有职业高峰。只不过有些职业来得比较早,有些职业来得比较晚。

如果按照职业的爆发性来给市面上的岗位简单归类的话,那么这些岗位可以被粗略划分为两大类:前期爆发型和后期爆发型。

什么是前期爆发型职业?很简单,通俗点讲叫“青春饭”,最典型的职业比如模特、运动员、演员(偶像派)等等。 这类职业的高峰体验来得比较早,但越往后就越下滑。所以你看,35以上还活跃在一线的运动员、模特不太多。他们通常在二十多岁就已经到达了职业高峰。

什么是后期爆发型职业?通俗来讲就是“老中医”模式职业。这类职业的高峰体验来得比较晚,年龄不到,你就是不行。

典型的职业,比如老中医,再比如瑞希现在做的生涯咨询师。做生涯咨询师要有相当长时间的职场积累和沉淀,没有人愿意找一个职场阅历浅的人给自己做职业生涯指导。 也就是说,这类职业一定要靠经验积累,越老越值钱。



2、为什么有些招聘单位都明确要求年龄不超过35岁?

35岁以上,你大可不必恐慌。很多单位的确不愿意招35岁以上的人,但仔细分析这些职位你会发现:它们要么是比较基础的岗位,要么是前期爆发型岗位。

说得不客气一点,你都35岁了,还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抢基础岗,那你需要反思的是:过去十来年的职业生涯中,你都干了些啥,未来需要积累些啥。

那么,企业里有哪些岗位是前期爆发型岗位呢?比如销售类、研发类(如程序员)等。有哪些是后期爆发型岗位呢?

比如:财务类、人力类。 以销售岗位例。除了个别行业的大客户销售可以做到很大年纪之外,大部分销售岗你是不能干一辈子的。 为什么呢?有两点,一个是精神上的,一个是身体上的。

年轻时做销售,你可以勤奋一点,嘴巴甜一点。 但如果40来岁你还是像年轻时跑销售一样,见到客户嘴巴甜的叫着:“哥、姐、X总”,吃饭的时候抢着买单,你自己也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另外,一线销售人员跑市场、陪客户,工作量十分巨大,你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年轻时做销售,年龄大了不少人都转行做销售管理了,他们开始带团队了。

所以,35岁以上的人基本都到了谋求职业转型的时候。



3、35岁以上的人,怎样应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35岁以上的人职业发展有哪些应对策略。

(1)死磕硬核实力

首先,如果你到了35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那么你需要停下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盘点。选择一个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高度关联的能力项目进行重点提升和突破。给自己1-2年的时间,死磕出一个硬核实力。

(2)早做转型打算

其次,如果你在一个前期爆发型的岗位上,那么你一定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千万不要满足于现状,不然以后的路就难走了。你需要做好两个储备:能力储备和金钱储备。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销售员转做销售管理,那你是不是需要提前储备一些管理能力?另外,金钱的储备也非常重要。 我遇到过一些做销售的来访者,年龄大了,应该转型做销售管理,但他们就是不乐意。

因为做销售的时候,他们提成很高,但是做销售管理,一开始的薪酬是下滑的。 你做销售管理拿的是岗位工资,你的绩效工资来源于团队的业绩,团队总体业绩不好,你的绩效工资就低。

所以有些人做销售管理挺不到一年,就又回去做销售了,因为他忍受不短期内收入的下滑。因此,我们需要储备能力、储备资金,以便能够应对未来短期之内职位的变化和收入的波动。

35岁以上的人都去哪儿了?他们自有他们的来路和去处。不必为35岁而恐惧,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你在不断成长, 成长的烦恼也紧随你来。最难的时候没时间流泪,而要全力应对。

至于35岁,如果命运恩准,希望每个人都能如心所愿度过一生。


我是孙瑞希,生涯咨询师/个人成长教练,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分享成长干货,感谢你的关注、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瑞希。


瑞希


为什么很多招聘单位都明确年龄不超过35岁?

答案是因为,大多数岗位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门槛不高,所以满足岗位要求的人就相当多。

而那么多的应聘者,招聘单位,尤其是好一些的单位,岗位上找一个人都可能收到几十分、上百份简历。

自然而然,单位就会提各种各样的要求。

其实不仅仅是年龄不超过35岁,还有学历、经验、甚至户籍,等等。

而女性尤其受到更多的限制,比如很多单位都不喜欢30岁左右的还没有生育的中年女性。

因为这样的话,很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开始生娃了,然后各种产假和孕假。

另一方面,人一过35岁,很多时候精力就开始下降了,而且家庭等各方因素的限制。

很难再和年轻人去熬年龄、熬加班了。

你看,最近京东不是还强调,不能奋斗的人要辞退嘛?

再者,很多招聘的或者领导本就是年轻人,三十来岁,你找一个35岁以上的下属,总感觉处起来会有点怪怪的,所以,干脆选择不招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35岁以上的人在职场是就没有出路了!

超过35岁的,往往会走向两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前面讲的很多单位都不要了;第二个则恰恰相反,成了很多单位的香饽饽,猎头天天盯着挖墙脚的那种。

这两种有不同之处在于:

  • 前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或者没有什么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后者往往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履历背景强大,经验和知识技能丰富;

  • 前者之前工作资历平平,没有负责过什么大型的项目;后者往往是业界牛人或者高管;

  • 前者被人挑,后者挑工作。

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与其担忧这个问题。

还不如想想,如何趁年轻,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正在提升上来,同时该积累的资源得好好积累,该结识的人脉也不要荒废。


冯起升


好多招聘单位都明确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们担心,很多人过了35岁,就没有学习力了。

1,有学习力的人,还是能在35岁后成功找到工作的。有两位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朋友,都是超过35岁后要找新工作的。较年轻的一位,至今还没找到工作一直在家。较年长的,40岁时找到了另一份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工作之余他都在不断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相信他的学习力是有助于他找工作的。

2,超过35岁的人,若还在工作岗位上,就要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在《如何成为专家》一书里,作者讲很多人的工作,在达到任务的要求、领导的期望、绩效考核后,觉得自己可以完成任务、可以胜任了,就停止下来而没有再进一步,就不再努力了。但职场是很现实的,因为仅仅拥有胜任的能力会很快被超越甚至替代,这样个人在职场上就没有独特价值。若企业出问题,需要重新找工作,就会有难度。但如果你总是想搞清楚你所负责的事情,因为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更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需要研究、交流、思考,再实践。这样在研究自己工作的过程中超越了很多人,就不担心重新找工作年龄超35岁了。

3,超过35岁的人,现在没有工作了,要找之前没经验的工作,从零开始应该是有难度的。或许可以自己创业,自我雇佣,但创业需要的条件和资源太多,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做就能开始的。若想再应聘单位,要先做自我分析,列出自己的强项,大胆地去应聘。有些单位因找到不合适的人选时,也会请超龄应聘人参加面试的。有朋友说起他到现场招聘会上,即使招聘单位有明确只招聘35岁的,他也去排队尝试,争取面试机会。面试时。他告诉招聘单位:他有经验、在某个方面很厉害、请用人单位给他试用的机会,后来真能找到工作。


金鱼每天进步一点点


职场老兵风语者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好像很多公司都在裁员,某东也在裁员吧,据说40岁以上的管理层全部清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人到中年确实会碰到这样的职场危机,那么到底该如何应对?

被裁员,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结,毕竟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还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需要养活。肯定还要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

1. 要有中年危机感。如果你还每天活在自己倚老卖老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是老员工什么都懂,那你很有可能就是被裁掉的那一批。永远记住,年龄不代表阅历。为什么企业要裁掉35岁以上的员工呢?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员工,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较长,对各个工作环节了如指掌。也正是因为对工作环节了如指掌,就容易在工作中出现钻空子的情况,甚至滋生腐败现象。还有就是很多公司认为,老员工的创新能力和进取能力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不断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些都是公司裁掉老员工的理由。所以,如果你没有中年危机感,每天浑浑噩噩,说不定哪天公司就一笔遣散费跟你说再见了。

2. 永远保持学习的动力。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学习,因为这社会发展是在是太快了,你一天不学习,可能就会被结结实实的拍在沙滩上。那么学习怎么学?就是看书那么简单吗?自然不是!对于中年人来说,需要做好两点,首先学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始终走在工作专业的前端,始终让自己的工作有新鲜的血液注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句话,就是让自己的工作更深入,更精准。还有就是学历的提升,如果你是个只有大专水平的中年人,我建议你还是尽快想个办法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本科生现在已经一抓一大把,大专学历的竞争力已经减弱了很多。很多好的工作对学历的要求起步就是本学学历。所以趁你还没有被裁掉,多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这才是重中之重啊。

3. 做好人情公关。不管是你的上级,同级还是下级,必要的人情公关是一定少不了的。不要不舍得为这些人花钱,你不一定奢求这些人在关键时候都能帮到你,但是你基本可以保证,如果你的公关工作做的好,这些人在关键的时刻不会踩你一脚。这就是对你最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添加关注,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我会随时与你互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