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金違規流入“兩市”成監管重點

4月4日,青島銀保監局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顯示,平安銀行(000001)青島分行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信貸資金被挪用、貸前調查不盡職,被罰90萬元。

無獨有偶。同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島分行也因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被罰30萬元。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各級銀保監機構共披露1021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近2.5億元,從罰單比例來看,信貸業務佔比超過四成。其中,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成為銀行被“貼罰單”的重要原因。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嚴監管背景下,最近兩年對於信貸資金流向的監管日趨嚴格,特別是對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股市和其他“三三四十”等違規行為的監管將成為重點。同時,由於罰單公佈有一定滯後性,二季度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樓市的情況披露可能會更多。

多家銀行因違反信貸政策吃罰單

儘管監管政策十分嚴厲,但銀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現象仍屢禁不止。

2月份,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了一批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銀行罰單,這些銀行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村鎮銀行,涉及浙江麗水,安徽合肥、滁州、馬鞍山等地,被罰金額從20萬元到35萬元不等。

從各級銀行業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和表態來看,違反信貸政策歷來是監管重點。

2018年初,監管部門明確“嚴控個人貸款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嚴肅查處各類資本市場違規融資行為;違規發放貸款、信貸資金貸後監督不力、客戶未按合同用途使用授信等信貸業務相關領域一直是監管重點。原銀監會明確提出違規將表內外資金直接或間接、借道或繞道投向股票市場、“兩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為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的要點。

除嚴控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和房市外,違法違規發放貸款也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4月4日,在青島銀保監局同期披露的罰單中,就包括另外一張信貸業務違規的罰單。中國民生銀行(港股01988)青島分行因違法違規發放貸款,被沒收違法所得356.30萬元,並處違法所得1倍罰款356.30萬元,罰沒合計712.60萬元。

據統計,今年2月,各級銀保監機構共披露160張銀行業罰單,合計罰沒3580萬元。其中,共有84張罰單劍指信貸業務違規,佔當月披露總罰單數的一半。進入3月份,各級銀保監機構披露的226張銀行業罰單中,有120張與信貸業務違規相關。

從“明修棧道”到“暗度陳倉”

今年以來,信貸資金之所以頻頻違規進入股市和樓市,黃志龍認為,一是實體經濟仍然偏弱,貸款投向的優質資產缺乏;二是資本市場出現轉牛趨勢,同時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正在觸底回升,同時房企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作為強抵押資產,一直受到商業銀行的青睞。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從外部因素看,樓市出現“小陽春”,股市從去年底以來一直向好,資金是具有逐利性的,哪裡收益高就流向哪裡。從銀行主觀上來說,在貸款用途和流向監控上確實存在一定漏洞,部分基層分支機構和基層員工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甚至少數基層員工為了完成業績,放任這種情況發生。

對於銀行來說,住房類貸款具有風險低、利潤高的特點,是完成銀行貸款指標進而賺取利差的重要手段之一。儘管監管政策趨嚴,但仍有部分銀行瞞天過海,超越各種政策紅線,迂迴給房地產企業和炒房者提供信貸資金。

“有的銀行無視房地產企業四證不齊全、根本沒有自有資金的情況下,想盡辦法為其融資。幫助企業弄虛作假,以流動資金貸款、物業貸款等名目,為房地產企業違規套取信貸資金大開方便之門。”有業內人士披露。

另外,董希淼表示,目前銀行對貸款用途的管理和資金流向的監控存在比較大的挑戰,特別是30萬元以下的個人消費信貸和個人經營性貸款不需要採用受託支付的方式,儘管對用途有要求,但實際操作中很難監控,客觀上存在一定困難。

信貸資金流向將成重點監測對象

業內專家表示,下一步銀行應提高認識,加強管理,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服務的重點,把更多資金真正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

“一方面,銀行應認識到資金違規流向樓市和股市會放大金融風險,因為樓市面臨的調控壓力較大,存在一些變數,股市也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信貸資金的安全會構成威脅,放大信貸風險;另一方面,銀行在資金流向的監控上要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要加強對基層機構和從業人員的引導和培訓。”董希淼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黃志龍表示,未來監管部門將重點監測銀行信貸資金的流向,特別是定向降準的資金是否流入小微企業貸款等實體經濟,考核的標準也將更加嚴格。另外,針對銀行資金進入樓市、股市,還將加強穿透式監管,利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手段,密切跟蹤資金流向。

董希淼也認為,監管部門應利用金融科技的手段來加強監管,比如開發貸款用途流向監測系統,同時還要防止加強資金流向監控之後,對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造成的誤傷。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