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後期科技發展使得戰爭強度越發激烈,各類先進的航空飛行器日新月異,其中美英的戰略轟炸機群對德國本土已經構成了極大威脅。到大戰的末期,盟軍每前進一步就是靠炸彈來鋪路。44年到45年,美英共投下了約145萬7千噸炸彈,是大戰前5年總和的3.7倍。

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對德戰略轟炸共投下了約185萬6千噸炸彈,常規戰術空中支援裡則投下了約84萬4千噸,二者相加達到了270萬噸之多。這些轟炸使得德國以及佔領地的鐵路、交通要道、飛機制造廠、坦克製造廠等軍工廠和化學工廠等遭受了重大損失。為了在航空部隊油料不足的情況下增加面對窘迫的防空壓力,德國開始在首都柏林、漢堡以及維也納附近建造具有防空功能的要塞炮塔,也稱為“高射炮塔”。

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高射炮塔的建造方案由德國建築界權威埃爾馬·維德曼博士提供。從功能上分為兩種:G塔和L塔。其中G塔作為戰鬥塔一般為長70米,寬70米,高35米,屬於大型塔。其頂部通常裝備了4門128mm高射炮8門,以及37mm機炮和20mm機炮若干。人員方面通常為駐紮6名軍官和160名士兵。L塔作為指揮塔,,長寬高分別為50、25、40米,相對屬於小型塔。主要裝備雷達以及各種射擊瞄準計算儀器等,同時配備防禦用20mm機關槍。人員配置基本同上,士兵數略少於G塔。

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通常是兩種塔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實際作戰單位。戰鬥塔負責主要防空火力,鄰近的指揮塔用雷達其提供數據。塔本身屬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外壁厚度達到了2.5米以上,頂部厚度通常為3米以上,不僅足以抵擋一般的空襲,面對蘇軍的203毫米重炮直射,依舊堅挺。其中最有名的屬號稱“柏林動物園”的一號塔,總共三期工程共建造8座。造價從550萬帝國馬克到2400萬帝國馬克不等。因為一門128毫米flak40防空炮就有20萬,接近一輛虎式坦克。

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在內部構造上,防空塔充分體現其要塞化功能,一應俱全。除去地下室共5層,1層為市民用防空掩體,配備了單獨的電源和供水設施;2層作為重要藏品的臨時保管所;3層是臨時醫院,設置近100個床位和2個手術室,有8名醫生、20名護士和30名助手;4、5層通常是官兵居住區以及指揮部、無線電部門、蓋世太保支部等,方便他們隨時登上塔頂,參加防空戰鬥。炮塔擁有獨立的蓄水槽和發電裝置,甚至配備了大型烤麵包機。只要補給充沛,這種高射炮塔能夠獨立堅守1年左右。

德國最強防空炮塔 能抗203毫米重炮直射

據在炮塔服役過的軍醫戰後回憶,設計容納1萬人的高射炮塔,在蘇軍攻打柏林期間曾塞滿近5萬人,宛如沙丁魚罐頭。美軍防空塔的評價也很高,認為其設計科學、建造工藝精良。這些從那場人類浩劫中誕生的要塞至今保存完好,像雕像一樣時刻提醒著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