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完成時的“試點”

●戰時政治工作這個“看家本領”,如今遇到了什麼

●上了戰場,一線指揮員人人都要會做政治工作

●只要戰爭一天沒打響,探索創新就一天不停歇

一個沒有完成時的“試點”

一個沒有完成時的“試點”

一個沒有完成時的“試點”

圖為火箭軍某導彈旅官兵在陣地前開展宣誓、火線入黨等活動。宋波攝

不僅要告訴我們為什麼,更要告訴我們怎麼辦

從優秀排長直接晉升為指導員的王建林,沒想到上任後的第一次大考便“考砸了”。

那年,火箭軍組織導彈旅“三年三步走”實戰能力考核,考官給王建林現場下達一個“特情”,問他如何處置。

王建林冥思苦想,毫無應對之策。最終,考官判定:作戰行動失敗。

遭遇“滑鐵盧”的不只王建林一人。同樣在那次考核中,考官也給前沿指揮所政治工作組出了一個“特情”。結果,前沿指揮所政治工作組組長只是按照慣例對部隊簡單組織了一下針對性教育,而對一些關鍵情況沒有實際動作,現場考官判定成績為零分。

同一場考核,先後兩名優秀幹部跌了跟頭!一時間,這件事不僅引發了官兵的各種議論,也引起了該旅黨委一班人的憂思。剛剛走馬上任的政委林樹森更是感到焦慮,因為他比誰都清楚,這兩名幹部跌的跟頭,指向的是同一個現實課題——戰時政治工作,究竟該如何做?

戰時政治工作,歷來被我軍視為“生命線”,曾是我軍指揮員的“看家本領”。當年在戰場上,作為我軍政治工作中最緊張、最活躍、最精彩的部分,戰時政治工作在“瓦解敵軍、鼓舞鬥志、激發戰鬥精神”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指揮員的這一“看家本領”遇到了什麼?在隨後的自我抽查考核中,該旅黨委一班人進一步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種種“特情”面前,有的基層指揮員要麼沒了主意幹愣神,要麼按部就班老一套,要麼慌了手腳瞎指揮……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抽查考核之後,黨委一班人分頭調研,聽到一個共同的呼聲:“戰時政治工作的意義我們都懂,但我們更想知道的是具體怎麼實施——不僅要告訴我們為什麼,更要告訴我們怎麼辦。”

呼聲應和著思考,思考催生著行動。“一說起戰時政治工作,各級都在講意義、提要求,但現在最缺乏的是落實到基層作戰部隊應該怎麼辦?”該旅領導認為,當務之急是讓一線指揮員拾起戰時政治工作這個“看家本領”。

如何拾起這個“看家本領”?林樹森說:“我們一起研究探索出一套有針對性的實施手冊,目的只有一個:告訴基層指揮員‘應該怎麼辦’!”

此時,適逢古田全軍政工會召開。該旅黨委一班人認為,研究探索戰時政治工作如何推行,是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的題中應有之義。

隨後,在上級首長和機關的支持下,這個導彈旅的試點探索開始了。

就像一本《戰場指南》,基層官兵一看就理解,照著就能做

戰鬥打響後,該旅發射七連指導員鄭保光發現:派出去的一名崗哨“失蹤”了!

鄭保光當機立斷,一邊迅速派出2名哨兵在陣地四周搜尋,一邊向營隊彙報,啟動備份號手頂替操作方案。

作戰行動結束後,“失蹤”哨兵灰頭土臉回到連隊。原來,他是被藍軍抓了“俘虜”。鄭保光首先想到的是“失蹤”哨兵有沒有向藍軍洩露連隊下一步作戰計劃。安撫哨兵、詢問筆錄、整理卷宗……最後,鄭保光向該旅保衛科移交了線索。

因為處置得當,這一次演練導調組給鄭保光打了滿分。

“滿分”,對於鄭保光來說,並不意外。“這次遇到的‘特情’,並沒有超出‘秘籍’的範疇。照著‘秘籍’給出的步驟做,準沒錯。”鄭保光所說的“秘籍”,便是該旅持續4年不斷修訂完善的《導彈旅戰時政治工作組織實施手冊》。

“部隊轉進途中,與駐地群眾發生衝突遭受圍堵怎麼辦”“作戰持續時間較長,官兵出現厭戰情緒怎麼辦”“戰後官兵居功自傲,敵情觀念淡化怎麼辦”……記者翻閱手冊發現,手冊不僅詳細介紹了戰時政治工作各級職責、各作戰階段政治工作實施流程、各崗位開展政治工作具體實施方法,還針對不同的“特情案例”給出了5-6個處置參考要點。

負責資料彙編的該旅組織科科長付志強介紹說,諸如戰時黨委會、火線入黨、立功創模、戰後評功評獎、傷病員和烈士善後等政治工作內容,手冊全都涉及。

事實上,這項試點工作一開始,該旅政委林樹森就提出這樣幾個問題:戰時政治工作各級職責是什麼?各作戰階段政治工作任務有哪些?方案預案應該包含什麼內容?遇到各類特殊情況處置程序是什麼?

“只有平時把情況分析透、把問題想周全、把方法搞靈活,關鍵時刻才能確保戰時政治工作紮實有效。”這位政委一再強調,編寫的手冊“就像一本《戰場指南》,基層官兵一看就理解,照著就能做”。

這個手冊,不僅讓不少指揮員脫穎而出,還讓不少“門外漢”變成了“業務通”。

2018年,張浩由副連長調整為該旅保衛科幹事。他到政治機關報到時,科裡的2名老幹事已經下到連隊擔任指導員。

沒有老幹事傳幫帶也就罷了,偏偏剛來保衛科的他接手了一項非常專業的任務——對將要執行任務的逾千名官兵進行“政治考核審查”。

就在張浩一籌莫展之際,第二天保衛科科長王帥文交給他一套《導彈旅戰時政治工作組織實施手冊》,並留了一句話:抓緊熟悉手冊,儘快適應崗位。

將信將疑,張浩接過了手冊。翻閱目錄,張浩打開手冊第95頁“政治考核審查”這一章,只見考核對象和時機、考核內容、方法步驟列舉得很詳細,考什麼、怎麼考、審查權限都很明確。如獲至寶的他,僅用一週就完成了對所有參加任務人員的政治審查工作。

兩個月後,連張浩自己都難以相信,他不僅牽頭組織並順利完成了紅藍實兵對抗演練中的保衛工作,還得到了領導的表揚。

有基層溫度、有鮮活的實踐,試點才有價值和意義

夜幕降臨,野營帳篷裡燈火通明。該旅發射十連指導員劉振在這條山溝裡已經忙碌了30天。此刻,劉振沒有絲毫倦意。案頭上擺滿了6個小時前剛出爐的全連官兵階段性訓練成績單,13份成績墊底的人員情況分析報告也被他一一攤在桌面上。

今晚,註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13名官兵,其中2名士官平時不服從管理,5名官兵工作責任心不強,1名士官和妻子鬧矛盾久久未和解……”如何調動他們的訓練積極性是今晚劉振思考的重點。

夜深人靜,兩年前西北戈壁實彈發射場上的一幕,再次浮現在這位指導員的眼前。

對發射十連官兵來說,那個夜晚意義非凡——第二天一早,他們將執行一枚導彈的實彈發射任務。

就在那個夜晚,劉振發現,野戰營區的帳篷裡總有人進進出出。導彈瞄準號手牛新志一晚上已經去了3次衛生間,但依舊還在帳篷門口轉悠。

“指導員,我睡不著,心裡總是不踏實。”聽完牛新志這番話,劉振瞬間明白,見證親手發射的導彈直刺蒼穹,是發射連很多官兵的夙願。即將把一枚導彈送上天,對眼前這位只有4年兵齡的22歲的小夥子來說,怎能不興奮?

“我夢見導彈發射失敗就睡不著了”“我聽見別人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自己也失眠了”……劉振一邊疏導大夥兒的情緒,一邊記錄著每名官兵“大戰”前的心理變化。

第二天,導彈發射圓滿成功,但劉振的“戰鬥”才剛剛開始。他帶著兩名排長把全連官兵在發射前的思想心理情況進行彙總梳理,並結合自己的疏導經驗,整理出《少數官兵求戰心切,情緒激動》的典型案例,詳細列出具體的情況想定和參考處置要點。

劉振整理出的這一案例,在《導彈旅戰時政治工作組織實施手冊》更新第3版本時,被納入戰時政治工作特情案例庫,成為第14個典型案例。

去年,該旅發射一營在氧氣含量只有80%的作戰陣地內,連續進行2個月的密閉生存訓練。教導員劉德栓在不同時間段和不同作戰任務節點,對全營官兵進行了6輪心理測評。訓練結束後,劉德栓向機關提交了《長期待機官兵思想心理問題》的典型案例和處置要點,也被納入該旅戰時政治工作典型特情案例庫。

截至目前,《導彈旅戰時政治工作組織實施手冊》4年時間已經修改了4個版本,收錄了70個典型特情案例。

據瞭解,今年該旅還有26個基層上報特情案例處置等待檢驗。該旅政委林樹森告訴記者,他們的典型案例沒有一個是閉門造車、自我設計的,全部源於“戰場”實踐。每一項成果都經歷了各類大項任務的檢驗完善。

去年7月,該旅參加上級組織的綜合演練,導調組給該旅綜合保障營下達了戰時特情處置課目。教導員李曉峰在規定時間內列出13條處置要點,居然比考核組給出的參考答案還多了6條處置要點。

看完李曉峰列出的處置要點,一位常年研究戰時政治工作的教授驚訝不已——很多細節的處置,他們“從來沒有想到過”。

其實,仔細研讀手冊裡收錄的這些典型特情案例,你會發現一個共同點:不僅有著靈活的操作性,更帶著濃濃的人文關懷。

“有基層溫度、有鮮活的實踐,試點才有價值和意義。”林樹森說,正因為實踐是戰時政治工作的“源頭活水”,所以只要戰爭一天沒打響,探索創新就一天不會停歇。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