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從投資者動向談“保倉位”的含義

報告摘要

產業資本減持暫不需過度擔憂。從市值的角度看,產業資本占上證A股的61%。產業資本近期披露的減持計劃增加,我們認為無需過度擔憂。一方面,減持新規後,產業資本減持規模在更長時間內進行了平滑,對市場影響有限;更重要的是,減持需要達到75-107億元/周的閾值,才會對市場牛熊產生較大影響,今年以來4周滾動周度減持額的均值為58億,暫不需要擔憂,不過未來半年有可能達到這個閾值。

險資處於長期加倉趨勢中,但短期或有兌現收益的訴求。險資是典型的配置型資金,險資基本的投資策略是通過比較股債(隱含)回報率而進行大類資產配置。勞動力/資本要素新格局決定了中國無風險利率處於長週期下行通道,意味著險資處於長週期加倉路徑中。險資也是本輪行情中最早加倉的機構投資者,近期股權風險補償下降過快,有可能誘發險資短期兌現收益的需求。對此,保倉位的含義是,在理性修復完畢後的趨勢外推階段,配置型資金兌現浮盈具有合理性,只需要確保倉位比2018年更重即可。

公募基金受散戶影響較大,被打上了趨勢交易者的烙印

。公募基金自春節之後開始大幅加倉,一季度的理性修復完畢後,目前普遍倉位較高、浮盈較大,不存在繼續踏空式的、激進加倉上車的必要性。對於公募基金而言,保倉位的含義是持倉觀望、順“勢”而為:①在趨勢外推階段,散戶這個趨勢交易者正在跑步入場,兩融餘額快速上升、槓桿資金佔交易量的比重已經接近2016年以來的高點,這種背景下被逼空的散戶借道公募基金跑步入場,導致公募客觀上非但難以減倉而且有高位建倉的壓力;②更重要的是趨勢交易者並非趨勢創造者,趨勢交易者被逼空後的恐慌性的加倉上車也是機構投資者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③一旦三大風險暴露,散戶的趨勢交易情緒降溫,再減倉也不影響相對排名。

波段交易並非外資主要投資風格,兌現收益不是外資流出理由。3月和近期,外資一度出現淨流出,很多投資者擔心外資逢高減倉,對市場產生較大的下行壓力。從投資策略上看,外資更關注的個股基本面,如ROE變化,“預定收益率”賣出原則的解釋力度十分有限,這意味著波段交易並非外資的主要選項,通過長期持有“核心資產”,獲取ROE和利潤增長的收益,是外資更偏好的選股策略。從外資的角度看,市場更需要擔心海外風險的傳染,而不是外資流出這個表象。

綜上,大多數機構投資者在2月左右已經實現了加倉至較高倉位。在一季度的理性修復完畢後,機構投資者普遍倉位較高、浮盈較大,對於機構投資者而言,具有實戰意義的策略不是被逼空後的激進上車加倉,而是在趨勢交易者而非趨勢創造者的散戶主導階段,針對①通脹邊際上升、②對過度亢奮市場的適度監管、③美股再次擾動的可能這三大風險,著眼於二季度的衝高回落,結合自身的收益考核目標進行“保倉位”。

風險提示:1、中國通脹超預期上升;2、美股波動超預期。

本文源自光大證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