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上回說的是木雕,這裡小編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回憶,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小時候小編家隔壁有個木雕手藝很不錯的師傅,應該算是國家級大師,97、98年光單位純收入就應該在20W左右,另外私下還開課授徒,門庭如市。他家小孩和我年紀相仿,因此我就有很多機會可以去他們家探門。小編之所以這麼喜歡中國傳統建築,現在想來多半是那時候結下的緣吧。

因為他家裡授徒的關係,所以經常有一些廠裡的活會帶到家裡來做。有兩次經歷是讓小編感覺比較震撼的,一次是一個2米多高,直徑在1.5米左右的佛頭,它是用兩塊樹根粘合而成的,一塊樹根是半個佛頭。等完成後,立在客廳中央,好傢伙,整個客廳像是被佔滿了。還有一次,是一尊四大天王坐身像,那大的就跟小山一樣,屋子裡放不下,直接在院子裡搭了個簡易的棚子就開工。那震撼感不是親眼看到很難形容。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言歸正傳,這回我要給大家粗略地介紹一下磚雕的歷史。

那麼什麼是磚雕?

中國的傳統磚雕是在特製的質地細密的黏土磚上以一定方式形成圖像和圖案的一種工藝,在我國古代,它主要用於墓室、寺塔、房屋等建築物牆面的裝飾,也有作鋪地用的地磚。我國最早的磚是陝西扶風出土的一塊殘磚,據推算,它屬於西周晚期。

春秋戰國時期,在墓室中出土的是質地堅硬、表面有花紋的青灰色空心磚。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而從秦朝、漢朝一直延續到魏晉南北朝,鑲嵌在墓室牆面上用於裝飾的畫像磚很是流行。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到了唐代,磚雕仍是以模印製為主。如陝西西安大明宮遺址出土的鋪地花磚。但這種磚雕圖像已經不同於以往畫像磚的平面形式,已經具備了深浮雕和半圓雕的立體雛形,有很好的裝飾效果。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隨著技術經驗的沉澱,直到宋代出現了在經過燒製的磚面上直接進行雕刻圖案的技法。如中國歷史博物館保存的一塊河南偃師出土的宋代婦女生活——斫燴的磚雕。整幅磚雕以線刻為主,表現對象的輪廓整齊清晰,刻畫人物的衣紋利落,顯示出一種清新樸實的磚雕藝術風格。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明清時期,磚雕更是被廣泛地應用於建築門樓、門罩、影壁、牆體的裝飾(關於建築的名稱我後期再開文講解)。明清時期磚雕的主要藝術特點是:花紋圖案具有完整的裝飾效果,表現人物的作品具有獨立的構圖形式,而且能表現出複雜的場景,畫面層次較多。其製作方法也具有多樣化,有淺浮雕、深浮雕、鏤空雕等,同時也有灰塑、模印的做法。對於大型的磚雕作品則用多塊小青磚雕成後,再拼接鑲嵌於牆面,形成一種“壁龕”式的裝飾風格,如安徽績溪湖村牌樓巷一批精美的門樓。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明清時期磚雕以徽州、蘇州、揚州、天津、北京廣東、甘肅等地最為著名。


中國古代建築之雕刻淺談(二)


未完待續,下期我給大家說一說石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