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方法?

(一)增值税、消费税

1、变动类指标

(1)税负变动率:将企业监控期税负变动率与以前年度同期税负变动率进行对比,与以前年度有较大差距的,可以认为应纳税额有异常。

(2)销售额变动率:将企业监控期的销售额变动率同行业销售额正常变动峰值对比,对低于销售额变动率正常峰值下限或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上限的,可认定为销售额变动异常,初步判定纳税人存在销售货物未计销售收入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问题。

(3)毛利(益)变动率:若监控期毛利(益)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成本升高,可能存在可能存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入账,但在销售货物时只结转成本而未计或少计销售额、销售价格偏低、或将货物用于本企业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

(4)长期投资变动率:主要是审核企业有无将生产用、自产货物投资而未计销项税额的问题。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本期对外进行了投资,应对其增加额进行重点分析。

(5)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变动率: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本期损失增加,应对其增加额进行分析,审核企业有无将非正常损失核销,分析其进项税额是否转出。

(6)在建工程变动率:若该比例大于1,说明企业本期有在建工程,应对其增加额进行分析,审核企业有无将自产产品或货物投入在建工程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作进项税额转出。

2、行业类指标

(1)税负率:将企业税负率与同行业税负正常峰值或以前年度同期税负水平进行对比,低于税负率正常峰值幅度或与以前年度有较大差距的,可以认为应纳税额有异常。

(2)毛利(益)率:将企业监控期的毛利(益)率与行业毛利(益)率进行对比,若明显低于行业毛利(益)率,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低,成本高,可能存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入账,但在销售货物事只结转成本而未计或少计销售额、销售价格偏低、或将货物用于本企业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而未计提销项税额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

3、配比类指标

(1)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一般情况下,销售额增长,则应纳税额增长,反之则下降,二者的变化应基本同步或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设监控期销售额变动率为a,监控期应纳增值税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

①若│a/b│-1>c,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

①若│a/b│-1<-c,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a为负、b为正时,视为正常差异。

(2)销售额变动率/销售成本变动率:一般情况下,两个指标的变动应是基本同步或成比例的。

设监控期销售额变动率为a,监控期销售成本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视为正常差异。

a为负、b为正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3)销售额变动率/税负变动率:对销售额变动率与税负变动率进行配比分析,主要分析其是否正常经营,有无实现销售不入帐、挂帐,隐瞒销售收入或违反规定多抵扣进项税额。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的,而税负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说明企业的销售额增加较大,而税负反而下降,企业可能存在多抵进项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现象;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税负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说明企业可能存在销售不入帐、挂帐,隐瞒销售收入或多抵扣进项税额等问题;当存在销售额变动率低于正常峰值的,税负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的,企业可能将查补的税款计入应缴税金,冲减以后实现的应缴税金等问题。

(4)进项税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与应纳税额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进项税额的减少一般情况下意味着应纳税额的增加。

设本期进项税额变动率为a,本期应纳税额变动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a、b均为负时:可能存在虚开专用发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a为正、b为负或a为负、b为正时,视为正常差异。

(5)税负变动率/毛利(益)变动率:一般来讲,毛利(益)率和税收负担率是同步和同方向变化的,随着销售毛利(益)率的增长,增值税的税负会提高的。反之,当销售毛利(益)率下降时,税收负担率也会随之降低的。

设监控期税收负担率为a,监控期销售毛利(益)率为b,,二者相对变动幅度峰值为[-c,c]。

a、b均为正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b均为负时:①若│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正、b为负时,①若-c<│a/b│-1<c,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②若│a/b│-1<-c或│a/b│-1>c,视为正常差异。

a为负、b为正时,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6)应付账款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从资金往来的变化,来推断进项税额的可信性。从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来看,购进存货,与应付账款联系,用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来验证进项税额的真实性。

设应付账款变动率为a,进项税额变动率为b。若对比分析出现:①a>0、b>0,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②a<0、b<0、a>b,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③a<0、b>0,说明有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

(7)应收账款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配比分析:来推断销项税额的可信性。从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来看,销售的实现一般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用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来验证销项税额的真实性。

设应收账款变动率为a,销项税额变动率为b。若对比分析出现:①a>0、b>0、a>b,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②a<0、b<0、a>b,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③a>0、b<0,说明企业有当期销项税额未申报或将收入挂账的嫌疑。

(二)所得税

1、变动类指标

(1)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的问题;

② 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③ 如果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产品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

① 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成本、多转成本的问题;

② 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虚计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期间费用变动率:

① 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费用、多计费用的问题;

② 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费用,虚计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期间费用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① 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少转成本或多计销售(营业)利润等问题;

② 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转成本、虚列成本或少计销售(营业)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5)利润总额变动率:

① 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开发票多计收入、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 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 如果利润总额变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行业类指标

(1)利润率:

① 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 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 如果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收入费用率:

① 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费用、多计费用的问题;

② 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费用、虚增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收入费用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收入成本率:

① 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虚列成本、多转成本的问题;

② 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虚增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收入成本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投资利润率:

① 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少转成本、费用或多计利润等问题;

② 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多转成本、费用、虚列成本、费用或少计利润等问题;

③ 如果投资利润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5)投资收益率:

① 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多计收益的问题;

② 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收益的问题,;

③ 如果投资收益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6)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

① 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大于区间上限,可能存在多计提折旧的问题;

② 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下限,可能存在少计提折旧的问题;

③ 如果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指标数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配比类指标

(1) 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成本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成本或多计收入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2)期间费用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费用或少计收入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费用或多计收入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3)利润总额变动率/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少计费用或多计利润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多计费用或少计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

(4)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销售(营业)利润变动率

① 如果比值高于区间上限时,可能存在多计成本或少计利润的问题;

② 如果比值低于区间下限时,可能存在少计成本或多计利润的问题;

③ 如果比值小于区间上限且大于区间下限,在正常区间内属于正常。要学习会计的同学,大家可以关注小编微信号,私信2049210006,即可免费领取一整套系统的会计学习教程!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