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誠信”詐騙?珠寶商丟了商譽進班房

一市民在網上購買定製手鐲,被對方詐騙7800元。嫌疑人落網後交代,他作案的動機是為了“信譽”。這是怎麼回事?

今年春節前,江先生在網上瀏覽珠寶信息,相中了一款定製手鐲,隨即按照賣家的要求,添加一個微信號諮詢。

賣家問明江先生的需求,向他介紹了這款定製手鐲的工藝和市場價值,併發來了相應的照片和視頻。江先生仔細辨看,覺得這些照片和視頻不似作偽,遂放下心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以7800元的價格下單。同時,他和賣家約定,趕在春節前儘快發貨。可是,直到春節假期結束,江先生始終沒有收到發貨信息。

2月11日,江先生再次催促賣家發貨,發現自己已被拉黑,立即打電話報警。

接報後,濱海新區公安局板廠路派出所民警圍繞江先生提供的賣家微信賬號展開調查,在新區公安局刑偵支隊、網安支隊的協助下,鎖定嫌疑人真實身份為廣東省人戴某,活動區域位於廣東省深圳市。3月底,民警趕赴深圳將戴某抓獲。

經訊問,戴某對涉嫌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可是,民警經調查發現,戴某年紀輕輕,在當地經營一家珠寶店,生活富足,無不良嗜好,無犯罪記錄,個人信譽良好。那麼,是什麼讓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呢?

戴某交代,這次實施詐騙,只是因為一個“僥倖”念頭。原來,案發數月前,戴某因為做生意缺少週轉資金,向一位朋友借款8000餘元。雖然對方沒有催討,但戴某一直將此事記在心裡。“我們做生意的有講究,債務不能拖到年後……”戴某稱,臨近春節時,他決定將這筆錢儘快歸還。可是,當時他手邊兒還有幾筆貨款沒有到賬,資金仍然緊張。這時,他腦子一熱,打起了詐騙網絡客戶貨款的歪主意。“我想著,只幹這一票,對方肯定自認倒黴,不會報警……”

就這樣,戴某守住了在朋友跟前的信譽,丟失了自己的商譽,並觸犯法律,最終進了班房。

4月2日,戴某被押解回津,現已被濱海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