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看电视,比如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能代替读书吗?

狼爸教育


看电视当然不能代替读书。

我不排斥使用视频来教育孩子,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片子实际上可以给我们教育孩子提供了更多途径。但是一味地依赖电视,甚至是用电视来代替读书,那么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是有害的。


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也是需要选择的,一方面要有教育意义,另外一方面要适合孩子的能力水平。孩子之所以喜欢看电视,主要还是电视能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先得更有趣味性,而且孩子不会像看书一样遇到那么多需要自己“费劲理解”的地方。


电视可以说是全息的展示,比如孩子可以依据画面中的各种信息来帮助孩子理解。读书则不然,书本是单单依靠文字来传达信息,这就要求孩子有更强的理解能力才行。孩子不喜欢读书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无法轻松地从书本上得到这种理解。

我的建议是电视是可以看的,但是内容需要优选。另外跟读书的配比要适度,不能以电视为主。电视主要还是被动吸收,而读书更多的是主动吸收,对于孩子的注意力更有好处。很多孩子看电视多了,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读书,这也是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如果使用得好,其实用视频教学也没问题。但是这个过程孩子就没有那么轻松快乐了,需要大人的监督,而且适时提问,随时暂停。


我经常拿视频来教育孩子,一部20分钟的片子可能要放2小时。用来做教育用的片子,需要在观看的中间不断地给孩子提供一些视角,让孩子注意影片中的细节。同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比书本更有效,关键在于不能把看电视娱乐化,需要家长的引导。而这,恰恰是最难做到的,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立“愉快地享受”电视,被动地接受信息。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题主好像不止问的一个问题吧,我最少看到三问哦!

  • 孩子看电视能代替读书吗,到底二者之间该如何平衡?

  •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家长该如何干预才能不打击其学习的兴趣?


就这几个问题分别来聊下吧:

电视到底能否代替读书,二者之间该如何平衡

1、现在的孩子们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一族,如果谁家没有个电子产品似乎都不愿出门见人,再加上父母们的虚荣心,老想着别人家孩子有啥我就要给我家宝最好的。生活中家庭里又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就是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孩子们很多都是从小就生长在电子产品的陪伴下的。

我们能看到很多家庭只要孩子吵闹立马扔个手机或打开电视或给个平板,孩子瞬间安静,只要大人想休息一会不带孩子,也是同样的手法。所以也就间接让孩子依赖上了电子产品,毕竟电子产品呈现的声光电世界是所有父母都无法做到的,而父母们也在满足了自己能安静休息一会的心情后也没有考虑过多的什么严重的后果。

2、但各国相关专家都一致提出,孩子12岁之前严禁接触电子产品,这是有其科学依据的。

因为电子产品的呈现方式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大脑发育、神经连接方式、思维方式、身体发育等。

比如现在对于学龄期的孩子们的调查表明,大部分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而专注力是一个人进行深度学习的必备条件,这些孩子们6岁之前普遍都存在每日看电视超2小时的情况。

科学上讲,由于电视呈现的方式和书的方式不同导致大脑结构改变,电视需要个体被动去接收信息,而且大脑没办法作及时的信息处理,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模式,以至于以后没办法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但如果孩子进入小学开始系统学习时最需要的就是专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为将来考虑还是需要严控看电视的时间。

3、所以为了孩子将来能学得进去,学得好,请父母为其奠定一个好的大脑基础吧,在12岁之前尽量控制看电子产品的时间。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家长该如何干预才能不打击其学习的兴趣

从孩子的看片选择来看,他是非常想通过这些片子看到更大的世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这点非常好,所以父母不能就这个说事,而是需要肯定和表扬。

其次需要和孩子商量,一是看片的时间,这根据不同年龄有不同时间要求;二是一定要和孩子去讨论片中的内容,引导孩子作更大的拓展,既帮助孩子拓展了知识领域,也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尽可能带孩子去实际的场景中去进行探索,满足其好奇心,这才是真正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的正确方式。


教育上常说,最好的陪伴就是父母带着孩子去到真实的大自然中认知这个世界,只有真实,带有爱的情感的陪伴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亲自完成爱的教育的旅程。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里的神仙洞


听我的劝,千万别让孩子看电视上瘾,容易对孩子视力造成伤害不说,还会让孩子养成不愿意看绘本或纯文字类的书籍,道理很简单,电视画面属于对孩子进行视觉刺激,孩子极易被色彩鲜艳的面画吸引,虽然孩子会从看电视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知识,但是如果过度依赖于看电视去学知识,容易让孩子以后不愿意读文字书籍,因为缺乏电视的画面感,且文字小对孩子没有一定的吸引力。

我经常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有很多家长咨询我类似问题,大都是孩子在幼儿期过多看动画片,甚至大人忙起来顾不上管孩子,让电视陪伴孩子,结果导致孩子后期不愿意课外阅读,对书籍一点也不感兴趣。如果你知道这时存在隐忧,那不妨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转为增加亲子陪伴和阅读时间。

关于课外阅读,大家知道哪一个国家搞的最好吗?答案是以色列。犹太民族特别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因为学博学多才非得热爱上阅读才能达到目的。书携带方便,阅读也方便,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喜欢上书籍成了犹太人家庭头等大事。犹太人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就是在培养孩子阅读初期,会把蜂蜜滴在书上,从第一感观和知觉上,让孩子就懂得蜂蜜是甜的,书本也是甜的道理。

热爱阅读必需要远离电视的干扰,因为从阅读的类型上来说,需要视觉+听觉+思维三者的有机协调。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陪伴,恰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和母亲,在拥有安全感的前提下,才会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妙。如家长给孩子最初读童话故事,把孩子带入一片知识的美妙天地,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幸福感与快乐感,这是电视无法替代的。


寒石冷月


虽然不是儿童教育领域专家,但自己家有个7岁的孩子,所以我对儿童教育也非常关注。我对孩子看电视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的看法:

一方面,对大多数家庭的孩子来说,适当看电视是有好处的。看电视,特别是一些有益的电视,比如纪录片、科普片等,对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不小的帮助,因为电视节目可以给孩子一个直观的刺激,加深孩子的印象,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很多人,如果对动物感兴趣,多半是因为看了动物世界的原因,毕竟那个年代,大部分人没有条件买很多很多书,也没有条件去野生动物园看动物。现在大多数家庭虽然说重视教育,但真正有条件带孩子深入大自然,或者给孩子买一屋子书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中国父母自己都不爱读书。

至于有人说看电视对视力不好,我认为以现在的屏幕技术,只要适量,对视力影响不会太大。相比之下,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读书可能对眼睛伤害更大。

综上,看电视有一定的好处。但另一方面,也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看电视不能取代读书。这里我有至少三个理由:

第一,读和行不能相互取代。人生成长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者缺一不可,读是为知识打下基础,行也是对知识的验证和巩固。这里的行并不仅指旅行,考察、调研、实验也是行。受条件限制,大部分人不可能身体力行,只能看别人做,所以看电视也是一种“行”。但电视无法帮孩子建立系统的知识(除非是视频讲座),所以它也只是“行”,不能代替“读”。

第二,长期依靠直观的视觉刺激会降低孩子的思维能力。这可能是电视最致命的一个弱点。看电视对人来说是被动接收,看电视时孩子会放弃主动思考。而读书不一样,它锻炼的正是孩子的主动思考。同样一个童话故事,如果是书本文字,在孩子脑海里会呈现出独特的映像,而一旦拍成动画片,那在孩子心中就永远定型了。所以,我个人觉得,把故事可视化,是对人类想象力的严重伤害。

第三,长期通过电视学习会弱化孩子的意志力。比如同样一个介绍动物的知识,通过读书来获得比较费脑子,而通过电视来获得则容易的多,这就好比吃一个水果,读书相当于自己剥皮自己吃,而看电视则相当于打成果汁喝,是别人帮你“咀嚼”过的。如果长期选择后者,那孩子就不愿意再沉入书本中,而且更希望从别人口中得到现成的答案。

综上,电视可以适量看一点,但读书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最好办法。读书不仅是增长知识,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可以算是成功的教育了。


高校人才真经


首先,明确孩子为啥这样选择,是没有其他的小孩玩还是父母陪伴少?

其次,动画片、纪录片等为什么分类,孩子的好奇心最好不要轻易评判;

平时家中适合孩子看的书有没有?是否有时间陪着孩子一起看?

读书也是分类的,插画书配有拼音,孩子能否看懂或学过拼音?

电视上的节目只要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并不比读书差到哪里。

童年乐趣,我们只能是引导,最好不要去干扰。

个人浅见,希望多探讨。谢谢你!


马桂明12


我的观点是不能代替。

许多人认为,现在电视的内容非常丰富,又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给人的刺激是多方面的,因而看电视可以代替读书。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从载体上说,文字比图象能传达更多的信息,特别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应该说文字是比图像更高级的信息知识载体。这一点我们考察一下文字的发展史,就会明白。原始文字大都是象形文字,具有图画性质。但在发展中,都远远超越了图画性。表现力丰富了才逐步成熟。

从接受的角度来说,电视的画面太连贯了,紧凑了。在看的过程中,没有闲暇的时间去思考。难以做到深度理解,深度接受。另一方面。这种接受属于被动接受。而读书是一种主动摄入行为。有掌控感。可以停顿,可以思考,可以间隔,大脑不容易疲劳。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更深。

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文字出现数千年,记载了灿烂的文明。而电视,毕竟是近百年来的技术。表现的内容有限。也不可能完全把文字的东西都用电视来表达。

从习惯积淀而成的人类的心理,行为方式来说。人类使用文字来传输知识,通过读书来获得知识。早已融入血脉,进入基因。应该比电视更有优势,人们更加熟悉,亲切。效果应该更好。

从健康的角度说。目前电视辐射等问题尚未解决,看久了有损健康。对视力和神经系统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社会成本上来说。制作电视的成本应该比书更高。

所以我认为,看电视和读书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不是彼此替代的关系。


百万家


我认为,孩子看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等电视节目,并不能代替读书。

首先,看电视和读书带给孩子的是不同的刺激类型。

电视节目给孩子带来的是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声音和画面形象直观,很吸引孩子,不需要他们过多动脑筋思考,便可以快速接受大量的信息,这种形式令人轻松,也容易令大脑兴奋,给人带来愉悦感,但同时思维几乎是停滞的。

读书,孩子需要通过眼睛的看和大脑的思考、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和画面,训练孩子的阅读、理解、思维、想象能力。

所以,两者各有所长,看电视并不能完全取代阅读。

其次,可以将看电视和读书巧妙地结合起来。

比如,孩子看了电视动画片《西游记》,完全可以趁热打铁,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再看看绘本或者图书《西游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孩子会获得更深入的阅读和思维体验,对知识的感受度和兴趣也会加深。

第三,不管是看电视还是读书,都不能缺少思考,人不能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

可以说,只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进行思考消化的话,那么无论看电视还是读书,都不过是一种消遣而已,人的思维很难有所长进。电视节目,书籍,都要为我所用,成为人学习、成长的工具,也就是说,人要主宰它们,而不能让它们主宰人。

所以,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看电视和读书都不能缺少思考。


七仙女儿说教育


现在很多的动画片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大耳朵图图系列”、“库瓦儿歌”等很多动画片,都是小孩子们喜欢的,而且从中也能够学习一些知识;现在很多小孩子的读本故事,都有音频和动画片,在声音、色彩的刺激下,小孩子很容易记住故事。

读书可以学知识,看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等电视节目同样可以学到知识,只不过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一样。但是诸事有度,小孩子看动画片、纪录片、科普片等节目要有时间控制,不能连续超过多长时间;距离电视、电脑等有一定距离,注意保护视力。

麻烦您在阅读后点击右上角红色字体“关注”,妙语盒子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教育知识、育儿故事,让我们一起讨论有价值的教育视角,助力孩子教育发展。

妙语盒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身为父母的我们为孩子可是操碎了心。

当今的电视儿童节目对孩子显然是有一定影响的。一些节目更误导了孩子的三观。页有暴力严重影响了的成长。等等…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有选择性的带孩子观看或阅读一些节目和书籍。切勿让孩子任性观看及阅读

以下是本人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归纳一些可观看节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I

一,天线宝宝(书或节目)

适合年龄:1~3岁对婴幼儿的初级认知并有利于集中宝宝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反应速度。

二.爱因斯坦及牛顿1~3岁节目中有若干事物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呈现,培养孩子的思维,

三,一些儿童探险故事类(书或节目)

孩子通过探险努力取得胜利的故事。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意识。给孩子以后独立做好铺垫,

四,动物运动故事类(书或节目)

孩子都喜欢小动物,通过一些动物角力比赛。孩子从中了解到动物的分类、特性、运动方式等常识

五,海洋生物类(书或节目)

培养孩子海洋生物的一些知识。

六,《传统文化》(书或节目)

让孩子从小明事理。尊老爱幼。培养爱心。传承文化。

七,历史类(书或节目)

让孩子了解历史,牢记历史。比如:四大发明,四大名著,学习历史成长,大点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陪同下观看抗日类,

八,动植物类,配以26个字母学习。对字母发音有定的帮助

以上可根据孩子年龄段自行选择书籍或影视资料。


有品的鱼8


不能代替书的。

看电视呈现画面都应经定型了,没有想象的空间。

比如:电视里面播放的大海,屏幕呈现的画面已经定型了,孩子看到的就是大海的样子。

但是,书本上说的“大海”,孩子看了会有很多想象,大海可能是无边无际、也可能是深不见底等等,各种丰富的幻想。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