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詩人楊萬里愛國憂民,詩文如海,皇帝曾給他親題“誠齋”

南宋的著名詩人大都有強烈的愛國憂民之情。像“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陸游、尤袤、范成大等就是代表人物。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宋光宗曾經為他親書“誠齋”二字,他又被稱為“誠齋先生。”

1154年(紹興二十四年),楊萬里登進士第,在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先後任職,最後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去世後獲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南宋詩人楊萬里愛國憂民,詩文如海,皇帝曾給他親題“誠齋”

楊萬里八歲時,母親去世,他的父親精通《易經》,常常忍著飢寒購買書籍,在十年之內,積藏書數千卷。在父親的影響下,楊萬里讀書非常勤奮,廣師博學。 他拜見當時主戰派領袖張浚時,張浚以“正心誠意”之學勉勵他,於是楊萬里把讀書之室命名曰“誠齋”,以明己志。

曾上政論《千慮策》,《千慮策》分“君道”“國勢”“治原”“人才”“論相”“論將”“論兵”“馭吏”“選法”“刑法”“冗官”“民政”共三十篇,深刻總結了靖康之難以來的歷史教訓,直率批評了朝廷的腐敗無能,提出了一整套振興國家的方針策略,充分顯示了楊萬里的政治才能。

在任奉新縣知縣時,恰值奉新大旱,楊萬里見牢中關滿交不起租稅的百姓,官署府庫卻依然空虛,深知是群吏中間盤剝所致。於是他下令,全部放還牢裡的“囚犯”,並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後發給每戶一紙通知,放寬其稅額、期限。結果百姓紛紛自動前來納稅,不出一月,欠稅全部交清。楊萬里在奉新任職雖然只有半年,因為堅持“不擾民”,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好評。

1185年 (淳熙十二年)五月,楊萬里調任吏部郎中,宰相王淮問他:“宰相何事最急先務”,楊萬里以“人才最急先務”為答,並奉上《薦士錄》,舉薦朱熹等六十人。看到楊萬里學品人品都很出色,孝宗讓他擔任東宮(太子)侍讀,太子趙惇題寫了“誠齋”二字贈給楊萬里。

太子趙惇(即宋光宗)繼位後。楊萬里連上三札,要求光宗愛護人才、疏遠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儉,三日斷,四日親君子,五日獎直言”。

南宋詩人楊萬里愛國憂民,詩文如海,皇帝曾給他親題“誠齋”

愛國是政治家最基本的情懷。楊萬里力主抗戰,反對屈膝議和。在給皇帝的奏章中,他一再痛陳國家利病,力排投降之誤,告誡統治者要時刻不忘備敵謀敵、禦敵制勝。他看重和同情人民,提醒光宗要節財用、薄賦斂、結民心,民富而後邦寧,興國之計,就在於此。

為人清直,立朝剛正,遇事敢言,指摘時弊,無所顧忌的楊萬里因而始終不得大用。他一生視仕宦富貴猶如敝履,隨時準備唾棄。在作京官時,就預先準備好了由杭州回家盤纏,鎖置箱中,藏在臥室,又戒家人不許置物,以免離職回鄉行李累贅,就這樣“日日若促裝”待發者。這與那些斤斤營求升遷、患得患失之輩適成鮮明對照。楊萬里為官清正廉潔,不擾百姓,不貪錢物。江東轉運副使任滿時,應有餘錢萬緡,他全棄之於官庫,一文不取而歸。退休南溪之上,自家老屋一隅,僅避風雨。當時詩人徐璣稱讚他“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正是他清貧一生的真實寫照。

楊萬里的詩獨具特色,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就有很大的影響。姜特立曰“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項安世評價“四海誠齋獨霸詩。”誠齋體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閒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

楊萬里一生留下大量抒寫愛國憂時情懷的詩篇。他親眼看到淪喪於金國的宋朝大好河山和中原遺民父老,心中鬱滿國家殘破的巨大恥辱和悲憤,如著名的《初人淮河四絕句》:“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楊萬里一生寫作勤奮,現存詩四千二百首,詩文集為《誠齋集》。

南宋詩人楊萬里愛國憂民,詩文如海,皇帝曾給他親題“誠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