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說到中醫

你腦海浮現的畫面是什麼?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是苦澀的中藥?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是痛並快樂的針灸?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還是讓人捧腹的表情包?

中醫文化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一碗藥湯,一根銀針,常常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而,中醫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神秘的醫學之一。中醫藥能生生不息至今,並不斷髮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臨床有效,這是一個民族的幾千年來繁衍驗證過來的。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今年3月17日是第90個“中國國醫節”,中國國醫即中醫,作為我國的國粹,中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歷史沉澱的結晶,為中華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你們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嗎?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最近,央視開年大劇《老中醫》正在熱播,該劇以民國時期的上海為背景,由七個醫案貫穿,講述中醫翁海泉在中央政府發佈“中醫廢止案”後帶領中醫同仁一起抵抗中醫廢止案並保護中醫這一民族瑰寶,雖屢遭阻礙,卻依然堅持不懈的故事。

《老中醫》預告片

劇中的“廢止中醫案”

也就是中國國醫節的由來

幾經波折

甚是不易

回顧歷史

1929年2月,國民黨政府衛生機構的主管餘雲岫,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出:取消舊醫藥(那時中醫中藥被稱為舊醫藥),全盤否定中醫中藥,治病用藥只能是西醫西藥,這就是當時臭名昭著的“廢止中醫案”。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當時在醫學界引起非常大的震動,大量的中醫藥人士紛紛抗議遊說,上海名中醫張贊臣主辦的《醫界春秋》為此以“中醫藥界奮鬥號”一刊發起了對取消舊醫藥的抗命。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1929年,國民政府廢止中醫案晉京請願代表團成員合影

同年3月17日,全國17個省市、二百多個團體,三百名代表雲集上海。召開大會,高呼“反對廢除中醫”、“中國醫藥萬歲”等口號,上南京請願,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民心民聲,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舊醫藥的決定。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為紀念這次抗爭的勝利,並希望中醫中藥能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醫學界人士將3月17日定為“中國國醫節”。

砥礪前行

中醫藥學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汲取哲學、文學、數學、歷史、地理、天文、軍事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的營養,同時又溶進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血脈之中,成為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國醫節 ‖ 一個應當被銘記的節日!

2016年12月25日,為繼承和弘揚中醫藥,保障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保護人民健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國國醫節”正是提醒我們關注中醫,關注國粹,讓中醫藥學以及更多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