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我國冶金固廢產生與利用現狀

1、鋼鐵行業冶煉廢渣產生與利用現狀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冶煉廢渣年產生量約4.2億噸,其中高爐渣2.4億噸、鋼渣1億噸、含鐵塵泥6000萬噸、鐵合金渣1400萬噸。我國冶金渣綜合利用量約為2.3億噸,綜合利用率為67%。其中高爐渣綜合利用率為82%,鋼渣綜合利用率僅為30%。

礦渣作為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摻合料應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應用廣泛,是最主要的綜合利用方向。近年來利用高溫液態下礦渣的熱量製備保溫岩棉成為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點。鋼渣利用主要集中在金屬鐵的回收、冶煉原料、水泥混凝土、道路材料等。

近年來利用鋼渣製備微晶玻璃、陶瓷磚、鹼激發膠凝材料、透水材料、脫硫劑等技術成為人們關注和重點研究的方向。鐵合金渣目前主要應用於水泥混凝土、微晶玻璃等,冶金塵泥主要作為燒結輔料、有價元素提取和製備氧化鐵紅等。

2、有色行業冶煉廢渣

目前我國有色行業冶煉廢渣產生量1.28億噸,主要包括赤泥、銅渣、鉛鋅渣、鎳渣等,綜合利用量2240萬噸,綜合利用率17.5%。其中以赤泥產生量最大,年產生量約為7300萬噸,利用量約290萬噸,利用率僅為4%左右。由於近年來鋁土礦的品位降低,導致拜耳法赤泥的產生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國赤泥的累計堆存量已達3億多噸。

有色行業冶煉廢渣的特點是大都含有多種重金屬離子,綜合利用的同時要兼顧重金屬離子的無害化處理。赤泥目前主要的應用途徑包括製備微晶玻璃、保溫纖維、硫鋁酸鹽水泥、脫硫劑等。其他有色冶金渣主要應用於水泥混凝土、牆材和路基材料,利用率較低而且缺乏相關的應用技術規範。

3、發展方向

總體來說,我國冶金固廢的特點是產生量大,利用率較低,實際應用主要集中在水泥混凝土、牆材、路基材料等低附加值利用領域。雖然我國對於冶金固廢的資源化利用有一定的財稅優惠政策,但是冶金固廢的利用不能僅停留在依靠政府補貼的發展道路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綜合利用事業要想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必須依靠自身的力量,在市場中佔得一席之地。

因此在兼顧建材領域大宗量利用的同時,必須多方向發展如微晶玻璃、陶瓷、保溫岩棉、鹼激發膠凝材料等高附加值、高新技術產品,提升綜合利用產品價值,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资讯】我国冶金固废产生与利用现状

【通知】2019冶金固廢處理與利用技術國際交流大會 8.11-13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