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軍人家庭“光榮牌”,為什麼是自領自掛而不是登門懸掛?

要的是儀式感,不是一塊鐵牌子!

聞香知酒

這裡的軍人家庭“光榮牌”,為什麼是自領自掛而不是登門懸掛?

為軍人家庭掛光榮牌應強調政治性和儀式感,決不能僅當作一個普通工作。

1.

根據相關安排,由退役軍人事務部牽頭組織的為軍人和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將在“5.1”之前到位,各地已經陸續展開有關工作。圍繞懸掛“光榮牌”,最近有兩個“新聞”在退役軍人群體當中傳播較廣:

一個是某段視頻,工作人員上門懸掛“光榮牌”,卻面對四處漏洞的院牆和已經衰敗不堪的門楣,一時之間竟然找不到從哪裡下手懸掛,真是連找個釘釘子的地方都困難……鏡頭之外的聲音還在說:別掛了,別掛了,就這樣的破房子,就算掛上了“光榮牌”,又哪兒來的光榮呀?

這段視頻,就不往上發了。一是不知何時何地,真實性並不敢百分百地肯定;二是客觀來講,這樣生活困難的軍人(軍退)家庭雖然一定是有,但是否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還真不好說。為了使我們的討論更加客觀和公正,這個例子不再展開。

而另外一件事,相對具有普遍性,是一位退役老兵爆出的,講了他去居委會領“光榮牌”的經歷:

2.

清明節前的一天,我去轄區居委會領回了兩個“光榮之家”的牌子。我和愛人尹玲都在1970年底到山東省臨沂軍分區當兵,牌子是政府發給每位退役軍人家庭的。落款是:山東省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監製。整個牌子端莊大氣,論經濟成本,政府肯定花了不少錢。

1958年,我大姐初中畢業考入濟南軍區衛生學校,入校同時入伍,我家就成了軍屬家庭。那年春節前夕,政府敲鑼打鼓到我們家,他們在我家大門外門楣上方的磚牆縫裡打上兩個釘子,掛上了紅底黃字“軍屬光榮”的油漆木牌子,還在門框上貼上了過年的對聯。我們那個大院是省電力系統的宿舍,住著11戶,鄰居們都說沾了軍人的喜慶,過個平安年了。那時計劃經濟,糧食、副食等是憑證供應,我家的購糧本和購物本的封面上,都分別蓋著一個“優先”的長方形印章。拿著這種本子購糧購物不用排隊,大家也會主動讓出道來讓我到前面先買。我知道,人們不是衝我,而是看見了那個“優先”的印章。

黨的十八大,把富國強軍作為黨的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軍事重器的上天下水,讓昔日被人欺侮的祖國和人民揚眉吐氣。軍人是最神聖的職業,又一次受到全社會的尊崇。退役軍人事務部,在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應運而生,為每一位曾經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過青春的退役軍人家庭掛光榮牌,是這個部成立後做的第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工作。

走在領牌的路上,我想著60年前人們敲鑼打鼓到我家掛牌貼對聯的場面;我想像著居委會工作人員對我這個老退役軍人高接遠迎的溫馨時刻;想著想著我有點熱血沸騰了,都感覺渾身發熱了。我高高興興的推開居委會的高臺大門後,立即說明自己是退役軍人,是來領光榮牌的。

沒想到尷尬的一幕開始了:屋裡有兩個人,聽到我說話卻誰也沒抬頭。其中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我就叫她“小政府”吧,在我眼裡,這裡每個人都是可以代表政府的),眼睛盯著電腦問:叫什麼名?我回答了我和尹玲的名字。

“馬建政163號,尹玲162號,簽上名字。”“小政府”說完,起身到一個紙箱裡拿出兩個牌子和兩套螺絲放在櫃檯上,又坐到電腦旁“低頭工作”去了。

我簽完字,準備拿起牌牌和螺絲,由於沒有能提的袋子,我只好將兩個牌子拿在一隻手裡,用另一隻手把兩包螺絲塞進了上衣的口袋。走了兩步,我想起了已經80歲左右的戰友們,禁不住問了一句:“我1970年底當兵,今年快70歲了。還有快80歲的老兵,也是讓他們到這裡來領嗎?”這一問,“小政府”終於抬起頭,第一次正眼看著我,面色凝重的說:“我不知道我們這裡有沒有80歲的,不來領,難道讓我們給他送家裡嗎?”我還想再問什麼,聽了這話,我還敢再問什麼呢?這時,辦公室另一位女同志(40多歲,就叫她“大政府”吧)接過話說:“老同志,有什麼需要幫助的,您說。”

我已經沒有心情聽她再說什麼了,回家路上,突然感覺身上好冷,又一陣清醒襲來:原來政府和社會並沒有真正認為退役軍人有多光榮,是我們自己感覺自己光榮罷了!撫摸著面前“光榮之家”的牌子,思緒仍停留在想像的掛牌瞬間。忽然,我認真的想,牌子怎麼才能掛上去呢?

看來政府已經想到了,現在都是預製的鋼筋水泥牆,鋼釘是不能輕易打進去的,只有打孔才能裝上,所以配了自攻絲螺絲和塑料漲塞。用不大不小的衝擊電鑽,裝上與自攻絲螺絲匹配的衝擊鑽頭,引一根較長的電源插排到門外,按照牌子4個孔的位置,打孔,打進漲塞,用自攻絲把牌子固定在牆上。這就是掛牌的全部程序。

可是問題來了,有幾個家庭擁有衝擊電鑽?如沒有到哪裡買?到哪裡能買到與自攻絲匹配的衝擊鑽頭?有沒有夠長的電源插排扯到門外?還有,如不夠高,踩一個什麼樣的凳子操作才安全。能不能上去?上去能不能操作?操作完能不能下的來?這些老年人必須考慮的問題政府考慮了嗎?當然,有的老人會乾脆放棄由自己掛牌,他(她)想等外地的孩子回家探親時再掛;他(她)想花錢請某某公司來掛,但是,他(她)就是沒有想到麻煩政府來掛,因為,他們一生都沒有麻煩過政府。

想到這裡我洩氣了,完全沒有了掛牌衝動帶來的興奮。的確,我們需要反思,當年穿上軍裝,就是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貢獻青春盡義務的,心中只有責任,哪有榮譽?怎麼今天卻要索取一個牌牌會帶來的榮譽呢?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了許多口號,“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多麼溫暖人心。但是黨也深知,這些要成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自覺行動還需要時間。國務院不是經常告誡和警告那些不作為、假作為、濫作為的政府工作人員嗎?

我把“光榮之家”的牌子放進箱子裡,但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退役軍人事務部一定會告訴“小政府”:有一個職業的人群,他們必須把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獻給祖國和人民,並且隨時為他們犧牲一切乃至生命。這個信念將伴隨他們一生,這就是軍人!因為曾經是一名軍人,所以,當他們脫下軍裝時依然恪守著這個信念:當那一天來臨,召必回!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相信,退役軍人一定會享有全社會賦予的崇高的榮譽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小政府”會成為“大政府”的,“大政府”那溫馨的話語會永遠縈繞在我們耳畔的,“光榮之家”的牌子一定會掛在人民大眾的心頭上!

3.

看完上面的“故事”,不知大家作何感想?至少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這些老軍人是非常珍惜軍人身份和軍人榮譽的,雖然已經退伍退休了,但一直關注富國強軍進程,並始終保持了隨時為祖國人民犧牲一切的堅定信念;

第二,60年前軍人的光榮是真正的光榮,不只有精神上的榮譽,更還有利益上的實惠,而且社會和群眾對軍人、軍屬的“優先”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

第三,廣大軍人、退役軍人對此次懸掛“光榮牌”寄予了厚望,並把它作為了重新恢復軍人職業的神聖地位以及社會尊崇的精神象徵,要的不是一塊牌牌,而是榮譽;

第四,尊崇的口號提出了,專門負責退役軍人工作的事務部也成立了,但社會、政府工作人員以及群眾的“尊崇意識”並沒有迅速提升,有的還停留在口頭和表面上,像“自己領回去自己能不能掛上”這種看似考慮不周的小問題,背後卻是應付差事、並未從心裡真正樹立尊崇的大問題。

不過也有人說,一些地方的基層組織確實存在著人手不足的困難,正像上面那位老前輩講到的“政府發牌”、“上門領牌”的問題,可能真不一定是他們不作為和懶政怠政,而是沒有時間精力到每家每戶上門掛牌,在“5.1”之前必須懸掛到位的任務必須完成的情況下,採取“政府發牌”、“領牌自己掛”的方式就順理成章了。

但實際上,我們看各地新聞,確實也有不少地方是敲鑼打鼓上門掛牌的。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發個通知、打個電話、讓老兵自己來領牌子更省事更省力嗎?難道政府不是同一個政府、面對的不是同一個國家的老兵嗎?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為什麼這樣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就不能全國統一、提出硬性要求呢?

4.

反差之大,可能是因為他們人手比較充足,可能他們領導更加重視,可能當地的擁軍傳統更為悠久……但最大的反差應該是在思想認識上。是把懸掛“光榮牌”這件事,僅僅當作一件不得不完成的無數日常瑣事當中的一個,還是看成一項具有象徵意義的政治任務、並且滿懷熱情和責任感地去做?

通知老兵上門領牌、回家自己掛牌這件事,說明懸掛“光榮牌”這件事要麼是缺少自上而下的硬性要求,要麼就是缺少必要的反饋和監督。退役軍人事務部對懸掛“光榮牌”這項工作可能有原則上的要求,但各地政府由於人手和精力不足,再加上本來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就容易導致執行層面的各自為政,倘沒有統一的比如“必須上門懸掛光榮牌”的硬性要求,又缺乏必要的反饋、監督和糾正環節,則難免會把這項光榮的具有儀式感的政治任務變成一項普通的“發牌”工作,讓“榮譽工程”變成了“政績工程”。

為什麼退役軍人事務部應統一硬性規定“光榮牌”原則上應登門懸掛而不是發放自領,因為光榮不僅來自軍人對職業的信念,更來自國家的社會的認可,登門懸掛正是一種“廣而告之”的國家行為,具有莊重而激勵的儀式感。這是一種“精神桂冠”的授予,而決不是一塊銅牌鐵片的發放。讓退役軍人自己去政府領牌,然後回來自己掛,就缺少這種價值認可與昇華的儀式感,不但光榮的成色大打折扣,也會讓人誤以為退役軍人們這麼在乎那塊鐵片子好像是靠它圖什麼似的。

各地基層政府在落實過程中,也應從政治高度提高認識,不要把它簡單視為一件工作,更應對退役軍人尤其是年邁體弱的退役軍人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對這個光榮群體的漠視和懶政,傷的不只是這些國家功臣的心,更是國家安全和人民安全的基礎。

回過頭來再看這件事,正像一位退役軍人說的那樣:當前許多問題,不是隻靠成立某個部門、出臺哪項政策就萬事大吉、一了百了的,必須要各地黨政領導、尤其一把手切實重視起來真抓實幹,各級職能部門和工作人員確保末端落實,不敷衍不走樣,讓“歪嘴和尚”和“懶和尚”無處容身,才能真正把黨的好政策落到實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