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職場媽媽有多無奈?

王女士的孩子九個月大,目前尚在哺乳期。8號晚上,孩子生病了,她向公司請了9號的假。但是9號當天,孩子發高燒到42度,她只好又臨時向主管請假。

主管反饋,公司用人吃緊,臨時請假涉及到人員的緊急調整,難以安排。且根據公司制度,不能一再請事假,故沒有批准,打算做曠工處理。

此時,王女士的丈夫在外地出差,家裡有四個老人、一個孩子,都需要她來照顧,而自己又還有工作。

孩子發高燒,媽媽請假卻被拒。王女士覺得公司的做法太不近人情,一氣之下訴諸網絡。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網友輿論分兩派:

一部分認為,職場媽媽要顧工作又要顧孩子,面對衝突自然先考慮孩子,希望批假情有可原。

另一部分認為,公司有公司的考慮,面對職場媽媽的一再請假,公司已經酌情批准,但制度就是制度,遵章守紀是工作者的必備素質。

各有各的立場,在孩子生病的突發事件面前不可調和。

但有些細心網友注意到,都是媽媽在焦慮,爸爸去哪裡了?

此時王女士的丈夫正在出差,說明丈夫有份全職工作,而王女士不僅要全職工作,還要照顧哺乳期的孩子。

職場媽媽在工作與孩子面前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職場媽媽面臨的工作與孩子的衝突,在孩子還沒出生時就開始了。

《沙海》熱播時,女演員張萌因拍戲流產一事掀起討論。

張萌在拍《沙海》前一週,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不捨得放棄期待已久的機會,她選擇向劇組保密。

但是因為角色本身動作戲太多,拍攝強度太大,張萌自己對待拍戲也很認真,結果導致流產。她只請了一週假,又繼續回到劇組工作。

張萌以為可以兩全,卻還是犧牲了孩子。網友指責她對孩子不負責,不是一個好媽媽。職場媽媽難就難在,你希望是兩全,但結果總有不得已,無論是犧牲工作還是犧牲孩子,都會有人說你的不是。

而到生完孩子,以為可以好好工作了,結果發現再回職場已經沒你的事了。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二胎媽媽姚晨在《星空演講》中直言,生完兩個孩子再回去演戲,她已經面臨孕傻、肥胖、年齡大、團隊無人的尷尬境地,市場上適合她的戲已經很少,再想起步更加艱難。

而對於普通的職場媽媽來說,找工作時領導要問你生孩子了沒,因為他們不想承擔你的產假;找好工作了領導要問你能否平衡家庭與工作,你稍有遲疑他們就面露難色;工作期間孩子生病了要照顧,公司又有制度約束不能一再請假。

在工作與孩子的夾縫裡求生存,職場媽媽的艱辛像剝筍,掰開來一層一層。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職場媽媽的艱辛是筍的外衣,剝下一層,裡面是什麼呢?是職場媽媽的角色混亂。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是家庭與事業雙成功的典範,她在《向前一步》中說出了職場媽媽的委屈:

我們會拿自己工作上的努力程度和同事(常常是男性)做對比,而他們所做的家務卻比我們要少得多;然後我們又拿自己在家裡的努力程度與那些全職媽媽們做對比。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可見,職場媽媽兼任工作者與媽媽的角色,一人之身,卻承擔了兩份全職工作的工作量,同時還要和全職同行做對比。職場媽媽不只困於身體上的艱辛,也陷入了心理上的困境。

剝下角色混亂這一層,再往裡呢?

就家庭層面來說,是家庭分工的不平等。

男性做著自己的全職工作,女性卻常常身兼兩職。人們要求女性照顧家庭,也要求女性尋求獨立、自力更生。但在倡導女性走出家門的同時,卻忘了號召男性迴歸家庭。

於是,媽媽只要家庭沒照顧好,就被指責,而爸爸每週只要花點時間陪陪孩子,就會備受稱讚。

男女兩性在家庭分工的期待上怎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答案呼之欲出——男女性別的不平等。

撥開一層雲,卻出現了更大的暗影。顯然,男女性別平等運動的推動由來已久,但實質進展慢之又慢。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大環境緩慢的改善個人當下的困境,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儘管《中國生育報告2019》已經出爐,慘淡的生育境況勢必會推動所有女性、尤其是職場媽媽社會境遇的改善。但是未來尚未到來,當前的困境只能自己動手。

既然男女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地位難以改變,那就從家庭地位開始。

夫妻雙方在家裡應當有平等的話語權。孩子是兩個人生的,兩個人都有義務照顧;家庭是兩個人組建的,兩個人都有義務賺錢。兩者同等重要,甚至你身兼兩職,負擔了更多。因此,你有權利請丈伕力所能及地分擔。

家庭分工方面,夫妻之間要明確好角色定位。在釐清家庭需求和尊重個人意願的基礎上,來決定誰全職工作,誰全職顧家,或者兩人都需要工作,可以協調時間照顧孩子,有條件的可以請保姆照顧孩子。

試著去做這樣的嘗試,不僅是在改善自己的境況,也是在幫職場媽媽這個群體爭取權益。

嬰兒高燒42°,請假就當曠工!有一種崩潰叫職場媽媽

這絕不僅僅是你的事,這也是你丈夫的事,是家庭的事,是公司的事,是整個社會的事。職場媽媽又不是超人,不要一筐子攬下所有主體要做的事。該歸誰做的就歸誰做。

只不過,作為利益主體,職場媽媽需要更主動;作為利益的基本單元,每一個丈夫、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要更積極地參與而已。

工作與孩子之間,每個職場媽媽都步履維艱。但這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把它分擔出去,減輕自己的壓力。

因為你不僅是員工,不僅是媽媽,你更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